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营销 > 小潘杂谈 >

小潘杂谈

信心大于黄金,揭示货币信用体系本质的故事

时间:2020-09-02 20:30:04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
英格兰银行成立时的小楼 图片/《图说金融史》、网络 离开校园很久了,印象中主流的货币理论和教科书对货币起源的解读,远远错失了货币的本质。包括大家熟悉的货币银行体系框架(即银行如何通过央行基础货币派生信用货币),它至少从叙述方式上使大家对其本质

信心大于黄金,揭示货币信用体系本质的故事

信心大于黄金,揭示货币信用体系本质的故事

英格兰银行成立时的小楼 图片/《图说金融史》、网络

离开校园很久了,印象中主流的货币理论和教科书对货币起源的解读,远远错失了货币的本质。包括大家熟悉的货币银行体系框架(即银行如何通过央行基础货币派生信用货币),它至少从叙述方式上使大家对其本质产生了巨大的误解。以至于我们由此建立的对货币、金融等一切认识和想象都陷入巨大的误区。这个事儿,普通人基本上无一幸免。

有个故事大家都该听过:

说在一个物物交易的世界,甲有一袋苹果但是想要换一袋大米,乙有一袋大米但是想要换一只羊,甲乙二人没法直接达成交易因为需求不互补,必须找到拥有一只羊但是想换一袋苹果的丙才能达成交易。而货币的出现分离了差异化需求使交易发生。再加上货币易携带、易储存等特性,货币成了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

高中课本大概是这么讲的,这并不是事实……

“货币”源于内生的需求

如果非要给“货币”下一个更贴切的定义,它是人与人之间对“债权债务关系的认可的物化的凭证”,它是张债券。但是在起初的很长一段历史中,由于人类只生活在极小的部落和熟人圈子里,连物化的凭证都不是必要的,交易也不需要瞬时完成,当时的场景可能是这样的:

部落里的一个原始人帮助了另一个原始人,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长期住在一起,来日方长,这份人情早晚是要还的。因此这一过程并不是课本中讲的双方需求吻合的即时交换,而是一种人情“债”。

讲到这里肯定有朋友质疑这种自发的“信用”是如何产生的。因为这在其他动物看来显然难以想象。人类信用建立的源头可能是我们的原始祖先面对生存的威胁需要寻求保护与安全感而建立的相互协作,可以追溯到狩猎时代的人类为了保卫部落共同抵御和捕猎大型动物被迫地开展协作,在部落内部萌生协作的共识,以及当人类发现和使用火以后,为了生存迫使部落间产生的交换。有兴趣深入的朋友可以参考奥菲克的《第二天性:人类进化的经济起源》等书籍。总之,“信用”就这么产生了,它是人类独有的,是上帝赋予人伟大的礼物。

随着熟人圈子的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人群中相互认识但不算熟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通过在器物上做标记来记录某种信用的发生。比如在石片上刻下“XX欠XX一只野兔”,这在公元前三五千年的新月沃土已广泛使用且有大量的考古发现。至此,物化的“债务凭证”产生了,它是实物货币最初的形态,一种用来认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但是,社群内所接受的“债务凭证”并不一定会被其他社群接受,当交易和协作外溢到陌生社群,就需要一套能够被普遍接受、数量稳定不会轻易增减的工具,具有稀缺性、便于携带、切割、计量的贵金属自然成了最佳选择。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以金银为代表的贵金属本位制度确立。我们印象中的“货币”诞生了。

“实物货币”的产生并不改变货币是一种“债务凭证”的本质,而且贵金属总归是有限的,在民间贸易的多数时候仍以借贷记账、支付凭证来完成,这在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十分盛行。13世纪的意大利已经诞生了用于国际贸易的“汇票”,供不同城市的商人进行贸易往来,商人在跨城市贸易中获得汇票后可以在同城出售换取实物货币,购得汇票的商人亦可以直接支付给外城的商人用于购买商品。

也是这种依靠借贷记账进行贸易往来的模式过于发达,孕育了当代商业世界的财务记账模式—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会计金融专业必修课)

某人需要办大事,请求熟人帮忙,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整个行为形成了办事人的“债务”和随份子人的“债权”,大家愿意随份子是因为这里存在一个隐形的承诺——将来自己需要操办人生大事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自己凑份子,相当于之前花出去的钱别人又还回来了。大家对这种隐形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认可”,或者说它的可信性,源于对“熟人社会”的信仰——抱团有饭吃。

至此,一个基本完整的货币信用体系雏形就建立起来了。在这个体系下,办大事的张三可以通过信用制度获得5万块钱红包“资产”来筹备婚礼,这同时也产生了将来他也要还人情的责任“负债”。而每个随份子的人,假设50人,也都获得了信用制度对他们的“负债”——每人包过1000块红包,以及将来他们可以期待得到可能更大的回报“资产”。这些“负债”则由大家共同认可的“对熟人社会的信仰”做背书。

这是一个完整的货币信用制度安排,有了它,熟人间的生产协作和交易就可以顺利展开了。它本质上和现代世界各国的央行—商业银行货币信用制度没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体系中,表面上并没有物化的中央机构“央行”和如黄金、英镑、美元、人民币等物化的“货币”。

(感觉上像不像这几年热炒的区块链技术所追求的某种图景?)

尽管没有央行和货币,这套信用制度安排事实上寄托于“对熟人社会的信仰”,依旧牢靠。“央行”和“黄金”本质上何尝不只是一种信仰吗?

在这种熟人制度安排下(与现实金融体系比),对熟人社会信仰的波动(利率的变化)受办大事的人能否真正办好事(经济基本面)让全村人从中获益(投资回报率)的影响。当办大事的人总能让大家受益比如发明了更高效的农耕设备(生产力提升),信用体系的信心就会提升(投资意愿)。但如果办大事频繁失败甚至逃离村子,“随份子”的意愿自然就会下降(融资成本提升)。而当办大事变得普遍上希望渺茫,愿意折腾的人减少,份子钱送上门都不要的情况发生时,这套信用体系就面临危机了(通缩)(当下外部世界的现状),和现实世界一模一样......

“随份子”的故事充满了对现实的洞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货币”究竟是什么。

故事中,“随份子”的意愿越强,给予他人帮助的“随份子”活动越频繁,就越需要“钱”,否则没有份子“钱”,随什么?但是“钱”是什么?“钱”从哪里来?这里,我极希望你抛开过去对钱的一切认识,把“钱”理解成任何神秘的外太空事物,因为你对货币的一切固有认识都可能使你此时陷入深深的误区。

不管“钱”是什么,你会发现,基于“信用”而发生的“随份子”活动(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开展得越频繁,就越需要“份子”。这就是“钱”。有越多的协作与信用发生,就需要越多的“钱”。一提到钱你下意识想到的王权、国家、央行、银行......忘掉他们! “钱”来自信用本身!“钱”,就是“钱”,它随信用、信心、爱、希望(背后还有生产力)自发产生,自发消亡。

所以,“货币”本质上来自人类协作产生的信用、信心。它是内生的。商业银行中的存款贷款的产生,和货币的创造机制,与此完全相同。

你想搞大事,于是向银行借了1000万,银行信任你的“理想”,你和你的朋友也信任银行的“信用”,因此在债权债务关系达成协议的这一瞬间,你的银行账户上多出了1000万元存款,同时你也对银行产生了1000万元的债务;而银行的财务当即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客户贷款 1000万

贷:客户存款 1000万

(意思是:银行的资产端会增加1000万元对你的债权,负债端相应增加1000万元对你以及这个世界的债务)

加加减减,你会发现,信用+贷款需求+协作,便凭空增加了1000万元。

你可能发觉这与我们曾经在商学院课本上学习的货币银行学有质的不同。在课本和普遍的科普叙述中,我们耳濡目染的一个故事:

银行吸收了100 元原始存款 ,其中20%(20元)要缴存款准备金 ,剩下的80 元可用于发放贷款。客户A得到了80 元贷款后支付给客户B。客户B将这80元资金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家银行在缴20%(16 元)存款准备金后,放64 元贷款......循环往复直到最初的100元全部变成存款准备金。最终,100元的原始存款经过5次(1/20%)循环,变成了500元的存款。”由此便产生了“基础货币”、“派生货币”、“货币乘数”等概念。

这个故事反映了货币银行学的核心逻辑,即“超额准备金发放贷款”,不否认这个理论在有限范畴内的价值(编了一个更容易被大众理解的故事),但是却完全偏离了货币的本质,造成了一系列的误解如:

货币来源于银行/央行

贷款来源于存款

......

(这里不做展开了)

“货币来自对信用的债权,信用来自对上帝的债权。”

——笔者编的

“实物货币”和“央行”的诞生

接第一节的故事。人类社会在大约3000多年前诞生了以金银等贵金属为代表的实物货币。交易和协作更加频繁,社群规模也扩大了,实物货币功不可没。它充满了魅力,然而魅力太过耀眼,在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逐渐掩盖了货币的本质与内涵。货币成了金银本身,金银也成了财富与权力。

欲望的驱使下,统治者为获取财富发动战争,如古埃及对努比亚的四次战争、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亚洲、葡萄牙西班牙对非洲的掠夺...... 相比之下,另一种攫取财富的方式因为其隐秘则更具诱惑性。

由于铸币权通常是统治者掌握的,他们可以通过降低贵金属成色来超发纸币(包括纸币)。我们已经理解货币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物化的凭证,更多物化的货币则摊薄了单位货币的债权价值,统治者以此方式实现财富转移,甚至直接演变成为明目张胆向百姓敛财的税收工具,如中国历朝历代所发生的。

通常,历史上各国的统治者也都是通过此种方式填补因战争或挥霍而产生的财政赤字缺口。这种违背了货币本质规律的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都物价飞涨,货币超发的恶性循环,直至货币信用的崩溃,如中国宋代交子、明代大明通宝、18世纪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一战后的德国魏玛共和国、现在的津巴布韦等......

因此,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防止君主对货币信用的无度透支损害自身利益,成了贵族、土豪商人等有产阶级最关心的问题。遗憾的是,这里并不包括历史上的中国人。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极致的专制制度下,中国历史上并不具备孕育有产者的土壤,就更不要提“把权力关进笼子”“个人利益”这种资产阶级的意识了。

以英国为例。这里有两个写入历史课本的例子。一个是1215年英国封建贵族、教会、市民胁迫当时的约翰国王签署了《大宪章》(Magna Carta),约定未经贵族会议同意国王不得乱收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商业贸易自由、承认伦敦等城市的自治等。它也成为了之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当今君主立宪制度的法律基石。

信心大于黄金,揭示货币信用体系本质的故事

《大宪章》

而最戏剧性的则是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通过圈地运动和贸易,当时的英国土地贵族和商贸土豪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实力,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阶层——资产阶级。他们拥有政党、把持着议会,甚至决定着王室的收入。为了保障私有财产和自由,防止王位落入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的儿子手中,两党合意派出7位名流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正在荷兰执政的威廉三世来英国担任新国王。对现任国王不满意,就从国外请一个。英国的王室更像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

因此,在如此的权力制衡下,保护私有财产和限制王权透支货币信用的愿望才具备了实现的可行性。“央行”的雏形便在这种需求下诞生了。当然,与现在集多重任务于一身的央行不同,当时的央行仅仅只是一个为王室融资的独立私人公司。

1694年,陷入英法“九年战争”的英国王室弹尽粮绝,急需资金。由于担心王室赖账不还(曾发生多次),伦敦的贵族和富人并不愿意通过购买政府债券的形式把钱直接借给王室。双方博弈之下,担当起融资功能的“英格兰银行”诞生了。为了尽快尽可能多的融到钱,国王颁发皇家特许状,允许它以不受限制人数成立股份公司。

于是,1208位伦敦精明的金融家成为了银行的股东,并在两周内融到了120万英镑。政府同意支付8%年化利息并给予管理费每年4000英镑。在“英格兰银行”不断的支持下,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英国舰队所向披靡。

拿第二节“随份子”的故事来类比,想做大事的人在此处就是王室和政府,“随份子”的村民就是伦敦城里愿意资助政府打仗的富人,而第二节末尾遗留的问题,故事中支撑起整个信用体系的“对熟人圈子的信仰”在现实世界的答案,就是“英格兰银行”。它以私人独立第三方的角色,成为了现实世界中“信用制度安排的信仰所在”。

那么它的底气和可信度何在?首先,它绑定了这个国家最大的客户——英国王室和政府。“英格兰银行”通过向王室和政府贷款,创造了债权债务的初次交换,它由此获得了对政府的债权,而且是皇家特许状规定的独此一家。

而这个债权背后的支撑是政府可以永续生息的资产——税权,即在国家不灭亡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在未来产生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税收收入。其次,它是私人拥有的,因此它并不会一边倒为王室或政府说话。

信心大于黄金,揭示货币信用体系本质的故事

皇家特许状

由此,以“英格兰银行”为中介的国民信用体系建立了起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因为民众与政府第一次建立了可信的桥梁。政权的野心与伦敦雄厚的财力及民间资金实现了完美的协作与结盟。英行的股东、英国的贵族、商人及最广大的公众,都愿看到大英帝国在全球的崛起、价值观的传播、贸易的扩张在未来会对自己和各方带来的利益。

商业利益、王室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在这套信用体系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套极具现代化的协作,使当时的英国可以战胜人口规模远超自己的国家并成就世界霸权。

之后,“英格兰银行”逐渐发展成了集稳定经济等多重任务于一身的现代化央行。第三个故事也到此结束了。

梳理其中货币信用体系的形成过程。英行因为遇见了第一个特殊的贷款人,而发生了最大的债权债务关系。这一关系随即产生了政府信用对英行的信用背书。

然后,本来每当政府向英行借钱,英行都应该送去真金白银,然而英行并没有。它发行了面额相同规格相同的债务凭证(银行券)来代替黄金,并承诺了任何人凭此券都可随时足额兑换黄金。这就大大提升了支付效率。而且,英行此时发行的纸币,和历史上任何国家超发的货币都不同,它更接近货币的本质,它的历史意义超越了黄金(不过当时他们主观上或许并不晓得)。

银行系统谨慎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用纸币替代了原来黄金和白银主宰的领地……可以说提供了人们一路奔腾直上云端的车马。

——《国富论》,亚当斯密

我们在第二节中讲过,货币本质诞生于债权债务关系,即“随份子”的发生。王室和政府的融资需求不断扩大和民众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信用连接和扩张,和第二节讲的一样,在银行会计分录表现为资产负债两边的同时增加。

借:王室与政府贷款 (银行券)

贷:贵族、商人、公众等的黄金存款 (银行券)

这本质上就需要不断发行“钱”或一种凭证来结算,结算工具是不是黄金已经不重要,只要大家信任就好。事实上,随着英国海外的扩张屡战屡胜,也带来回了大量的黄金,但是以等额银行券代替黄金不失为更高效的方式,更何况黄金本身就是一种观念的枷锁。随着王室和政府接受了银行券并用作购买和交易,银行券便得到了广泛的流通。1833年,这张银行券正式确立为英国的“法定货币”。它就是现在的英镑。

信心大于黄金,揭示货币信用体系本质的故事

英格兰银行早期发行的5英镑纸币

英国国民信用体系的建立和银行券的发行,用怎样的言语去赞颂都不为过。人类真正见证了信用的伟大光芒,仿佛见到了上帝。因此,英国各界也对公众信用的建立无比珍惜,在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短暂的纸币挤兑危机中,从英国王室、贵族到商人、市民,都愿拿出真金白银力挺央行。这套制度,远大于黄金。

“我们,下面签署的商人及其他相关人士,认识到目前保护公众信用的极端重要性,在此庄严宣布,我们永远不会拒绝英格兰银行开出的银行券作为支付手段,不论数量大小。我们也会同样地努力保证自己的支付具有同样的信誉。”

——伦敦城1140名商人联名,1745年

“金本位”注定崩溃(一)

“黄金是野蛮时代的遗物。”

——凯恩斯

“央行”诞生的故事讲完了,而对货币信用体系的探索仍在继续。因为至此,这套制度还存在一个巨大漏洞,就是英行仍承诺黄金的可兑换性。实际上,英行的成立也促进了英国“金本位”制度的形成,但是与上一节英国建立的国民信用体系相比,“金本位”只是个暂时的累赘,注定会被抛弃。就像游泳冠军在泳池中带着的救生圈。

我们已经理解货币的内生性需求,不必赘述。随着协作的扩大,信用的扩张,对货币的需求理论上是无穷大的,然而以黄金为代表的实物货币的稀缺性,与内生货币本质是相矛盾的。只要信用可靠,黄金就只是枷锁。

18世纪末发生的一个故事提供了很好的证明。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再次卷入战争,3年间的政府开支达到了过去100年的水平。持有银行券的一些人要求兑换黄金使得英行金库面临被掏空的风险。因此,在英国首相皮特主持下议会立法停止兑换黄金。

或许有人以为英国从此会重蹈货币超发、恶性通胀的覆辙。事实恰恰恰相反,这一举反而摆脱了黄金的枷锁。因为表面看似的“货币超发”背后,是内部的工业革命和外部的贸易扩张所产生的人民真实的信用扩张和货币增长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英军在滑铁卢战胜拿破仑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在“货币超发”和停兑后的数年里,英国通胀温和,货币强劲,而且英行黄金储备也神奇地回到了战前的水平。其实也没什么好神奇的。这时的英国,人民对制度的信心,已经超越了黄金,兑不兑现、用什么兑现,都已经不是问题。

信心>黄金

当然,这都是我们事后的评说,游泳冠军真正意识到自己会游泳并卸下救生圈,要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1972年。而且,贵金属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暂时还无法被替代,直到下个故事中美元的出现。

“金本位”注定崩溃(二)

从“英格兰银行”起,世界基本上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的稳定的全球金融贸易网络,直到两次世界大战和美国的崛起。这一次,英国同样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的债务,然而不同的是,最大的债权人不是国内资本,而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得债权者得天下”

二战后的英国国库被掏空,并欠了美国大量的债务。英镑已经不可能再维持曾经的世界货币体系。而美国则借助战争发了横财,制造业强劲,出口旺盛,贸易盈余充足。通过出口物资,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到1945年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占世界黄金储量的59%。与其说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新霸权,更客观地讲则是一种战后复苏全球经济和稳定国际金融秩序的责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郡的度假宾馆,美、英、中、法等44个国家700多位代表召开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创立了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因此,“金本位”的缺陷再次显现。美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其需求必然随着全球贸易的开展、经济体的复苏、信用的扩张而增加,而黄金是稳定的,这必然造成美元的贬值直至崩溃。(另一种表述是,美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逆差需求和保证币值稳定的顺差需求是天然的矛盾。)

最终,美国于1971年终止了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义务,美元大幅贬值。之后的几年里,各国纷纷宣布其货币与美元脱钩,汇率开始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76年的《牙买加协议》正式确立了浮动汇率制度,黄金非货币化(demonetization of gold),黄金沦为商品,“金本位”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信心大于黄金,揭示货币信用体系本质的故事

三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左),艾伦格林斯潘(中),本伯南克(右)

从此以后,人类走入了内生货币时代、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的创造终于摆脱了黄金等实物货币的枷锁,回归了银行体系对现实社会活动中货币内生需求的感知。而所谓货币背后的信用,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生产效率、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禀赋、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念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

以上就是人类从古至今货币信用体系经历的起落。叙事能力有限,请多多包涵

尾声

2020年,我们一同经历了很多。疫情的爆发和全民的应对,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国家被低估的制度优势,也重新反思对西方的理解中那些盲目的似是而非的部分。或许后人回看,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处在一个大的时代变革当中。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时代赋予的。以上磕磕绊绊的叙述,并没有对当下如何做资产配置给予任何具体的建议,但是历史一路走来,对每一个人都会有所启示。

美元贬值,是对过去40多年建立起来的美元主导的信用体系的担忧。

黄金升值,还是那个人类数千年来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