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据中心从源头变“绿”?
近些年来,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以及5G,边缘计算概念的逐步落地,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再度爆发。这一方面带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能源消耗也令人瞠目。
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
实际上,真正的能耗大户主要来自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据统计,全国公共机构数据中心超过4万个,用电量占公共机构总用电量的比例大约为8%,而中央国家机关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总用电量更是高达30%左右。之所以成为耗电大户,主要在于数据中心是公共机构最大的单一用能主体。和大规模低能耗的云数据中心相比,公共机构自建的数据中心大多规模有限,很多可能只有十几个机架,不仅没有完善的管理和运营,同时也缺乏改造潜力。
首先,公共机构数据中心在用途方面,80%都是以满足企业内部业务需要自建的中小型数据中心,大多都是在公共机构的楼宇内部因陋就简,既没有选址的概念,也没有比较过硬的设计标准。所以基本不具备后期改造的空间。
其次,公共机构数据中心的建设力量不足,对能耗不够敏感,且相关单位并无后期改造的动力。在绿色化方面,公共机构数据中心同互联网、能源、电信、金融等行业差距比较明显,属于跟跑的地位。但从社会整体来看,他们的绿色化需求其实反而更为迫切。
疏解改造将成公共机构数据中心主旋律
针对上述问题,在日前举办的2019中国绿色数据中心大会上,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公共机构数据中心的高能耗问题,今后除推进数据中心机房节能管理,继续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及改造以外,还要增进交流,推广经验。同时在公共机构组织开展数据中心的绿色测评,同时加强与中国电子学会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提升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另外,全国一线城市也在不断加码对新建数据中心的严控政策。以北京为例,主城区内将不会有新增数据中心,现存数据中心如果不能满足改造要求,则有很大可能被要求外迁他处。至于在主城区以外,也将只能兴建PUE在1.4以下的云数据中心。在上海,新建的标准甚至被要求到了1.3以下。但是,仅依靠疏解改造或者严格限制,也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中心“变绿”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涉及从能源供给,能耗管理,以及升级改造的全链条问题。
绿色数据中心要从源头变“绿”
除了公共机构数据中心以外,很多大型数据中心也存在控制能耗的问题。事实上,现在提到绿色数据中心,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降低PUE。比如采用新的液冷技术,增强电源管理等。但事实上,绿色数据中心还应该考虑到源头的“绿色”。现在数据中心的电能很多来自于火电,这种靠烧煤或者烧气产生的能源,不仅成本高,其本身也并不绿色。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源头让数据中心能耗变绿,就成了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现在国外的很多数据中心和企业已经展开了相关工作,比如说苹果,亚马逊等公司,已经在专门开展采购和消费绿色能源这样的模式了。
目光回到国内,中国在水电、光伏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规模在全球也都是最大的,所以成本也最低。在内蒙或者张家口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发电价格甚至只有0.22元,但是火电的价格,即便在山西这样的产煤大省,也要在0.5元左右,这还不算因为烧煤造成环境污染产生的费用。所以,未来20-30年,为数据中心提供清洁能源,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之所以速度如此缓慢,主要是因为能源存储及转换的效率还较低所致。
因地制宜,园区化或将成趋势
现在的内蒙和张家口区域面积不大,但是却集中了全国大约70%的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可由于存储传输问题,很难全部对外输送。虽然现在采用柔性直供的方式,有一部分电能可以输送到北京,但对于解决数据中心能耗,也完全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即便是全部输送出来,由于能源附加值过低,对于当地的经济提振效果也并不明显。这就使得当地政府对于相关项目的态度并不积极。所以,在这里产生的清洁能源,有大部分都处于浪费状态。
现在行业内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将数据中心的高耗能标签变成高载能。也就是通过集中化建设,将这些清洁能源全部利用起来,不仅能够为数据中心供能,还能带动经济链条两端,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数据中心集中化,园区化的建设或将成为另外一个趋势。比如秦淮数据中心,在张北地区自建规模较大的园区,其内部配置变电站,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这样,为了支撑这个园区,如模块化数据中心、ODM服务器等很多厂家,出于就近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需要,也必然将研发,测试等很多业务留置在当地。这样不仅解决了使用清洁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的问题,还能将上下游的需求链打通,并因此产生很多就业机会,最终对当地经济产生提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