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营销 > 小潘杂谈 >

小潘杂谈

高瓴张磊没有写进《价值》中的那些事

时间:2020-09-16 15:30:07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2016年,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幸运地错过了ofo。 在资本押注共享单车的时候,刚刚投资摩拜的高瓴并不拒绝成为ofo的股东,朱啸虎当时找到张磊谈投资,张磊愿意,但是朱啸虎却因对方是摩拜的股东拒绝了。 曾经,张磊离移动互联网历史上的狗

高瓴张磊没有写进《价值》中的那些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2016年,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幸运地错过了ofo。

在资本押注共享单车的时候,刚刚投资摩拜的高瓴并不拒绝成为ofo的股东,朱啸虎当时找到张磊谈投资,张磊愿意,但是朱啸虎却因对方是摩拜的股东拒绝了。

曾经,张磊离移动互联网历史上的狗血案子只有一步之遥,他避免的方式也充满戏剧性,因为朱啸虎踩了刹车。

如果要追溯张磊人生错过的高增长投资是哪一笔?

没有在北京买房,一定能算作其中一项。

如今张磊选择定居在香港,他像众多的香港新贵阶层一样,喜欢海上冲浪。

夏季早晨的8、9点钟,张磊会出现在香港浅水湾至大浪湾间的灰绿色海面上,在游艇行驶压出的水波中进行尾波冲浪运动。

上板、起身、松绳、底转,四个动作完成后,他站在冲浪板之上,余下的事情就是逐浪前行。张磊非常喜欢这项运动,将它称之为运动冥想。

高瓴张磊没有写进《价值》中的那些事

与惊险、刺激的传统冲浪不同,尾波冲浪持续、平稳。相比于真实海面波浪,依靠游艇行驶中产生的“人造浪”,规模和形式是单调重复的,安全可控许多。

它成为一项考验平衡的运动,是为财富阶层打造的安全中兼具冒险精神的户外项目。

这很像张磊的投资风格,在安全中追求冒险。他带领的高瓴资本会花费416亿元购买格力电器近15%的股份,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但是他的资金筹借方式却很庸常,一半自筹,一半贷款,不是激进的加高杠杆。

而即便成为格力第一大股东,面对强势的董明珠,张磊也没有争得更多主导地位。当年格力回复深交所的“无实际控制人”,将高瓴大股东的尴尬公之于众。即便是大股东,高瓴在格力的半条命依然握在董明珠手中。

张磊的控制感在于他只为格力这样稀少且优质的企业让步,高瓴布局宠物市场的投资策略是必须控股,它要用强势的控股权来规避草莽行业的经营风险。

在资本市场,金钱不是稀缺产品,优质的企业才是。高瓴掌管650亿美金资产,成为亚洲排名前位的超级基金。

资金规模是高瓴的倚仗也是张磊的压力。超级基金就需要投出超级案子,但中国能有几家格力?遇到这样的企业,对张磊而言是需要抢在手中的保护符。

格力之前,高瓴曾想要私有化肯德基和必胜客中国业务的主体——百胜中国,但是即便有百胜中国前总裁苏敬轼作为合伙人,高瓴还是没能说服对方。

时常讲重仓中国,但高瓴的资本力量在中国并非万能的,也没有太多安全选择。

02

张磊身上充满矛盾感。

他常年生活在香港,但是只要张磊开口说话,对方就会知道他是北方人。

无论他的口音还是表达方式都偏北方,他跟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说,没想到你数学不太好,但是计算起跑步的运动配速还挺厉害。这种调侃朋友的表述充满了北方人的戏谑感。

他自认低调从不炫耀,却在新书里记录了巴菲特亲自开车接他的过程,他用十分巧妙的方式展示了这个桥段:

我前去巴菲特的家中做客时,他坐在司机位上开车接我,我习惯性地打开后座车门,就在弯腰准备进车时才注意到巴菲特坐在了司机位上,顿觉羞愧,赶紧向其致歉,他却哈哈大笑,笑称:“你对一个80多岁的司机很放心,我应该感到高兴。”善于帮他人掩饰尴尬,从内心深处保持宽容,诙谐幽默的背后就是他的同理心。

他从未直接说过受到巴菲特亲自接送,但是能坐上巴菲特钢蓝色林肯轿车的人,都是重要人士。相比那些需要花天价拍下巴菲特午餐才能与之相见一面,张磊的人脉关系无疑硬核得多。

正如张磊二字平平无奇,仅仅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名字中的一个,但是前缀加上高瓴,它就拥有了催生财富的魔力。

2015年,张磊在一次采访中说,很警惕招那些各方面都No.1的人,只想拿第一的人,眼里全是竞争对手。而商业是需要合作和协同。他认为这类人是在依靠惯性做事情,并不是真的喜欢做事情。

高瓴张磊没有写进《价值》中的那些事

张磊不强调竞争,就像他喜欢的冲浪、滑雪运动,都属于一个人的运动,不依靠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较量,而是人跟环境之间的速度和力量的调节和平衡。

可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候,很难做到自我纠偏,人会试图说服自己,欺骗自己很容易。

所以鲜有人能够做到对自己的投资非常确信,很多时候投资人是在不断怀疑,不断修复,不断自洽的过程中向前走。

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都会面临的残酷疑问是什么时候是市场错了,什么时候是自己错了。

从二级市场起步的张磊,也有过怀疑自己选择的时刻。他曾问好朋友,高毅资产的邱国鹭,如何保持内心宁静。

很多人在追赶财富,但是张磊要追求内心宁静。他在长期的投资生涯中寻找答案,在《价值》中他说任何财富都是时代所赐。

这是高瓴所有成功的起点,选择兜售一个国家的未来。

03

张磊最近有点烦。

有损友打趣张磊,在群里特意@他,问能不能在“盗版书”上签名,张磊在群里回复道,他们太不尊重知识产权了。他自嘲,憋了5年写出一本书,结果不到48小时就给盗版了。

上半年忙着帮被投企业解决疫情带来的经营风险,将一笔笔过桥贷资金输送给企业的张磊,却没管住自己新书的盗版风险。

盗版只追随有关注度的著作者,能被盗版足以说明张磊在投资圈的影响力,就像二级市场上的散户、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追赶“高瓴概念股”一样,“张磊和高瓴”这几个字似乎就代表了财富增长的秘密。

这份魔力吸引各大公募基金的投资经理重仓高瓴投资的股票,吸引众多人才争相加入,仅仅是招10名暑期实习生,就有2500人报名,前后面试七轮。

它同样吸引那些手捧《价值》的读者,前去窥探长期增长的秘密。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复制张磊的人生路径,从河南驻马店市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和知识,成长为掌管650亿美金,涵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全周期基金。

真正的投资人是不聊钱的。

高瓴张磊没有写进《价值》中的那些事

就像巴菲特不谈资本,他的自传《滚雪球》记录了他日复一日繁琐的日常,每天80%的时间用来阅读财务报表、投资报告、财经杂志、新闻报纸,身穿“半永久”的杰尼亚西装,常年喝可口可乐,请朋友吃饭只有麦当劳。

思考的结果重要,但思考的路径更重要。看《价值》是没有办法成为张磊的。况且张磊写的《价值》,鲜少纪录他的思考过程和抉择阶段。

它只是将思考的结果,高度提炼的输出出来,《价值》更像一本讲述高瓴十五年投资理念的宣传册。

高瓴的价值是深度研究,它不追求捕鱼达人式的广泛撒网式投资,一家家扫楼、扫街寻找项目,再从中挑选出优质项目。而是注重研究,根据消费结构变化选择行业。

张磊更像是一位猎人,按图索骥去寻找猎物,瞄准时机,扣动扳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