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厌倦了等待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整个影视行业进入冰川时代——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皆受到影响。从院线大幅度无限期关闭,众多制片方和投资方因此无法回笼资金,到影视制作与拍摄都处于停滞状态,从业者失业潮滚滚而来。作为全球影视中心的好莱坞受到的打击首当其冲。
其中,迪士尼等好莱坞大型电影公司已多次推迟电影上映时间,在四次推迟《花木兰》上映时间之后,迪士尼终于厌倦了等待。
当地时间8月5日,CEO鲍勃·察佩克(BobChapek)宣布,从9月4日开始,观众将可在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Disney+上在线观看《花木兰》,电影售价为29.99美元(约合208元人民币)。同时,察佩克表示,在无法使用Disney+的国家/地区中,迪士尼会在同一日期在影院上映《花木兰》。
与《花木兰》的消息一同公布的财报显示,第三财季迪士尼营收同比下降42%,净亏损47.1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盈利为14.3亿美元。
疫情让迪士尼等好莱坞大型电影公司遭受巨大打击,整个影视行业进入冰川时代。但是,这并不是好莱坞第一次经历至暗时刻。对全球影视行业来说,危机背后的变革机会也许正在到来。
好莱坞——避难与崛起
1893 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则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由于电影收益高,所以引发了激烈的竞争。1897年,爱迪生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几乎垄断了当时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甚至包括胶片生产、设备制造的所有环节。任何一个独立制作者想要同他们分一杯羹,就得付给他们版权税。
而起初位于南加州的好莱坞花园,也不过是为了避开电影专利公司派出的“破坏员”阻止他们生产电影的避风巷。于是,南加州加大了对其优美拍摄地以及低廉成本的宣传。更重要的是,这里成为了独立制片人的聚集地,用以逃避违反托拉斯发牌程序的传票。到1914年,各路独立制片人基本都移居好莱坞,这便是未来好莱坞大制片厂体系的雏形。
其中,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于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即《陶丽历险记》。至1912年格里菲斯已为该公司摄制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并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名演员,如塞纳·马恩省特、壁克馥和吉许姐妹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镍币影院逐渐被一些条件较好的电影院所代替;电影专利公司的垄断权势逐渐消失,最终在1915年正式解体。此时以格里菲斯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已经出现。制片中心也从东海岸移到好莱坞。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程度地破坏和损害了欧洲各国的电影业,却促成了美国电影的兴起。美国电影源源不断地涌人欧洲市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建立起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1926年,华纳兄弟公司发行了第一步有声电影《唐璜》。最开始,维他风并不能使声音与画面同步,但到了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推出了百老汇走红歌舞片《爵士歌王》,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1928年7月6日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一年之内半数美国影院安装了音响设备。
至1930年,除卓别林继续拍摄了几部无声片外,全部故事片均为有声片。这也使电影制作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传媒方式,新影院设备和新的演绎方式。
事实上,电影的音响革命恰与美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同时发生。也正是从经济危机开始,美国电影产业迎来了长达20年的黄金时代。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开始对好莱坞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到1935年,两大财团基本上控制了好莱坞的八大公司,即派拉蒙、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雷电华、联艺、哥伦比亚、环球。找到经济后台的八大公司更加财大气粗,各自扩充实力,网罗人才,八大公司控制了美国电影发行额的95%。
好莱坞迎来至暗时刻
1920年代,第一批长期光顾电影院的观众产生。在1929年到1949年的20年的黄金时代里,平均每周有8300万美国人去看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电影市场的拓展,好莱坞再次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批电影大师从战场回归,拍摄了一批高质量而且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但正当好莱坞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之际,一场政治风暴改变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方向。
1947年,美国国会的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指控一些共产主义者混入了电影行业,并利用电影为他们做宣传,电影业便成为委员会调查的目标之一。“非美活动委员会”于1949年10月20日开始审讯,结果“好莱坞十君子”被判入狱,大批导演、制片人、演员、编剧都和都一起被列上黑名单。他们或沦为无业者,或流亡国外,卓别林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这场风波使好莱坞元气大伤,并持续了10多年。
此外,40年代末,独立放映商们依据反托拉斯法,开始向政府抗议大制片厂们利用产销映一条龙的优势、排挤独立厂商的垄断行为。1948年,最高法院宣布大制片厂对电影业的垄断为非法,要求放映业必须和发行业、制片业分离。这次被称作“派拉蒙判决”的案例标志经典好莱坞时代的结束,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走向了终结。
裁决导致大制片厂失去了多数的首轮影院,这使得片厂被迫从垂直整合的垄断公司转变成主攻发行的制片公司。也因此给了那些独立制片人更多的机会,好莱坞传统的经济模式也开始产生变化。曾经的大片厂开始将影棚租给独立制片人,伴随着合同明星制度的死亡使得经纪人行业迅速成长起来。那些新型影片似乎都蠢蠢欲动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鼎盛,然而,挑战还远没有结束。
1960年代,战争向各个方向蔓延,肯尼迪关注民权的民主政策得到了全国范围学生的拥戴。民权战争席卷全国,反战浪潮、激进主义盛行,妇女解放运动也浩浩荡荡地开展。战后“生育高峰一代”的婴儿们逐渐长大成人,观众对电影的态度产生了不可预测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伴随着影片制作费用的大幅上涨。
实际上,大制片厂制度解体后,大型电影公司没有了保证自制影片上映的院线,必须单独发行每部影片,依靠影片质量争夺观众,这导致了制片和宣传成本的大幅攀升。
在经典好莱坞时期,每部影片的成本大约是50万美元,到了1952年成本达到100万美元,1961年则为150万美元。到1970,平均成本达200万美元,仅十年就翻了一番。但到1972~1977年间,成本飞跃了178%,大致为全国通货膨胀率的4倍。而到了1977~1979年,又从750万美元左右上升到了大约1000万美元。
赌注在不停地往上升,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这些制片厂。被《埃及艳后》搞破产的20世纪福克斯带着《音乐之声》满血回本,各大公司争相模仿,这是一个凭借一部电影可以拯救一个公司的时代。主流观众变化不定的口味使得这场博弈显得更加紧张刺激,然而导致观众不再选择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电视的盛行。
电视的数量从1949年的94万增加到了387.5万,在1951年到1953年,电视数量更是从1030万跳跃到了可怕的2040万,再到1956年的3490万。在1950年代末,已经有90%的美国家庭拥有了电视。而这期间,观影人数也是断崖式下跌,至暗时刻已然来临。
宽银幕——好莱坞的新希望?
观众的大量流失使得制片厂不得不去想办法改进观众的观影体验使得他们再度回归影院,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得以实现,比如胶电质量、声音录制、自动调焦镜头、新型材料等。
同时,好莱坞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之前并不受欢迎的彩色影片在1939年的《绿野仙踪》获得成功以后,音乐片+彩色成了主流。而对于全面改变,还差那么一阵风。50年代柯达发明了伊斯曼彩色胶片后彩色电影的数量得以大幅增长,但仍然只有不到50%的影片采用彩色,真正使好莱坞放弃黑白电影的是60年代彩色电视的普及。
然而,彩色引起的革新依旧无法令所有人满意,多用于象征作用的彩色电影仍有一部分观众希望用黑白来展现。最终这个转型期都得随着一个在美学上有深远意义的发明来定型,它就是宽银幕。
一般来看,电影产业中一项新技术的彻底应用,大致需要三个阶段,早期的发明起步,中期的改进使其适应市场并得到大量资本的支持,第三阶段便是最终的扩张。比如,宽银幕起初在20年代就已经被发明,只是没有足够的利润潜力去推动它继续发展,宽银幕技术在停滞了25年后,一直在等待一个客观条件来推动其进入第二阶段。1952年的《这就是西涅拉玛》(This is cinerama)在纽约百老汇放映,这是电影宽银幕革命的开山作,正是这部影片使得宽银幕技术进入了第二阶段。
早期的宽银幕以风景实事片为主,《愿嫁金龟婿》使得这项技术自此配备了更宏大的主题与更壮观的动作。而《愿嫁金龟婿》的巨大成功也推动了各大制片厂和放映商纷纷升级设备,宽银幕似乎成为了电影商们挽救票房滑坡的救心丸。紧随其后的几部影片同样获得了成功,这奠定了宽银幕具有的极高票房号召力的基础。
事实上,在宽银幕盛行以前,美国电影多采用1.37:1的学院银幕高宽比,在50年代的技术演变里,比例变成了2.35:1,而电视采用的则是老旧的1.33:1的窄银幕比例。毫无疑问,电影院长达19米,宽达8米的彩色立体声宽银幕电影明显优于33~48厘米的黑白电视机。
在一系列成功之后,顶级的宽银幕技术便产生了,它就是托德AO系统。
1955年,改编自音乐剧的《俄克拉荷马》上映,它配备70毫米放映胶片和杜比立体声,目标受众主要是上层阶级或者去看电影的社会精英分子。为了适应更加豪华的放映格式,托德AO系统提出了30格的放映速度,但真正应用的只有《俄克拉荷马》与第二部该系统影片《环游世界80天》。由于效果不明显以及转制不方便,之后便恢复到了24格。即便在帧率的革新上没有成功,但托德AO系统仍使立体声宽银幕变成了主流形式。
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使电影这个行业得以继续活跃在民众的视线里,但过度流失的观众与电视等娱乐活动的日益壮大,大片厂的效益依然低迷。终于,制片厂开始作为内容提供商与电视网络展开合作,电影与电视的竞争用握手言和画上了句号,并且随着美国经济进入高速稳定发展时期,好莱坞再度出现了新的曙光。
好莱坞进入新时代
好莱坞再次进入黄金发展阶段,被称为“新好莱坞”。这一新的阶段并没有带来美国电影业的再一次高速增长,但从1981年开始,美国电影业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电影票房逐年递增,但增速保持相对稳定,不再出现大起大落。
1980年北美票房为27.49亿美元,1990年增长到50.33亿美元,十年的时间票房几乎增长了一倍。从1995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10部左右票房过亿的巨片。票房的高涨一方面反应了90年代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以强劲攀升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另一方面反应了商业性开始充斥于好莱坞电影。到2012年北美电影总票房达到了108.11亿美元。
80年代后期,里根政府开始放松企业管制政策,几家大制片公司又开始重新获得对银幕的所有权。1986年开始,各大公司都购入或参股了院线。在经历的80年代电影体系的趋向完善之后,9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如同欧洲的足球联赛一样,成为了美国的无烟工业。电影银幕也越来越向主要院线集中。以80年代中期为例,主要院线控制了全国22000张银幕中的35%,其中7000张高级银幕坐落在大城市繁华地段,贡献了80%的票房收入。
此外,数字技术的出现对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数字技术降低了电影制作成本,特别是线下成本降低,即设备、技术制作成本。但是,线上创作成本,如明星、剧本和导演成本依旧。传统摄影棚和制作中心地位开始被削弱、制作工会权力削弱、现有创作资源价值提升,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准人的壁垒。
另外,票房收入将不占电影收入的主体,1999年美国电影在美国和全球的票房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26%,而录像带和电视发行成为主角;四是数字化后电视频道增多,个人化电影服务频道如依次付费(PPV)、准视频点播(NVOD)和视频点播(VOD)等使得人们必须掏更多的钱来收看电影。
最后,数字技术降低了电影的发行成本。传统广告支撑的大众媒介被削弱,信息流通的新形式的到来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使得相对创作成本、媒介推广成本降低。最重要的是,那些具有独特认同或品牌价值的现有的传播和娱乐品牌或资源的权力将提升。但是,只要好莱坞仍然垄断着发行,那么制作和发行方面的新技术并不能动摇他们的地位。
疫情将如何改变好莱坞?
好莱坞经历了崛起、蓬勃发展,而后衰落,再经历行业的变革,直到如今。当疫情重创了电影业,电影业又将迎来怎样的变革?
实际上,过去十余年间,从生产主体、产品策略、叙事方式到传播机制,好莱坞电影已经再次经历了一轮深刻的变革。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电影公司革新着电影生产范式,以中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进一步重塑着好莱坞行业生态,以网飞为代表的新兴数字玩家则挑战着既有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产业模式的发展嬗变并非孤立展开的,它是全球娱乐工业场域中重重力量交织博弈的结果。好莱坞自身的演进、电视等其他娱乐产业的发展、全球电影市场的新变、数字化与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等诸多因素共同催生出当下好莱坞电影的工业与文化新景观。
2019年年初,流媒体服务商网飞公司(Netflix)正式加入美国电影协会(MPAA),成为有史以来加入这一协会的首个非好莱坞电影制片厂成员。美国时间2019年3月20日,华特迪士尼公司正式完成了与21世纪福克斯的交易,以713亿美元收购了后者的大部分资产。此次交易过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历史正式终结。
这也说明,好莱坞被Netflix等的颠覆早已开始。高质量的流媒体内容对传统电影院线产生了直接的利益上的冲击,导致好莱坞的保守派们对Netflix、Amazon之类科技巨头打造的流媒体心存抵触。从去年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向奥斯卡提议取消Netflix入选奥斯卡资格可见一斑。
当然,最后这个提议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拒绝了,背后多重原因,最直接的也许要属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对奥斯卡的警告,将流媒体电影拒之门外有可能违反了反垄断法。业内乐观派人士则认为疫情加速了好莱坞与流媒体的融合,因为两者并非是冰火不相容的对立关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技术的革新一定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被推上前沿,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被不断进行多元化改造,数字信息时代带来的冲击使得无数行业从巅峰走向没落,同样也有无数行业从初出茅庐走向巅峰,科技时代下的技术演进变得更加频繁。未来的电影业与流媒体的合作层次或许会更丰富,正如默片到有声电影对行业的意义,亦或者3D技术带来的巨变等。危机背后的变革机会也许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