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走向产业化深水区,“技术圈地”趋势明显
云计算产业的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相对远离C端用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类人群,这样一来往往也就给我们这些普通用户带来一个感觉,那就是云计算与我无关。
其实不然,当下的云计算技术被应用在了很多领域当中,其中不乏也应用在了很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领域,比如智慧交通、智慧家居、SaaS应用等等,而对于云计算厂商来说,尤其是在公有云业务层面这几年随着用户数量的暴增使得云厂商们开始了“跑马圈地”式的业务增长模式。
云市场所进行的激烈的“圈地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全面发展,这点从Gartner的数据预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根据Gartner的权威预测,到2018年全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将会从之前的2017年的1535亿美元增长至1864亿美元,约合1.2万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并且未来的持续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当前的云计算市场已经不再单单是一家或两家企业独吞整个市场的局面了,既然是圈地化的发展模式,那么势必就会有很多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玩家参与其中,本期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现在云计算市场当中各家企业是如何“跑马圈地”的。
云市场各家概览
腾讯云在进入到2018年之后明显在市场竞争过程当中更有底气了,从腾讯公布的2018财年Q1的财报当中能够看到,腾讯史无前例地提到腾讯云的整体运营情况,收到游戏、视频、电商以及O2O等众多行业增长的推动效应,腾讯云服务在2018年的第一个季度当中同比增长超过了100%,这一惊人数字其实也代表了腾讯云正在依托于整个腾讯矩阵规模效应去尽可能的快速占领公有云市场,马化腾曾经也公开表示过,腾讯云计算业务在整个腾讯体系当中并不仅仅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业务,而是将其作为整个平台战略去规划和推动的。腾讯云服务通过与平台生态进行打通,利用微信、QQ、浏览器、应用宝、视频等众多腾讯资源去协同发展,这或许是腾讯云计算战略未来发展的主要竞争点。
说到云计算,就不能不说说阿里云,在整个圈地模式发展下,阿里云依靠的最大优势就是“面积广”,当前阿里云已经在香港、新加坡、日本、迪拜、欧洲、美国西部、美国东部、澳大利亚等全球十多个区域建设了几十个飞天数据中心,以量取胜成为了阿里云在整个市场当中“跑马圈地”的主要方式,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其实非常适合云计算业务的发展,因为云计算本身就是一类基于规模化发展的行业和市场,阿里云的规模效应其实已经在整个行业当中确立了领先地位。
国外的云计算厂商同样也在圈地,微软Azure、亚马逊AWS等海外巨头厂商也都在纷纷暗自加码中国市场,今年3月份,微软Azure对外宣布了在入华四周年之际,Microsoft Azure已经完成了云计算规模的三倍扩容目标,同时在中国国内还新增加了两个Azure区域和两个数据中心等全新进展。亚马逊AWS也在入华之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当中推出了1000多项新功能。
在我看来,对于整个产业来说,不管是国内的云计算厂商还是国外云计算厂商,由于云计算本身的属性就是远离C端用户的,厂商们通过过于专业的技术去吸引用户的做法确实很难达到预期,通过圈地的方式以规模化、落地化的形式在服务层面下大力度去或许还能够取得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因此,云计算市场的“圈地运动”还是有必要的。
云计算已经走向产业化深水区
根据中国信通院关于2017年云计算关键行业的应用报告数据显示,从2006年云计算诞生的那天开始,这十几年当中,全球已经有超过2900万项IT工作服在跑在了云计算平台上面,其中公有云、私有云的分布比例分别占到了73%和15%。如此看来,当前云计算对于企业级IT工作负载来说已经成为了首要的平台化支撑形式,伴随近几年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应用的加入,也从侧面推动了云计算产业全面化的发展。这也很好地印证了在规划效应下,为何那些大型的云计算厂商要开始跑马圈地,在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上去获取更多的用户资源和业务推广资源,云计算走进深水区的同时,也挖掘出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所谓的云计算浅水区,我的理解就是一些类似数据中心即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层面,主要是从企业采购部门的角度去对云服务进行一些考量,把企业所拥有的服务器集群放置在成本最优的服务器数据中心当中,去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系统优化和虚拟化技术去对云服务进行更好的资源调动和资源管理。
所谓的深水区也就是云计算的平台即服务这一层,能够通过云计算技术去支撑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当中的各种应用需求,通过底层所搭建起的基础设施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去向云计算用户传递更多的软件应用类服务,是云计算厂商步入深水区之后所需要去重点考量的关键点,事实也证明,像腾讯云、阿里云、以及AWS、Azure在走进中国市场并获得市场认可之后,步入深水区之前的确进行了一系列的底层基础设施优化和全新部署,这对于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云市场跑马圈地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根据Gartner数据预测,2018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将从2017年的1535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864亿美元,增幅高达21.4%。其中,IaaS将成为公有云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预计2018年将增长35.9%,达到408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云厂商们的确要去尽快抢占地盘,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云计算市场的“技术圈地”
我们都知道,对于云服务来说,厂商们的技术优势是留住任何一个用户的根本所在,因此只有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去吸引、圈住更多的使用着才是王道。对于前文所提到的那几个云计算厂商来说,近几年在技术层面除了提供基础的IaaS层服务之外,在PaaS喝SaaS层面以及安全防护、运营工具、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上也是下了大力气,其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更加丰富的服务模式去圈到更多的地。
其实说实话,现有的公有云厂商底层的技术布局其实差别并不是太大,大家的竞争点其实就是在比如像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层面的广泛和深入应用,比如像阿里云所提供的底层技术平台、弹性计算、存储与CDN等方面之外还帮助用户在人工智能ET服务,大数据分析和展现、物联网等等很多领域去全面帮助用户解决云端困扰,这其实就是在云计算这个时代当中通过技术手段去圈地,圈住用户的最好佐证。
写在后面
从全球云计算的规模化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市场当中已经进入了太多的玩家,其规模也有大有小,业务和服务模式也是千种多样,对于云计算厂商来说,跑马圈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需求和资源,从而通过底层技术研发去帮助更多用户解决云端实际问题,跑马圈地或许过去是一个贬义词,但如果放在当今的云计算世界当中,在笔者看来,是可以算作一个褒义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