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欲求不满的年轻人,在美国搞了个大新闻
谈起街头文化,或许至今还有不少人视其为离经叛道、不知所谓。浮夸的衣着打扮,嘻哈的爱好,特立独行的举动,让人很难抓摸街头文化的精髓。
尽管如此,街头文化在中国集结了不少的追随者。譬如这群欲求不满的年轻人。
它们都很火,偏偏不带我
街头文化包含四大元素:街舞、唱白、DJ、涂鸦。而在中国,尽管普及程度不算甚高,但四大元素中有三种已经走到台前。
而最后一元素——涂鸦,目前在国外依然有点“地下组织”的意味,就更别说在国内。大多数的人更愿意把涂鸦视为一种坏、污损、疯狂、侵犯、恐吓的代名词。“涂鸦?XXX到此一游吗?”“说的那么好听,不就是乱涂乱画嘛。”“破坏公物嘛,好坏的那些人。”
即使除去一些“伪涂鸦者”的所作所为,对于涂鸦文化,大众还是持有那么一些负面态度。
涂鸦者是欲求不满、矛盾的集合体
诚然,起源于深夜纽约的涂鸦,带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属性。最初的涂鸦,发源自纽约的布朗克斯区,是美国最穷的一个街区,里面充满各种暴力,帮派。而“涂鸦”的作用,也仅仅是帮派占地的粗劣标签而已。后来,在艺术家的帮助下,涂鸦才逐渐步入“光明”。
直到现在,涂鸦对大众来说,就如神出鬼没的涂鸦者一样,陌生而神秘,甚至一无所知。那群头戴兜帽,手提喷管,在拥挤地铁、横街窄巷、残垣败瓦上留下作品的涂鸦者,很少出现在人前。涂鸦群体间,有一整套完整的神秘代码,来一段“港英”——
“哟,要去bomb吗?听说隔壁bench出了个getting over,好像还和你是families。”
“Def!只是作为all-city的writer,我有些担心这种toy会将families的作品给going over了。”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哟,要去涂鸦吗?听说隔壁的涂鸦点有个很厉害的新人,好像和你还重名了。”
“挺棒的!只是作为一个涂遍全城的涂鸦者,我有些担心这种菜鸟会把重名人的作品给覆盖了。”
这群涂鸦者乐于隔离外界,不愿受缚于条条框框,可又渴望表达本我,矛盾与欲求不满集一身,未免容易被大众所误解。
扔掉眼镜,其实,涂鸦是城市中一道光
身为大众,我们何不尝试着去扔掉那副有色眼镜呢?小众的涂鸦之所以备受推崇,是有它的原因。首先PIECE(涂鸦用语:作品)本身就已经足够潮、有格调。同时,它还承担着涂鸦者发声的渠道,鲜明地表达涂鸦者的态度。有如“街头诗人”班克西,涂鸦30余年,从未在公众出现过,但走在伦敦,你总能看到他的PIECE。每份PIECE,皆为其个人强烈个人情感的宣泄。
从最初警察追捕他,视其为恐怖主义艺术,到现在整个伦敦都是他的艺术展。中间,经历的是大众对这位涂鸦者的接受,对这份涂鸦文化的接纳。其实,涂鸦与其他艺术形式并没有实际上的区别。涂鸦也是一门灿烂的艺术,点缀着每一座城市。
值得庆幸的是,在国内,接纳的种子也开始萌芽了。上海、广州、厦门,一些精美的“涂鸦墙”悄然出现了。
(上海某著名涂鸦墙)
(广美涂鸦天台)
(厦大芙蓉隧道)
Writer遇上Bench,引爆的欲望
但是,国内依然有许多热爱涂鸦的年轻人,困于没有地方可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因此,QQ飞车和Vans联手开展随我造活动,将6名中国年轻涂鸦者领到涂鸦圣地——美国,让他们接受纯正的涂鸦文化洗礼,喷涂出梦想的涂鸦。并将全过程拍摄成纪录片。以下是纪录片的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