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回应“或遭美国制裁”,业界:中国半导体产业将陷更大不确定
如果中芯国际被列入该黑名单,提供关键芯片设备、包括泛林集团(Lam Research)、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以及科磊(KLA Corp)在内的美国公司都可能受到影响。
国内而言,若中芯受限,则将不仅仅影响到华为,还有一众国内半导体设计公司。甚至会扰乱中国发展国内集成电路(IC)和软件产业的努力,这将打击从智能手机到5G基站和导弹制导系统的所有事物。
撰文 | 微胖
美国正有意加强对中国企业的打击力度。
路透社独家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是否将中国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列入一份贸易限制的实体名单。该名单上目前已经有包括华为、中兴在内的275家中企。
如果报道坐实,美国供应商将无法在没有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芯国际供货,而拿到该许可证并不容易。
针对美国国防部可能将中芯国际列入黑名单一事,9月5日下午,中芯国际发布声明称,任何关于「中芯国际涉军」报道均为不实新闻,并对此感到震惊和不解。
公司微信公众号上的声明
声明称,公司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一直合法依规经营;且与多个美国及国际知名的半导体设备供货商,建立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美国商务部多年来针对中芯国际进口采购的设备,也已经核发多件重要的出口许可。
中芯国际愿以诚恳、开放、透明的态度,与美国各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交流,以化解可能的歧见和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及以前,中芯国际曾是经美国商务部正式认可的最终民用厂商 (Validated End-User) ,并曾有多位美国商务部官员实地到中芯国际访查。
一
黑天鹅还是灰犀牛?
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之路,曾经在 28nm 关口上卡了许多年。近两年在 14nm 工艺技术上开始突破,2019 年已宣布 14nm 工艺量产,更开始布局 N+1 等更先进的制程技术。借科创板上市融资超 450 亿元后,中芯眼下正大力花钱采购、扩张产能。
然而,抛开美国技术建设工艺产线并不可行。中芯国际主要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多数为境外公司, 分别来自于日本、韩国、荷兰、美国等国家。除了光刻机龙头ASML位于荷兰,美国与日本几乎统治了半导体上游生产设备市场。2019年,美国半导体设备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泛林集团分别是中芯采购额第一、第三的供应商。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采购额前三的供应商
事实上,关键技术领域的类似限制由来已久。今年8月,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在一次半导体交流活动中发表演讲时曾谈及日本。
1980年代,当时日本存储器技术在技术、设计和良率都比美国先进很多,于是美国就开始限制日本,后来还逼日本签下《广场协定》。
「结果日本根本抵挡不了美国的压力,存储器行业几乎消亡,只有一两家还能苟延残喘。当时,受到美国的影响,日本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制约,发展速度就放缓了。」
当美国发现中国对其造成的竞争压力很大时,美国的行政负责人就开始要打击。2000年以前西方国家有两个不同会议,最早的巴统(即巴黎统筹委员会),最近出现的叫瓦森纳(协定),都是就高科技技术、材料、设备等对某一些国家设限。
当时,中芯国际将技术设备引到大陆,要得到美国国务院、商务部、国防部和能源部的会签,中芯从0.18微米到28纳米工艺,都是一步步申请到。
虽然各界美国政府对此的态度各有不同,但是「特朗普对中国定的策略是最严苛的。」张汝京曾表示。
在「或遭美国制裁 」 之前,在中美关系交锋下,中芯国际已在招股书中明示,基于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未来可能无法对「若干客户」提供晶圆代工服务,业界推测所谓的若干客户是指大客户华为。
根据过往历史,中芯国际的制程工艺开发离不开与IC设计公司的密切合作(比如CMOS),中芯许多的产能规划、新技术合作,也都是与华为紧密绑在一起,无法为华为代工则意味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潜在营运,或是新技术产品开发。
二
陷入更大不确定
如果中芯国际被列入该黑名单,提供关键芯片设备、包括泛林集团(Lam Research)、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以及科磊(KLA Corp)在内的美国公司都可能受到影响。
而就中国而言,美国考虑制裁中芯一事,让本已动荡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
处在产业链中游的中芯国际可以拉动整个半导体产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业界普遍认为,中芯国际能力提升后,IC设计企业在国内就可以完成相关设计和制造,整个半导体产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若中芯受限,则将不仅仅影响到华为,还有一众国内半导体设计公司。
总部位于上海的咨询公司Intralink的电子和嵌入式软件业务总监Stewart Randall表示,将中芯国际列入黑名单的威胁意味着,达到类似规模的任何中国公司「都将被美国瞄准,这意味着中国别无选择,尝试以某种方式开发中国所有设备,并建立封闭系统。」
分析师表示,限制中芯国际进入美国供应商的渠道可能会扰乱中国发展国内集成电路(IC)和软件产业的努力,这将打击从智能手机到5G基站和导弹制导系统的所有事物。
「潜在的美国贸易限制可能会破坏中芯国际供应链,影响CMOS传感器,智能手机指纹产品以及与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相关产品生产。」台湾半导体研究公司以赛亚资本(Isaiah Capital)首席执行官曾志伟(Eric Tseng)表示。
「我认为,随着事情的进展,只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类似事情发生,这与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都没关系,势态将继续变得具有挑战性。」纽约大学兼职教师、Tidal Wave Solution合伙人卡梅伦·约翰逊(Cameron Johnson)表示,他预计美国对中芯国际的潜在限制会在全球供应链和企业之间引发连锁反应。
三
「全村人的希望」
根据调研机构 IC Insights 统计,2018 年纯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金额排名中,中芯国际位居全球第四、大陆排名第一,市场份额 6%,与第二、三名的格芯、联电差距甚小,但龙头台积电的全球占有率为 59%,呈现寡占局面。
成立于2000年的中芯国际,也是华为的芯片供货商。它和总部位于上海的华虹,也是中国仅有的两家可以使用28纳米加工节点生产芯片的工厂,这是中国最先进的加工节点之一。
从收入结构看,中芯国际主要收入仍来自于成熟工艺,与台积电有较大差距:28纳米和14纳米营收合计占比不到一成。
目前,中芯国际14nm已进入量产阶段,并将于2021年开始生产7纳米的低功耗器件芯片。一方面,这将使包括华为及海思在内的本地智能手机制造商保持竞争力;
另一方面,未来全球能提供 7nm 技术工艺以下的半导体厂如凤毛麟角,仅剩中芯国际、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因此,这张门票格外珍贵。
2020年7月,仅用 19 天时间,中芯上市就完成了从交易所受理到通过全过程。中芯国际在上海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人民币463亿元(约合68亿美元),是其最初目标的两倍以上,并有望成为中国10年来最大的IPO。
事实上,中芯国际已经是「大陆的台积电」,而大陆也迫切的需要迎来一个台积电。
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台积电会不会因为美国的施压而断供」一直是悬在中国科技企业,尤其是华为身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中芯国际有能力承接更高制程的订单,就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不怕被别人「卡脖子」。
另外,工艺成熟之后,生产线和设备也会逐渐国产化,对大陆企业的价格会降低,利好国内IC设计企业发展。此前,就算台积电不会断供,但其产能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年初部分订单甚至要延迟近100天,有高通、苹果等大单,无暇顾及中小企业。
中芯国际能力提升后,IC设计企业在国内就可以完成相关设计和制造,节省成本,加快开发进度,整个半导体产业就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四
政府:更大支持力度
最近,在接受硅谷知名科技记者史蒂芬·列维的采访时,高通创始人Irwin Jacobs在谈及美国为什么没有华为这样的公司时曾指出,除了美国公司自身战略的因素,中国和欧洲的政府已经制定了产业援助政策,以某种方式帮助他们的电信公司,而美国没有。
就在上个月,国务院发布了支持半导体产业的新政策,包括免税,简化了公司上市的审查程序以及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希望二级市场不断进入的资金,成为不断「喂养」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主要粮食。而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开启了中国半导体产业价值重估的大门。
彭博社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正在规划制定一套全面的新政策,以发展本国的半导体产业,应对美国政府的限制,而且赋予这项任务「如同当年制造原子弹一样」的高度优先权。
报道援引不具名的知情人士消息称,北京正准备在到2025年的5年之内,对「第三代半导体」提供广泛支持。他们说,在中国「十四五」规划草案中增加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该行业的研究、教育和融资。
目前,特朗普政府已经将275家企业列入该实体名单,打击中国命脉产业。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中兴通讯、海康威视等都榜上有名。尽管美国国防部声称这些企业属于中国军方所有或者控制下。不过,迄今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
在8 月 8 日一份《中信建投证券及金沙江资本对媒体报道张汝京言论的声明》中,张汝京表示,半导体发展至今,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类生活,依靠的是全球产业链的配合。最近的中美关系,打破了这种平衡,但是这种非常态的对立,可能不久后也会往理性合作的方向靠拢。
历史上,尽管也曾被美国打击,但日本也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潜心钻研材料和设备,所以日本至今在这些领域依然十分领先。比如,现在全世界大概51%的300毫米大硅片,都产自日本信越和松口这两家公司。日本在光刻胶、特殊的化学品和材料等领域依然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