我市专项治理混凝土搅拌站扬尘问题
“这次的扬尘整改工作主要包括料场的密封改造和雾化喷淋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密封输送长廊的封闭以及搅拌站的水路优化改造等内容,用40天时间完成约300万元的技改工作。”广西华宏沙井混凝土搅拌站站长刘达海表示,通过对物料堆场、生产线、进出口的全面整改,厂区环境变得更优美更生态。
提升 40天完成约300万元的技改工作
在我市全面开展“3个100天”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中,混凝土搅拌站的扬尘治理工作作为重要一环,如今整治进展如何?
计划 将对全市搅拌站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高科技降尘是该公司的一大亮点。以原料场为例,为解决高架料仓的扬尘问题,大都专门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对现场、除尘设备、管路布置等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高架料仓进行了改造。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上旬,全市21个搅拌站已完成整改,13个搅拌站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6月底我市将全部完成混凝土搅拌站整改工作。
下一步,市工信委将联合相关单位,参照《南宁市堆场扬尘污染整治规范》的标准对全市混凝土搅拌站堆场进行验收。根据该规范,将由好到差分1—3级,1级为90分及以上(优秀),2级为70分及以上(合格),3级为70分以下(不合格)。对不合格混凝土搅拌站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期限内未完成整改工作的实行停工整改。
“我们对所有仓口密封处理,并在仓口顶部安装吸尘罩,原材料卸车时全部在封闭的仓内完成,然后通过皮带传输到生产线,除尘效果十分明显,有效减少了粉尘排放,还解决了粉尘外溢问题。”广西大都混凝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韦炳军告诉记者,通过此项技术改造,去年大都获得“清洁式皮带分料机组”“房式清洁分料机组”“一种收料除尘装置”等三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厂区里芒果、龙眼、百香果、香蕉等瓜果飘香;环境整洁敞亮,小叶榕、秋枫、橡皮榕等树木郁郁葱葱——如今走进广西大都混凝土有限公司,看到的是令人舒心的场景。
记者了解到,市工信委还将评出搅拌站扬尘治理示范点,组织全行业学习推广。同时建立企业扬尘控制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扬尘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连日来,记者跟随市工信委工作人员回访这些混凝土搅拌站,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整治,大部分混凝土搅拌站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改善,一些企业亮点凸显。
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2006年、2013年广西大都混凝土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了“混凝土废浆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混凝土废水废渣的分离装置”等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堆场扬尘污染重,混凝土搅拌站是造成粉尘等污染的主要场所。南宁市散装水泥办主任林华强称,今年4月至6月,他们对市区内34家混凝土搅拌站进行了专项整治,并督促27家搅拌站对物料堆场进行密闭建设。据统计,截至6月上旬,全市21个搅拌站完成整改,13个搅拌站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6月底可以全部完成。经过集中整治,我市搅拌站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成效显著。
记者注意到,经过改造后,原本半封闭的输送长廊实现了全密封,仅有几扇窗口用于通风,以便有效降尘;安装于各个堆场上方的雾炮机能够实现360°作业,对厂区大范围进行喷淋,进一步达到常态保湿、控尘、抑尘的效果。
刘达海称,除了扎实开展技改工作,他们在整治过程中还坚决抵制超载、超限车辆,从根本解决上物料撒漏等造成的污染。“这次整治对我们企业今后的管理发展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尽管技改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是值得的。”他说。
不仅厂区内扬尘治理效果显著,曾经是高污染高耗能的混凝土搅拌站也在走向绿色、节能、循环。“这是固废料分离系统及污水压缩分解系统。”韦炳军介绍说,如今大都厂区的所有生产废料、废水,包括洗车水都可以全部进行重新分离、沉淀再回收,分离处理过的砂石作为原材料可以重新回到搅拌楼循环生产使用,经过处理的废水也可以作为生产用水再次使用,完全实现了生产废水、废料“零排放”。
亮点 高科技助力搅拌站环境升级
曾经灰尘弥漫的堆场变得整齐干净;没有严格封闭的生产线传送带也实现了“走廊式”密封;扬尘四起的厂区安装了喷淋设施,实现有效降尘——广西华宏沙井混凝土搅拌站和4月的情况已大不同,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一些老搅拌站通过技改提升,让旧厂区焕发了新活力。
场内道路硬化,出入口设置了车辆冲洗设施,堆场周围有喷淋设施,堆场做到顶棚及围栏全覆盖——回访中记者看到,广西大都混凝土有限公司已经严格按照《南宁市堆场扬尘污染整治规范》要求,进行设施、环境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