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引发热点 “好人法”激活正能量施援手更要懂技能
时间:2016-11-25 14:00:14
作者:采集侠
来源:网络整理
北晚新视觉网_北京晚报官方网站 北晚新视觉网是北京晚报主办的网上新媒体,是北京晚报的在线互动平台。网站立足北京,每日提供丰富视觉资讯;同时提供新闻、历史
近年来,由“扶不扶”引发的新闻热点,时常刺激公众神经。为保护善意、激活社会正能量,北京、深圳、杭州等地都曾出台鼓励市民参与急救的“好人法”,明确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从本月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更首次提出“社会救急免责”的原则。“好人法”能否破解扶救难题,本报读者这样看:
近年来,由“扶不扶”引发的新闻热点,时常刺激公众神经。为保护善意、激活社会正能量,北京、深圳、杭州等地都曾出台鼓励市民参与急救的“好人法”,明确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从本月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更首次提出“社会救急免责”的原则。“好人法”能否破解扶救难题,本报读者这样看:让助人为乐成为常态
近年来,好人受伤、“雷锋”难做,正成为道德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彭宇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到“扶老被诬伤老,好人败诉赔钱”一再发生,中国人历来推崇的“助人为乐”遭遇着严重的道德考验。遇见有困之人力所能及地帮上一把,多是基于人们下意识的“恻隐之心”,本不应成为一道拷问社会道德的难题。但当人们渐渐收起这种“下意识”,转而先去寻找能证己清白的证据,或干脆“敬而远之”、退避三舍,恰恰说明我们当下在保障施救者权益方面还存在缺失。从法律层面确立“社会救急免责”原则,出发点就在于打消好人的后顾之忧,让“敢扶”“敢救”成为社会常态,形成互帮互助的爱心合力。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成为一种风尚,除了需要法治层面的制度保障,还需要道德文化的深层滋养。先贤曾言,“助人者,人恒助之”“善人者,人亦善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双向互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营造出一种好人被尊敬、好人受保护、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共识才能最大限度积蓄起来。
“好人法”的出台,初衷是好的,如何在具体操作中落实,将是引导“好人回归”的关键。既从制度上保障“好人不流泪”,又形成互相帮扶的道德氛围与道德追求,才能让友善互助蔚然成风!(北京 黄田田)
施援手更要懂技能
乐于伸出援手,只是救助的第一步。能否成功救人,还取决于会不会救。目前,我国在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的普及上还存在不小短板。数据显示,我国急救普及率不足1%,只有在大城市的某些人群可以达到5%-10%,与国外25%-70%相比,差距很大。囿于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大部分人在事故发生时普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想施救也只能干着急,很可能错过急救的黄金时间。“好人法”需要“好技术”支撑。解决“没人会救”的问题,是让“救急免责”得以落地的保障。出台了“好人法”,还需要配套促进民众急救技能的提高,以及医疗急救设备的普及。这也是避免见义勇为“好心办坏事”的必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率与“是否愿救”的意愿密切相关。比如,被称为“美国好人法”的《好撒玛利亚人法》,通过“免责式保护”为好人松绑,公众急救技能的普及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多地“好人法”出台后,公众急救技能的提高值得期待。急救知识培训的难度其实并不大,也不会耗费太长时间。但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公众的完善急救培训体系,公众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也普遍缺乏规范化和常态化。基于此,政府需要完善针对公众的急救体系,鼓励公众通过自学或者参加培训,加入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等丰富急救常识和技能。敢救又会救,好人好事就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