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营销 > 小潘杂谈 >

小潘杂谈

中国电子将进军公有云市场 “国家队”背景有何优劣?

时间:2020-09-03 22:00:04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
随着中美科技脱钩升级,中国政府机构以及央企国企们将IT系统迁移到国产化平台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中国电子瞄准的是这个时机,但打铁还需自身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周源 编辑 | 谢丽容 中国公有云市场将迎来新的国家队选手。《财经》记者近期从知情人

随着中美科技脱钩升级,中国政府机构以及央企国企们将IT系统迁移到国产化平台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中国电子瞄准的是这个时机,但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国电子将进军公有云市场 “国家队”背景有何优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周源

编辑 | 谢丽容

中国公有云市场将迎来新的国家队选手。《财经》记者近期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电子近期将推出名为“中国电子云”的云服务。该云服务号称是一朵“自主可控的云”,采取“专属公有云”模式,和目前市场上的公有云选手有所不同的是,即将被推上前台的中国电子云并不面向所有客户敞开大门,主要面向政府机构和国企央企提供云服务,而非一般的民营企业。

中国电子全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hin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CEC),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为了减轻对国外尤其是美国IT技术的依赖,通过多年投资与自研,中国电子已经构建一套自主可控的IT系统,代号为“PK系统”,即基于国产芯片飞腾处理器Phytium和麒麟操作系统Kylin构造。

多位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中国政务机构以及央企国企们将IT系统迁移到国产化平台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步子也越迈越大,而且随着中美科技冷战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企事业机构决策者赞同这一行为的合理性,“IT国产化”正成为中国科技领域未来数年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IT国产化”的传统建设内容是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如今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云平台作为承载企业数字化系统的核心平台,同样被要求自主可控。中国市场不缺优秀的公有云厂商,并已经形成了以阿里、华为、腾讯及百度为代表的一批公有云厂商,身为央企的中国电子此时进入公有云市场,有其特殊优势。

中国电子此次即将推出的云服务,支持国产芯片飞腾,软件由中国公司自研。其中,最核心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解决方案由云计算创业公司易捷行云EasyStack提供,PaaS(平台即服务)由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CESTC,简称中国系统)自研,中国系统是中国电子全资二级公司。

EasyStack成立于2014年,创始团队来自于IBM中国研发中心,核心产品是基于开源云计算架构OpenStack所构建的私有云解决方案。

一位熟知OpenStack运营模式的中国IT企业核心高管告诉《财经》记者,因为OpenStack基金会属于全球性的开源软件组织,OpenStack董事会成员也来自多个国家,因此不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约束,但有些开源软件项目如Docker是由美国公司提供,则受管制,如今Docker商业版就无法提供给被美国制裁的企业/组织。

2019年11月,EasyStack获得来自由中国电子战投的D轮投资。借此投资,中国电子面向自主可控的“PK体系”从而升级到了“PKC体系”(飞腾处理器Phytium,麒麟操作系统Kylin,易捷行云云平台EasyStack Cloud)。

但上述企业核心高管告诉《财经》记者,EasyStack只是提供云平台解决方案,中国系统负责对外提供云服务。为了向政务机关提供专属公有云服务,中国系统目前设置了两个云计算可用区(region),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武汉,未来还将根据需求设立增设可用区。

多位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虽然没有明确数字,但来自政务、大国企大央企的IT采购一直是中国IT支出的大头,例如,仅乌兰察布市就开出了5.9亿元的政务云大单,因此,“IT国产化”市场(含硬件、软件及云服务)高达千亿元。

面对巨大的“IT国产化”需求,不仅仅中国电子,华为、曙光、浪潮、新华三,以及阿里、腾讯和百度都在推“自主可控”的云服务或政务云解决方案,但它们并非基于同一国产芯片,例如华为基于自研的鲲鹏芯片,曙光基于中科海光芯片,浪潮和中国电子一样主要支持飞腾,阿里、百度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支持飞腾也支持鲲鹏的同时,还在着手自研处理器。

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可控的云主要面向的是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机构,多位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在该市场,中国电子、三大运营商、华为,以及浪潮(有国资背景)等在争夺订单上会有较大优势。

一位致力于推动国产化的中国IT公司副总向《财经》记者表示,无论是哪朵 “自主可控”的云,只是做到了自主可控“主干道”的初步“拉通”。

“意思是我们有了自己芯片、操作系统和云服务,达到基本可用,但离整个软件生态的成熟好用还很遥远。”上述副总解释说。

多位行业人士还向《财经》记者表示,“IT国产化”趋势虽然会给国产IT软硬件及服务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但仍然高度考验各个相关公司的研发能力和产业生态建设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意味着要坚持长期主义和高投入,也并非中国电子的擅长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