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要被“拉黑” 是挫折也是机遇!
从2020年开始,美国为防止自己的科技地位受到挑战,就一直在加大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打击力度。截止目前美国的“实体清单”上已经有超过275家中企,而这一次美国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官方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声明,表示中芯国际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一直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上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客户遍及美国、欧洲及中国大陆等世界各地,其产品及服务皆用于民用和商用,从没有任何涉及军事应用的经营行为,与中国军方毫无关系。
虽然目前还未正式确定结果如何,但中芯国际依旧得做好被“拉黑”的准备,毕竟这一波操作会对国内半导体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客户也遍布全球各地,倘若真被美国拉入实体清单,中芯国际很难再度获得美国所提供的相应技术和产品,必然会造成部分客户流失,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为何“拉黑”?
其实原因很简单,美国在科技领域一直是处于世界前列的地位,依靠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技术所取得的商业价值与市场份额都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为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美国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其他的企业侵占自己的份额,这不仅仅是为了利益也是为了自身的地位。
从市场调研机构发布《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行榜》,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在2020年Q2季度的营收为9.41亿美元,较2019年Q2就同比增长19%,所占市场份额达4.8%。虽然与台积电三星这类超级大厂差距甚远,但也算是跻身世界前五的阵营。而这一进步自然是会给其他企业带来一些压力。
正因如此,相关政府会通过断供的方式减小中芯国际所带来的压力,虽然暂时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情,但从长远来看这也能够激发国内半导体企业的潜力。
中芯国际的“困境”
对于主角中芯国际来说,一旦被列入实体清单,就很难去获得上游半导体企业的供货。从芯思想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排名来看,应用材料公司(美国)、ASML(荷兰)、泛林半导体(美国)、日本东京电子与科磊(美国)占据了全球集成电路装备市场的前五名,其中美国独占三席,且ASML同样需要美国供货。假如美国拒绝给中芯国际提供相应技术和设备,作为一家代工厂的中芯国际将无法继续生产相关芯片。
对于中芯国际来说,最困难的处境就是芯片的生产制造,一是因为缺少设备,当芯片制程进入10nm量级时,基本上都要使用到荷兰ASML所生产的光刻机,更别说如今的5nm和未来的3nm了。虽然中芯国际目前已经是实现了14nm芯片的量产,并且正在尝试开发12nm芯片,但是这种级别的芯片制程真的只是台积电三星这类大厂商几年前玩剩下的产物。
何况在晶圆代工领域,制程越先进,利润也就越高,就算你的中低端产品产能再高,也无法与高端产品相比。更别说目前中芯国际的14nm制程产能依然有限,全球10nm以下芯片生产基本上都由台积电一人承包。
其次是工艺方面的差距,台积电和三星作为老大哥,对于一整条生产链的把控是目前的中芯国际所无法比拟的。如果在产业链上把控不好,就会陷入良品率低、生产成本高的窘境。
如何应对?
在今年7月份,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该政策在财税、投资融资、进出口以及人才技术研究方面都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对于正在生产或是攻克28nm芯片难关的企业,国家将免征企业所得税十年。相比之前出台的政策(0.25微米时5免5减半),这一次政策的力度足以看出国内的半导体企业确实已经来到了悬崖边上,除了自研别无他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经在为准备2020-2030年间的“第三代半导体”生产任务,业内人士朱邵歆认为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结合自己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找准定位,针对性地去生产符合市场的产品。一次又一次地被世界一流企业“拉黑”,也让不少国产厂商意识到对于这种核心产业,必须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前国内在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设备、热处理设备、清洗机、抛光机等主要半导体设备领域都有做相关布局。通过与国内的市场客户紧密结合,建成我们自己的集成电路体系,虽然需要时间,但也不得不做。如果一直作为产业追随者,一辈子都是无法追上产业领跑者的,这不仅对于中芯国际来说是一个机会,对于国内不胜其数的半导体相关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能够摆脱他人控制的机遇。
当然我们也需要给这些企业足够多的时间,因为不仅仅是我们在进步,领跑者进步的速度可能会比我们更快,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结果。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去抵制国外的芯片,在国产芯片还无法取缔这些芯片之前,国内的大部分企业依旧需要依靠这些高端芯片才能继续运作下去。
我们必须得承认,虽然和国际巨头的差距比较大 但内需市场广阔,并且有政策和技术支持,重压之下存在走出一条独立自主道路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些市场需求,就算你技艺再精湛,也赚不到什么钱,更别提研发更高端的产品了。目前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劣势不少,优势也不少,在未来中美是否会形成科技鸿沟,我们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