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营销 > 小潘杂谈 >

小潘杂谈

75%上座率、高价票秒售罄,线下音乐节将迎来“最强国庆档”?

时间:2020-09-23 21:00:08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
“感谢麦田音乐,感谢麦田音乐节,感谢淄博市,感谢市委书记,感谢灯光师大波,感谢调音师文静......”淄博麦田音乐节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超级斩乐队在微博向工作人员一一致谢,致谢名单上甚至出现了市委书记。 这也反映出了近年来音乐节一个普遍现象:近年

“感谢麦田音乐,感谢麦田音乐节,感谢淄博市,感谢市委书记,感谢灯光师大波,感谢调音师文静......”淄博麦田音乐节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超级斩乐队在微博向工作人员一一致谢,致谢名单上甚至出现了市委书记。

这也反映出了近年来音乐节一个普遍现象:近年来音乐节的两大特色,一个是围绕一系列线下业态打造的综合性音乐节,另一个便是获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而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从今年已经公布音乐节讯息的城市来看,包括汶川、东营、安阳、阿那亚、潍坊在内,一些三线、四线城市陆续成为候选名单。在这背后,一方面是文旅市场兴起,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城市名片”。另一方面,音乐节市场的下沉背后,是音乐节市场盘子的增大,而想要“托起”这个盘子也并非易事。

文化和旅游部于9月18日印发了相关条例,其中提到: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75%。也指出“按照科学有序原则,优先放开室外举办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条例推出后,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大型演唱会、户外音乐节回归在望,而不少乐迷也表示:音乐节,Livehouse门票想必终于可以喜迎降价了。

75%上座率、高价票秒售罄,线下音乐节将迎来“最强国庆档”?

国外乐队的缺席、观众限流,都直接影响了音乐现场演出的票价定价,而大大小小音乐节的陆续启航,也不由得为音乐节市场悄无声息的拉开了竞争大幕。消费反弹、城市下沉,音乐节迎来“最强国庆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国庆档的音乐节多达20多场,堪称史上最强国庆档。

被漫长的疫情冻结的线下娱乐业态一经解封,国内便在2020年8月15日迎来了第一个音乐节——迷笛音乐季。在崇礼举办的音乐季可谓“道阻且长”,仍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乐迷前来狂欢。资深乐迷小米表示,尽管主办方关于选址与交通规划不合理,自己和朋友像是苦行僧一样从南走到北,凌晨拼车一千多块才回到市区,但没办法,大半年没音乐节大家都憋坏了。

在疫情后的首场大型线下音乐狂欢中,小米与一众乐迷欣赏了包括痛仰、刺猬、果味VC、扭曲机器、九连真人、热浪在内的乐队演出。

目前看来,包括南京森林音乐狂欢节、潍坊·青柠艋音乐节、秦皇岛·阿那亚音乐节、石家庄星光音乐节、西宁音乐节、楠溪江星巢音乐嘉年华在内,大大小小十几个音乐节将在国庆节前后落地,不少音乐节或多或少都收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一部分甚至直接是由政府主办。

音乐节不再是单纯的乌托邦狂欢日,而成为了一张吸引先锋潮流年轻人到来的城市名片。

而从上座率来看,面向年轻人线下娱乐业态的音乐节售票情况情况尤为乐观,即便是在上座率只被允许50%的情况下,根据已经披露的数据显示,Hello崇礼·太舞·迷笛音乐季现场观众人数尽管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但7月24日下午,迷笛音乐季正式在线上票务平台开售门票,不到半小时,线上2000余张门票就已经售罄。

而最终8月15日和16日两天共吸引了近两万人赴约。于9月19日至20日举办的西太湖国际音乐节更是吸引了1.5万乐迷赶赴一场狂欢。刚刚结束的淄博麦田音乐节也在短短两天时间汇聚了五万乐迷,单日最高人数突破27000余人次。

绝大部分演出商表示50%上座率仍很难达到营收平衡点,现上座率调整至75%,将极大减轻演出方的营收压力。一票难求,综艺占“半壁江山”,音乐节为何如此火热?一线城市的乐迷消费力更是惊人,天津麦田音乐节中午12点开票当天,草莓音乐节紧随其后官宣阵容,并在13点钟开放售票,价值一千元的预售通票几乎秒售罄,一些乐迷知乎:这么快,你们都是魔鬼吗?我们也不禁想要问上一句,为何音乐节如此火热?

一方面,长达半年的疫情冻结了线下娱乐,尽管线上云蹦迪、云音乐节层出不穷,但相较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线下娱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消费反弹是部分原因。这一点从草莓、麦田的盲鸟票售出效率便可见一斑。在抽盲盒一样的音乐节阵容面前,不少乐迷毅然决然的按下了购买键。

另一方面,随着《乐队的夏天第二季》《明日之子乐团季》等乐队类综艺节目的播出,一些圈外受众被吸引到乐队圈层,在尚未全面爆发的现场音乐娱乐业态中,选择来到“多位一体”的音乐节来欣赏现场音乐自然是个最优选项。于是我们能够看到,今年已经官宣阵容的大厂音乐节如麦田、草莓阵容上,乐夏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重塑、五条人、新裤子,《明日之子乐团季》刚刚推出的冠军乐队气运联盟也陆续成为音乐节常客,音乐节现场宛若音乐综艺的第二现场与宣推渠道。

在关于为何音乐节如此火热的诸多原因里,有一部分来自于音乐节产业规模近年来的迅速扩张。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演出服务业市场前景及研究报告》,初步测算,2019年中国演出市场规模将达到535亿元。不同的音乐节品牌携带着不同的文化场景与平台基因,从阵容到互动体验,从垂直跨界到综合性、主流化,音乐节在为乐迷们制造惊喜的同时,也在推动行业通过现场触达更广泛的圈层人群,实现普及意义。

而前几年开始,遍地开花的音乐节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斗鱼、YY等直播平台也陆续入局打造网红音乐节。

音乐节真的这么好做吗?答案是否定的。市面上长期存活下来的音乐节并不多,“做着做着就没了”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新生儿”身上,一些有8、9年IP的老牌音乐节也因为各种缘由而步履维艰。甚至有行业人士直言不讳:做音乐节不能赚大钱的,赔个一两百万就算挺成功了。而疫情为音乐节这一线下娱乐场所带来的打击更是一刀切式的。

音乐数据分析公司Viberate报告显示:疫情之下,世界各地的音乐节主办方将集体损失近170亿美元。音乐节受到的直接经济影响为168亿美元,其中51亿美元(约30%)来自门票销售的损失,其余的经济损失来自音乐节现场的其他业务,如食品、饮料的销售,周边商品和供应商及其他付费的现场设施等等。世界音乐节产业尚且如此,国内一些还未形成成熟体系的音乐节自然也面临惨痛损失。

于是我们能看到在阵容等既定根基之外,各大音乐节在用户体验上大作文章:除了主舞台的主播演出外,各种互动体验装置、合作商展览区等内容散落在场地附近。不少业内人士都曾表示,跨界融合是音乐节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能够在遍地开花的音乐节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调性,吸引到更头部的音乐人前来参演。另一方面,融合了多个业态的综合性音乐节,无论在赞助商、衍生产品、消费群体层面,都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话虽如此,我们仍能够从大规模复苏的国内音乐节上看到更甚于往的活力与诚意,随着十一的到来,更多乐迷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到音乐最真实的生命力,资本也能够从中与年轻人寻找到更契合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