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以深化改革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双循环”?未来应该如何加速推进“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总台推出对专家学者的系列权威访谈,来看林毅夫教授如何理解新发展格局。
在他看来,面对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必须之举,也是中国在现有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我们从国际比较来看,越大的经济体,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当中会有更多的是在国内消费。随着我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会越来越高,而服务业当中有很多是不可进行贸易的,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出口占GDP的比重一定下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靠国内的循环,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事实上,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在林毅夫看来,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也会不断释放。深化改革,是推动内需潜力释放的重要手段。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要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一个政策指导之下,一些市场的不健全把它完善,然后这样能够更好地释放我们的增长潜力,能够更好地维持高质量的发展。
基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观察,林毅夫认为,当前国民经济循环中仍有一些“淤点、堵点”需要打通。比如,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向小微企业、农户等的循环还不够畅通;人才流动仍然受限于户籍制度和房价等多重因素;而农村土地市场尚待完善。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这些淤点、堵点,它是我们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坎儿。要解决这个坎儿的话,目标是有效的市场。但是要构建有效的市场,也要有有为的政府来抓住它的痛点、难点在什么地方,有些是要协调经济当中的不同的企业、不同行业来共同发展,有些是需要政府来制定政策,落实这些政策。所以深化改革是大的方向,有效市场是大的方向,同时有为政府跟有效市场这两只手缺一不可。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就强调要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聚焦重点问题,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林毅夫表示,未来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释放发展潜力,提高发展质量,中国的发展将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