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微信又升级,这几大功能让iPhone用户羡慕死了!
近日,“国民App”微信迎来了7.0. 17 的安卓内测版本,从此次微信团队添加的功能更新来看,虽然没有像之前深色模式、修改微信号、拍一拍那样有着能上互联网热搜的潜力,但在这些新功能中,也足以一窥微信的商业布局。
弹幕功能为带货铺路
第一个功能与微信的公众号有关,在最新的微信内测版中,部分公众号可以在上传视频时打开弹幕选项,读者们可以在视频上发送弹幕进行评论,整体收看体验和B站等视频弹幕网站大致相同。
从试用情况来看,微信的弹幕生态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整体的弹幕与腾讯视频等以流量为重的视频网站拉不开明显差距,弹幕“量”很足,却并不侧重于对视频本身的内容进行讨论。
当然,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公众号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筛选机制,自身的私域流量已经建立。目前的弹幕刷屏更多的是出于新奇,小雷相信随着时间的迁移,微信整体的弹幕质量会逐渐趋于常态。并且随着微信自身以及监管方面的需求,后续应该会向公众号逐步开放更加完善的弹幕管理机制。
但小雷认为,此次的公众号弹幕功能的上线,只是微信向直播电商进军的前奏。
在两个月前,京东宣布建立自己的京东小程序开放平台,在平台上同步开启京东应用、京东金融应用等app,京东表示,这是为了完善京东生态的重要一步,但对于微信而言,这是一位忠实伙伴的离开。
在之前,凭借着和腾讯的亲密关系,京东对微信的小程序运营可谓是相当上心。去年,京东拼购的公众号和小程序就改名为京喜,成为了腾讯的一级入口。并且里面针对女性市场做了针对性推送,京东希望通过多个小程序来完成传统app里较难做到的商区分割。
从结果来看,京东和微信的这次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2018 年的“双十一”期间,京东全站的新晋用户中有四成都是通过小程序得来。
但随着京东金融、医疗、教育等业务的不断扩大,京东不满足于将自己的流量入口全盘交给微信。从阿拉丁统计的活跃小程序数据中可以看到,京东仰仗的教育、金融与医疗业务在微信并不吃香,京东要建立自己的平台进行服务推广。
京东出走,微信也嗅到了风声,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团队就宣称要加强“千店千面”的建设,建立智慧门店和小程序商城,就在前两天,微信小商店也已经正式开启内测,并且包括了直播带货功能。
小雷曾提到过,电商直播能带来与线下消费最为接近的“体验感”,这种体验感是网购不能提供的。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时期,中小商户可以绕过复杂的宣传和中介渠道,只从团购平台直达消费者。
而直播带货中的弹幕就是这一反馈渠道的绝佳体现,不管是抽奖活跃气氛,还是在线进行投诉,这些互动都拉近了主播与主顾之间的距离。
从目前的直播带货市场来看,微信入局还不晚。电商直播在下半年依然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的直播平台都多少出现了以下问题:直播佣金的占比过高,侵蚀到了品牌商的利润。
在货多位少的局面下,部分品牌就会逃离到其他大流量平台,拼多多电商和抖音带货的快速崛起就是如此,微信带货在未来也会成为热词。
部分UI改变
除了在商业上布局之外,微信开发团队在这半年里也一改过去保守的作风,开始有意识地从聊天软件的便利性、易用性角度进行改善。微信从宏观的商业战略制定中走出来,主动下沉尝试亲近用户。
在这次的UI改进中,微信改良了公众号的排版与分享界面,并接入了小程序“防沉迷”系统,只要接入该功能,未成年人在每天 22 点到次日 8 点的时间段内无法使用小游戏程序,付费也会受到限制。
最大的改变来自于图片发送,虽然目前各大手机系统中,均有针对照片的相册智能分类功能,但在微信中发送图片,我们依然只能按照时间进行查找排序。如今,微信在内测版中新增了一项“搜索”按钮,它会自动按照时间、地点、照片类别等分类替你筛选照片。
对小雷来讲,“搜索图片”的最大意义莫过于是发送回忆以及旅游等大批量图片的时候,若是滑动翻阅,小雷要在五千张以上的照片中细细查找,如今只要手动输入相关的时间与地点,微信就能自动帮你分类。
当然,这势必也会带来公众对于隐私问题的担忧,但从目前的功能操作来看,微信的分类逻辑依然是参照默认相册的排序进行的。并且在iOS14 上,用户可以选择特定照片让微信查看,只要将搜索范围限制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解决隐私问题。
微信的不断演化
作为中国通讯软件的最大公约数,微信的每一次更新都牵动着万千人的目光。
十年前,人们对于微信的大致认知为“稳定、快速、省流量”,但在 2020 年的今天,这些概括都太过苍白。有人需要安全与安静,有人却需要一张广阔的联络网,有人甚至将微信本身当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不情愿,小雷都在微信这个app上花费了比其他应用更多的时间。随着智能手机生态趋向稳定,野蛮生长的时代已过,微信这些超级app,也开始进行自我反思,对用户体验的改善频率开始升高,虽然脚步缓慢,但却更加坚定。
对于现在的腾讯来讲,微信是什么恐怕连他们自己无法清晰定义,它是新流量的入场券?还是腾讯生态的一部分?又或者它已经摆脱了互联网标签,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刚需”?这些都是微信在思考的命题。但从今年的微信功能更新来看,小雷认为,它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了解自己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