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高度重视沟通讲好政府故事
编者按:2016年11月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以上海政务信息发布实践为例
(2016年11月5日)
信息公开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如何向民众传递信息,解释政府的政策,赢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是全世界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
中央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这些要求群众都在听,我们都在努力,但一时还很难做到。所以这当中需要很多沟通,需要我们努力说明自己,讲清道理。
沟通需要大量的信息传递和反馈,需要很多交流和情感投入,在新媒体环境下,沟通的环境、渠道和方式都在变,沟通实在费时费力,成本很大,所以不能光靠自觉。这几年来,中办、国办、中宣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先后下发文件,对对改进政务信息发布,加强政策解读和回应公众关切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的理解,就是用更多刚性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的沟通意识,提高大家的沟通能力。
上海当然高度重视。2015年,我们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把中央和中宣部、国新办各种文件的要求具体化。简而言之,就是坚持两条,一是进一步强化主要领导既是“信息发布的第一发言人”,又是“应急处置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提升政府与民沟通的能力。
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于2016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吴晓山 摄)
案例一:市领导带头参加发布会,带头做到“两个第一”
自2008年起,上海市市长每年出席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2015年,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决定,杨雄市长和七位副市长先后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所有市政府领导直接参与信息发布与政策解读工作,在全国省级政府中并不多见。在此推动下,2015年我们有37人(次)的政府部门和区县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市政府发布会。2016年前三季度,已经有13人(次)的市政府领导出席的新闻发布会。领导带头,不光是发布信息,更是表达一种强烈的与民沟通,讲清道理的意愿,也是锻炼讲好政府故事的重要机遇。
沟通也需要刚性要求。实践证明,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后1小时内首次信息发布、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限规定和主要领导是“第一新闻发言人”等要求,是提升舆情应对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案例二:建设好“上海发布”微博微信平台
近几年来,“上海发布”政务微博和微信影响力在全国政务新媒体中始终居于前列。目前,新浪、腾讯两个平台微博粉丝数量达1250万,日均阅读量210万次;微信用户突破250万,日均阅读量超过80万次。此外,全市联动的政务微博、微信群;以“中国上海”为首的政府网站和“12345”市民热线等都是官方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
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党报、党台、党刊和所属的新媒体发布信息,但是政务新媒体的建设,让政府部门和官员在实践中感受沟通的挑战、提高沟通能力,这些体验别人无法替代。
有没有体验当然是不一样的。比如,政务新媒体要吸引年轻人,就不能做政策文件的“搬运工”。据统计,2015年“上海发布”共制作了200多张图解新闻,单条阅读量超过10万次的微信累计400余条。今年5月31日,备受关注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出台,“上海发布”的微信点击量突破150多万次,转发数超19万次。
再比如,为了吸引关注,我们就要提供服务。“上海发布”微信的“市政大厅”目前聚合了15项便民查询服务功能,包括公交实时到站,公交卡余额、交通违法、实时路况,公积金查询等。用户日均访问38万次,成为上海使用频次最高的微信公共服务办事平台。
领导当好第一发言人,建设政务新媒体,都是在强化领导干部的沟通意识,提高我们讲清道理的能力。
一点建议:
赵启正同志说过:没有新闻素养,执政能力就不完整。我的理解,沟通能力、讲道理的能力也是新闻素养,也是执政能力。实践证明,把政府工作解释好,把道理讲明白,有时候比单纯把工作做好工作更困难。所以我提一条建议:
加强高层培训,特别是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专业培训。我们要培养造就更多高级别的、善讲道理的“第一发言人”,提高他们与民沟通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解释公共政策的能力。这个标杆高了,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处理政务信息、感知群众冷暖和应变社会舆情的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