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织梦智慧地球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西安航天华迅公司透露已成功研发出第四代高性能北斗/GPS导航芯片,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该公司正在移动通信方面作出尝试——其投资16亿美元打造的3颗Global Xpress卫星群,有望在今年年底全面投入使用,以提供高质量、无缝覆盖全球的移动宽带服务。
谷歌向该领域进军的意图则更为明显。该公司今年斥资5亿美元现金收购卫星企业Skybox Imaging,谷歌称,Skybox卫星将为自身的在线地图服务提供图像。
这颗名为泰罗斯1号的卫星通过电视摄像机拍摄云层区域,并将拍摄到的画面传送到地面站,帮助人们更好地监视天气情况。而从那以后气象卫星的技术在不断升级,新一代卫星甚至可以被用以观察和搜集从自然灾害到冰川融化的各种数据。
自此之后,卫星的发展史迎来了诸多里程碑。
电影之外的现实世界,赖纳·拉默特坐在操控室里,身为一名航天器运营经理,此时此刻的他像极了一个交响乐队指挥家。
人类的步伐也依托一颗颗卫星,走向更智能的生活,走近遥远的外太空。
从驾驶汽车到移动通信,抑或电视节目与遥感技术,携带着一连串复杂指令和数字组成的密符,卫星的存在、发展与进化,推动着地球变得更加智慧。
气象卫星则是另外一类经历长期演进的卫星类别。如今,距离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成功已经超过50年。
更多的新尝试不断涌现。今年3月份,马航飞机的失联让新型卫星技术成为各方焦点,这些技术能够有助于当局在水上和无人区追踪飞机和与飞机进行沟通。
几个月前,美国政府放松了对商用遥感卫星分辨率的限制,允许商业卫星公司销售最高分辨率更高的卫星照片。这让一些公司看到机遇。
在德国媒体披露的工作场景中,包括拉默特在内的工程师们严格参照流程表完成所有操作,一步步打开太阳能电池板,让一颗卫星正常维持运作。
意法半导体旗下则拥有支持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Galileo、俄罗斯GLONASS和日本QZSS等5颗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器芯片Teseo III。 该芯片利用汽车航位推测法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及传感器数据整合等技术,使定位精度大大提高。
这是最近热映的公路片《后会无期》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台词。片中人物阿吕在边境荒漠中指向天际,对同行者解释着已经飞出太阳系的“旅行者1号”。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断缔造一颗接一颗炫目的人造卫星,它们将在外太空为地球织就一张智慧之网,梦想之网。
而国内最有名的应用卫星莫过于由多颗北斗卫星组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而据外媒披露,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团队已经在开发新的系统,以便更加精确地测绘地点和航线。有别于往常对雷达的依赖,这些系统将使用基于卫星的传感器接收飞机每秒钟发出的包含有自动化定位和速度数据的信号。
本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射商业卫星公司DigitalGlobe的 WorldView-3卫星,其最高分辨率为30厘米。很快,谷歌及微软等DigitalGlobe的客户便将拥有分辨率更高的卫星照片。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美国卫星运营商Iridium、加拿大空管部门和三家欧洲空管当局成立的合资企业Aireon则计划从2018年开始提供基于太空的全球空中运输监控系统。
本周,DigitalGlobe发射了WorldView 3卫星,其摄像头的高精度帮助谷歌[微博]和微软[微博]获得更清晰的地图影像;近期,IBM[微博]公司公布了一项旨在帮助中国能源系统改革的计划,将利用气象卫星等协助国家相关地区进行大气质量管理,改善污染。而不久前,中国成功研发出第四代高性能北斗/GPS导航芯片,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难度操作与极其复杂的流程交织,这也令卫星技术发展的每一小步都备受期待。
卫星通信初创企业O3b Networks 的创始人格雷·怀勒将担任谷歌卫星项目的负责人,一同加入谷歌的还包括O3b的前首席技术官。今年7月,O3b Networks 成功将四颗卫星发射升空,加上去年6月已经发射的四颗,这使其卫星网络很快就能提供全球化的服务。
《星球大战》里,卢克·天行者利用一个盘旋的球体打斗,电影镜头里那种奇妙的悬浮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静静围绕在地表上空的一颗颗卫星。
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微博]的创始人马斯克旗下另一家公司SpaceX则曾获得为卫星通信服务供应商Intelsat发射卫星的合约,SpaceX的巨型运载火Falcon Heavy相当于三具Falcon 9火箭捆绑在一起,具有庞大推力,可以帮助各类商业卫星升空。
科技巨头抢滩商用市场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龚维松
欧洲人在这方面作出进一步尝试。8年前,欧盟和欧洲航天局携手开发“伽利略”卫星系统。它的运行轨道与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相同,运行原则是向围绕着地球的分布均匀的轨道发射一群卫星。只要从四颗不同的卫星那里收到信号,接收器就能通过计算其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的时间来对它进行定位。
同样在搭建卫星群的还有日本信息技术公司NEC。该公司在今年7月启动了针对人造卫星实施组装及耐久性试验的“卫星集成中心”。
而有外媒今年6月曝料称,谷歌计划在卫星项目上投入10多亿美元,以便将互联网接入服务拓展至全球尚无网络覆盖的地区。根据计划,最初将打造180颗小型高性能绕地卫星,这些卫星运行轨道的高度可能低于传统卫星。
经久不衰的科幻影像总会照进现实。天行者的本领正在被真实的地球人运用得淋漓尽致。
靠卫星技术找寻失联飞机
上世纪50年代,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升空轰动全世界。此后不久,美国带来全球首颗通信卫星“电星1号”,让电视和电话信号得以跨大西洋传送,这标志着空间技术正式进入商用领域。
上世纪90年代,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完全正常运转,一个制造民用卫星导航接收器的新工业宣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