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搜索结果数量多少作为选品依据是否可行?你怎么看?
有卖家询问,选择一款产品时,在亚马逊首页输入关键词后,搜索量是多少的情况下才说明这个产品才适合做呢?
说实话,我还真没有答案。
搜索结果多说明竞争激烈,似乎不可取,但搜索结果太少呢,似乎从另一个侧面反馈该产品没什么市场呀!
而且,稍微留意一点的卖家都应该发现,同一个关键词,在不同的搜索时段,搜出的结果数量偏差会很大,在搜索结果首页和翻到后面页面,搜索结果数量也会发生变化,那究竟又该参考哪一个呢?
说到底,搜索结果数量其实是杂乱的、不准确的。
既然不准确,那参考的意义也就不大。
另一层面上,也经常有一些卖家,因为对产品不熟,对市场不熟,对消费者习惯不熟,自己使用的搜索词本就是不精准的词,甚至是有偏差的词,如此一来,得到的结果就更无法参考了。
所以,在选品时,虽然我也会建议学员用关键词去搜索然后去简单记录一下搜索结果数量,但还没真没有将这个搜索结果数量太当回事儿。为了自我校准和校正,我还会建议学员先确认该产品的三四个核心关键词以及几个略微偏向长尾的关键词,去逐个搜索并记录,核心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应该具有一致性,至少的,偏差不应该太大,而长尾关键词又可以在缩小的更精准的范畴内反馈一些数据作为参考。
但所有的数据都只是参考,像搜索结果数量这样的较宏观的数据又显得抽象,所以,我经常建议大家做一件更微观更细致的事情来作为选品评估的必要手段。
通过上述三种思路,可以实现把抽象的宏观的数字转变成具体的微观的数字,在我看来,微观的数字更有参考意义。
而除了上述的思路和评估方法,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选择一款产品时,你应该多思考一步:该产品是否是刚需呢?自己和竞品对比是否能够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呢?这就是我讲到选品总是反复提及的刚需制胜和田忌赛马。面对任何一个产品,我都将这两点放在重点考虑的思维框架之内,如果答案肯定,就对产品进行更深度的分析调研,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基本上就不会碰这些产品了。
最后的最后,我觉得在做选品的时候还要问自己一句:我真的爱这个产品吗?我的资金能够操盘运作得了这个产品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值得进一步的分析,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选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