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数据论坛在乌镇举行
11月17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数据论坛以“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与安全”作为论坛主题,分别从大数据技术发展展望、大数据安全风险防控、大数据产业发展与行业应用三个角度综合策划,邀请来自海内外产业界、学术界专家共同研讨。刘关关 摄
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邓麦村。刘关关 摄
11月17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数据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该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承办,数据中心联盟协办,是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创新”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次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大会专题活动。
论坛上,图灵奖得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雷伊雷蒂,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墨尔本大学教授饶寇他科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可拓展计算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陈金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邓白氏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数据科学官安东尼·斯格非亚诺,奇虎360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安全官谭晓生,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安全管理部总经理邵晓东,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灏,一起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畅等11位演讲嘉宾,围绕“大数据的发展与安全”这一主题,作了精彩纷呈的演讲。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在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时指出,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交汇融合,数据迅猛增长成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突破大数据关键技术,如何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如何在推动大数据发展的同时确保信息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行各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邓麦村指出,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总体部署要求,秉承“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办院方针,一直重视大数据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以及科学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在大数据前沿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中国科学院于2012年启动了“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现已形成以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纪”、代数处理器芯片、深度可编程网络、三元融合安全技术、海云大数据系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智慧城市、社会治理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在可信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安全通信、大数据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授权等大数据安全关键技术上,以及在量子通信等领域,已取得一些重要突破,成为国家大数据安全领域的中坚力量。
同时,在数字地球、全球变化、高能物理、基因组计划、深空探测等领域,利用大数据技术驱动科研创新,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在科学大数据积累与应用方面,经过几十年的持续部署和推动,中国科学院现已建成服务全国科技界的“中国科学院数据云”,整合了各学科领域的1340个数据库资源,共享数据量达655TB,年均在线访问超过千万人次。此外,中国科学院的网络安全工作也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和业界同仁的肯定。
邓麦村指出,按照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科学院将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加强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和软硬件关键技术开发,继续引领国家科学大数据建设,为国家大数据发展和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邓麦村提出三点倡议:第一,推进大数据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深入开展数据科学研究,在大数据理论、方法及关键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知识发现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形成安全可靠的大数据技术体系。第二,加强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大力培养具有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积极培育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同时,还应依托社会化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大数据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会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第三,深化大数据国际合作交流。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完善国际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大数据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共同促进大数据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
邓麦村表示,中国科学院愿与国内外同行和社会各界朋友一起,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蓬勃发展的浪潮下,共同为大数据发展与安全贡献力量。
大数据论坛得到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