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们好好聊聊IP
麦辣说,一个说IP的IP
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天,聊到了新冠疫情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聊到了互联网正从移动时代迈向AI时代,进而聊到了在未来的AI时代,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最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在AI时代,要么掌握AI,要么成为IP。如果这两者你都没有,那要么你就得找一个或者嫁一个或者养一个“能够掌握AI或者成为IP的家伙”。
在未来,资源都将聚拢在那些“掌握AI”或者“成为IP”的人的手上,或者说资源会不自觉的向“掌握AI”或者“成为IP”的人身上聚拢。
也许,不是在未来。现在,已经开启了这样的趋势。
人何以成为IP?
关于IP的概念,在多元化的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从本义上说,IP的全称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知识产权”。所以,当我说“一个人要成为IP”的时候,那意思就是说,这个人要开始具有知识产权的价值。
什么样的人会具有知识产权的价值?注意:我们说的是这个人本身具有知识产权价值,而不是这个人拥有某些外在的“知识产权”。区别是:前者的知识产权是不能转让的,而后者的知识产权则可以转让。
举个栗子:李佳琦写了一本书,这本书的版权是外在的,是可以转让给腾讯的;但这本书的作者是李佳琦,这个作者的身份是不能转让的。
再问:什么样的人会具有知识产权价值?就是——当一个人的名字、身份或者形象,可以引导或激发起其他人消费或其他行为时,这个人本身就具有知识产权价值,这个人就可以成为IP。
谁正在成为IP?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会发现李佳琦成为了IP,薇娅成为了IP,李子柒也成为了IP;还有稍微老一点的,罗永浩和吴晓波也是IP。在创投圈,好像沈南鹏和徐小平也是IP。而在新冠疫情之下,钟南山、李兰娟和张文宏,也已经成为了IP。
再想想,好像IP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啊。所谓的IP,不就是成为“名人”么?但是,即便这世界的名人很多,能够成为名人的,终究是少数啊?那是不是可以说,IP也终究只是少数人的游戏?
其实不然,一方面,IP确实和名人非常相似,但这恰恰说明了IP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直以来实实在在的存在和发生着的,将名人概念上升为IP概念,只是变得更新鲜更专业了而已。另一方面,名人的数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少,名人不一定是全中国的,也不一定是大众行业的,一个小区域,一个小领域,一个小细分,都可以孕育出不同层面的名人。
其实,IP是圈层化的,每个IP都有自己的圈层,每个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层,都可以成就自己的IP。
再问:谁正在成为IP?答案是越来越多人正在成为IP。
而你,我,他,都可以成为IP。
怎样做好IP?
根据上面的阐述,我们的判断是:IP将和大部分人都相关,怎样做好IP将是70%~80%的人都难以回避的命题。
因为做好IP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成为IP之后,就能结束了事。
所以,做好IP是个持续命题。而如何做好IP,则是一个值得持续聊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