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三种形态
每个有追求的程序员心中,都有一个创业梦。最近跟人聊天,也被经常问及:为什么不出去创业呢?这是个好问题,曾让我在好几个漫长寒冷的星空下彻夜无眠。好在越来越想清楚这个问题,总结分享于此,期待能给有过同样思考的你一点从太阳借来的光,彼此照亮。
创业两字,创是过程,业是结果。业是行业的业,也是职业的业。在宗教里,有善业和恶业。字典里说,业是人们在世间进行的一切行为和产生的一切念头。我的理解,业就是我们心中想达成的成就、想做的事情。想赚很多钱,这是一种业,存在大量人心中。想做一个优秀产品,这是一种业,潜伏在众多互联网从业者心中。想帮助更多人,想看到世人的微笑,这也是一种业,据说龙泉寺以及哈佛培养了诸多有这种业心的人才。业是做事情的初心、动因,是做事情的方向,甚至是力量的来源。业往大里讲,是五十而知天命中的天命,这很难。业往小里讲,是每天清晨起来,面对第一缕阳光时,内心想做的事情。这里,我们不谈大业也不谈小业,我们谈谈中业:在未来 3-5 年时间里,我们愿意全身心投入去做成的事情。
业的具体内容,各色各样,在互联网从业者人群里,经常出现的是:赚一大笔钱实现财富自由、做一个优秀的产品成为下一个张小龙、在某个专业领域成为大牛、找到一份满意的海外工作并全家移民等等。这些是我接触的众多 80 后的梦想,和 90 后的可能有较大区别,欢迎各位在评论里交流自己心中的 3-5 年梦想。
确定了业,接下来最最重要的是创:把心中的业通过实际行动一步步实现出来。创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从最初的形态选择上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自己独立开公司,这是最普遍的创业形式。找到合伙人,一起掏钱或拿天使融资,租赁办公室,招聘第一个员工,将想做的事情产品化,运营上线,客户拉新留存促活,打通商家与供应侧,亏损缺钱,不服气,继续拉投资,烧钱,调整业务方向,不断循环试错,终于赚到第一笔钱,越赚越多,看见更大的市场和可能性,找到更多生态伙伴,融更多钱,不断说故事,让客户相信自己也越来越相信,准备上市,敲钟,走上人生巅峰…… 走上这条路的不少创业者非常让人钦佩。但同时,选择这条路的创业者,也有不少是奔着赚大钱而去的,所从事的业,往往是赚钱的手段,比如史玉柱的脑白金,这种创业,不值得效仿。
第二种是选择加入一家公司,去实现自己想做的事。在阿里巴巴,很多有梦想的人选择了这条路。还有不少人选择去一些有趣的有意思的小公司。最近从阿里离职的放翁,选择加入了一家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在内网的离职留言里有一句话非常打动人:“对于客户的价值不需要多大的产品,仅仅只需要你和他们真的在一起。”无论选择加入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最重要的是心中想做的事,这件事在大公司更有培育做成的土壤,或者在小公司更有志同道合的伙伴。
第三种是不开公司、也不加入某个公司,而以独立个体的形态从事感兴趣的事情。微信的自媒体人、自由投资人、个体公益人、作家、艺术家、收藏家、旅行摄影者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这类人越多,会越感知到这个大千世界的差异性、多样化和精彩。有个朋友,内心一直有个业,想把一本书写完出版,在大公司工作期间,一直很难抽出时间,于是他选择了离职回老家,不仅瞬间实现了财富自由(老家有房、生活成本低),还通过半年多时间,真的完成了这本书。随着时代的发展,感觉自由职业者会越来越多,这是种很不错的创业形态。
无论哪种形态,创业最最重要的是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想做的事情,独立开公司去做更容易做成,就毫不犹豫去开公司。如果想要做的事情,去大公司做更有土壤和可能性,就去大公司。比如技术上想做成全球领先的分布式数据库,如果去阿里更有优势,就去阿里,如果去 Google 更有可能,那就去 Google 就好。国内的 OceanBase 领头人阳振坤老师,心中一直有做全球领先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梦想,十年如一日的带领团队在各个公司创业,最后选择落地蚂蚁金服,很大原因是蚂蚁金服的金融业务对分布式数据库的急切渴求。业务是很多技术梦想的土壤,是一件非常实在的事情,大公司能给很多人实现梦想的机会。
更大层面讲,是国家层面的选择。近两三年,不少美国华人选择回国发展,在面试环节,据说经常被问一个面试题:你希望后半生在美国的大 house 里修草坪度日子,还是选择回国,与一帮兄弟姐妹痛并快乐地加着班将心中想做的事情去做成?这个问题没有对错,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我认识的不少人选择了后者,在他们心中,最最重要的是想做的事情。想清楚想做的事情,通过事情去选择创业形态,去选择最有可能做成的方式,以事去确定形态。
怎么找到自己内心的业,怎么确定所做的就是想做的,这是另一个有意思的探寻,等有时间再写写,也期待你说说心中的想法。人世一趟,期待每一位朋友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业,并开始创业之旅。
玉伯,有感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