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就是上帝”,这句话永远不过时
作者:李立恒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策划方:蓝狮子图书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商业从前的重心是“产品”,而未来是“客户”。这是毋庸置疑的。
就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来看,淘宝在近几年推出了退换货上门取件和88会员的服务,前者是注重客户的购物体验,为客户提供便利,后者是维系客户,加强客户粘性。
这两者,无一不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注重客户的需求和体验。而这两者就是淘宝经营客户的体现。
经营客户的能力,已经成为了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一个健康、科学的客户经营模式,不仅能够让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不断增加新客户,也能将老客户转化为忠实客户,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带来利润。
下面,我们就将客户经营分成三个阶段,并用三个理论告诉你如何正确、高效地经营客户。
播种理论:如何管好“客户粮仓”?
对于农场主来说,今年庄稼收成多少取决于去年打下的基础好不好。
本月能签多少单取决于上个月打下的基础,比如客户积累的数量。这就是播种理论:今天的成绩来自昨天的耕种。
播种理论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周期性。这个周期性,包括客户签约的周期、员工自身发展的周期。
由于周期性这一特性,在经营客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记——执行大于创新,中间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故障都会导致运转停滞甚至中断。只有不断积累和沉淀,才能保持良性循环。
播种理论中,客户和经验就是种子,种子需要播下去了才会有收获,播种的越多,收获自然就越多,因此积累和沉淀需要从客户和经验两方面入手:
客户层面
这个层面重视的是拜访量和优质客户数。
客户数是否合理科学取决于目标的多少,合理的客户数积累标准是至少能保障两个月业绩的客户数,否则业绩曲线如同过山车忽高忽低,影响收益非常大,而且成本居高不下。
除了客户数量,更要看客户质量。要定期清理质量差的客户,不断推陈出新,使“仓库”始终保持满仓的状态。
此外,还要关注拜访量,提高与客户沟通的频次,明晰客户真正的意愿状态,区分出可以签约的客户,提高工作效率和签约率。
经验层面
这个层面重视的是效率和转化率。
工作的过程也是借事修技的过程,比如对于企业的销售人员来说,每天的工作就是技能训练的最佳途径。而技能的提升空间与前面提到的拜访量有直接关系。
拜访量越大,相关技能提升越快,也就越能提高整体的销售效率和向后转化率。销售境界越高,对效率和转化率的要求越高。
新人早期阶段提升拜访量,只要体力好,够勤奋,拜访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往往会取得好的结果。而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就要依靠智力了。高手之间的对决也都是在效率和效能上较量,这是核心能力。
施肥理论:客户状态成熟太慢,如何给他“施肥浇水”?
只有好的耕耘才有好的收成,再好的客户也要经常“施肥浇水”,这就是施肥理论。如同农耕种植作物,客户也需要“施肥”,也需要足够的“养分”。
不断跟进客户,通过“施肥”促进客户意愿的提升,以此实现销售目的,这就是对客户的培育过程。
大部分人的客户培育做得并不到位,表面工作多,实质性改变少,即给客户 “肥料”不够,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客户培育的角色认知模糊。
正如上面所说,经营客户的过程具有周期性,而客户培育这个步骤承上启下,它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既是为了促成签约这一结果,也是下一次合作的开始。
那么,从客户培育的结果,也就是促成签约来看,一个客户要达到可签约状态,需要意愿和需求两大条件兼备,有以下三大步骤:
第一,判断客户状态
判断客户状态是做客户培育前的必要功课。客户一般分为四个状态:本月可签约、下月可签约、三个月内可签约和半年内可签约。
这四个状态是动态的,上次拜访的客户处于下月可签约的状态,但如果一个月内不跟进,客户的状态可能会回落。
因此每次完成拜访后,我们都应对客户和此次拜访进行状态评估,做好销售拜访记录,再结合销售经验和现场拜访的感受,对客户状态做出有效判断。
第二,分析销售阶段
结合销售流程分析客户所在的阶段。虽然存在客户短时间内进入可签约状态的个别案例,但大多数情况下,客户状态还是需要主动推进。
例如客户状态处于三个月内可签,而销售阶段处在第一个阶段,如果适当加速,客户达到当月可签的可能性就很大。
第三,制定跟进策略
跟进策略就是客户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善用策略解决问题,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如果条件允许,客户培育的最佳频次是一个月两次。
采果理论:如何抓住最佳成交时机?
果子熟了,香甜诱人,如果不及时摘掉就会烂在地里或被别人摘走,影响一年的收成。客户亦如此,成熟了就尽快成交,否则会错过最佳成交机会,甚至被对手抢走,这就是采果理论。
采果理论认为,成交的时机是创造出来的,任何客户都有成交的可能性。合理地把握和创造时机,能大大提高客户成交效率,加速转化率提升。
对时机的把握需要一种对成交的感知力。不少人感知力欠缺,对于客户成熟度判断失误,多是因为对客户不了解,见的太少,聊的不够。因此,提高成交感知力,需大量跟进、频繁沟通和拜访,以感知客户真实、客观的状态并对成熟度做出准确判断。
“采果”有三大步骤:
第一,观察
强扭的果不甜,果熟蒂落是最佳状态。判断果子是否具备被摘的条件是摘果的第一步。
客户的成熟度主要通过意愿度、兴趣度和迫切度三个层面判断和感知:
意愿度是购买消费产品的意愿度。主要看客户的需求意识或对产品附加价值的认同;
兴趣度是客户对产品的兴趣度。客户状态不同,兴趣值各异;
迫切度是客户对产品的重视程度和需求程度。有些客户意愿度高,但重视度不高,就需要在这方面继续推进。
第二,分析
有变化才有机会,我们要分析的就是客户状态的变化。客户的状态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改变。
比如只见了一次面,谈了15分钟,公司、产品还没来得及介绍,客户主动要求购买产品,其中必有因。或者是其他客户的口碑效应,又或者是迫切度突然提高等,认真深入分析可为下一步提供更加精准的情报和更好的对策。
第三,行动
行动首先要迅速,避免客户的签单意愿发生变化或者被对手捷足先登;其次还要准备充分,否则即使客户足够成熟,如果行动上做得不够细致完美,也有可能失去签约机会,毕竟合作的选择权在客户。
客户是影响企业利润的决定性因素,从播种、施肥到采果,企业要在经营客户的每一阶段下足功夫,才能做到把客户资源变现,并且是长期稳定的重复变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了,要想真正经营好客户,企业除了要在每一阶段科学分析,不断跟进,也要警惕下面这一效应——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在客户管理中有哪些应该警惕的“破窗”?
破窗理论是一个犯罪学里的经典理论,认为建筑物的一个玻璃窗被人打破,如果没有及时修理,就会有更多玻璃被打破。其核心观点是如果放任环境中的不良现象,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被打破的第一扇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
破窗的出现助长了人们的四种心理,即弃旧心理、从众心理、投机心理和颓丧心理,等到一定的引爆点,或者发展到程度,人们就会放弃对这些人或者事的保护,变得不加节制,自暴自弃。
破窗效应在销售工作中也会频频出现。一次微小的失误,如果不加以警示和制止,最终会酿成更大的错误。因此,要注意发现趋势的端倪,并加以控制,防微杜渐,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破窗发生。
销售中的破窗效应包括客户管理和自我管理两方面。客户管理中的破窗效应:
一个问题客户就是一扇破窗。
如果不及时修复,就可能会诱发破窗效应,导致客户体系崩塌和口碑受损。
比如一次不满意的体验、投诉没有及时被处理,或者对处理结果不满,客户就可能四处散布对公司不利的消息,会直接影响到即将签约的新客户甚至服务中的老客户。
一个问题机制也是一扇破窗。
如果在制度、流程的设计出现漏洞,好客户变成一个问题客户。比如产品促销时尺度、规范不一,也会引发破窗,后续难以形成规范的促销标准。
一次不良体验也是一扇破窗。
今天张三体验不好,明天就是李四,后天就是王五,问题被放大扩散,从而引发破窗效应,导致产品口碑整体滑坡。
自我管理中的破窗效应: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板把单位的卫生间装修得整洁漂亮,洗手台上摆放着一盘怒放的鲜花。有人不解,觉得洗手间无须大费周章。老板解释,我要让每一位使用卫生间的员工心情舒畅,人人都会自觉自愿地维护这里的环境,一次投入省去了长期打扫卫生的麻烦。
这是逆向利用破窗效应的管理典型案例。
固定性思维、学习不努力、工作不勤奋都是一扇扇破窗。如果通过阅读、学习、交流等外力去维护、修补这些窗户,哪怕是一个小方法的改变,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也将是不可估量的。
【《阿里铁军销售法》作者介绍:李立恒。他是前阿里高管,2002年加入阿里巴巴,也是阿里巴巴B2B销售铁军早期成员之一。
在阿里巴巴任职期间,前期负责B2B中国供应商业务的市场开拓,从基层sales做起,通过面对面直销形式面向中国中小企业推广阿里巴巴的产品和服务。期间经历和转战多个省份和城市,积累和沉淀了丰富的销售经验;中期从销售转型管理,带领团队专注于福建市场的业务开拓。后期主要负责阿里巴巴B2B培训体系搭建,为前线和中后台输送和培养精英人才。期间,先后打造了针对于新人入职培训的“百年大计”以及针对于在职员工的“百年阿里”和针对于培养管理干部的“百年管理”等完善的培训体系,人称阿里铁军校长。
2012年离开阿里后投身于创业。先后创办过专注于服务电商生态的“百通电商”、汽车后市场首个一站式O2O汽车生活服务平台“车蚂蚁”,并担任毛豆新车网CEO。】
《阿里铁军销售法》将会纳入钛媒体Pro版书库,敬请大家关注前沿书库的上新动态~每位Pro专业用户一年可以在书库中任意选择三本书,由钛媒体免费赠送哦~点击链接、登录,进入“前沿书库”选书:https://www.tmtpost.com/pro/books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