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营销 > 小潘杂谈 >

小潘杂谈

Soul:“孤独星球”式的新世代社交样本

时间:2020-10-16 16:20:07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
热闹喧哗的社交领域从来不缺新故事。 2019 年 10 月底,映客用 8500 万美元收购了陌生人社交软件“积木”; 11 月,百度推出了匿名社交app“听筒”,而腾讯则低调上线了视频美颜社交APP“猫呼”和真人语音直播交友APP“回音”。 人生是一场有来无回的单程旅行

热闹喧哗的社交领域从来不缺新故事。

2019 年 10 月底,映客用 8500 万美元收购了陌生人社交软件“积木”; 11 月,百度推出了匿名社交app“听筒”,而腾讯则低调上线了视频美颜社交APP“猫呼”和真人语音直播交友APP“回音”。

人生是一场有来无回的单程旅行,而孤独是这场旅行中永恒的无解命题。当互联网进入存量争夺时,社交领域显然还有足够诱人的增长空间。于是BAT和数不清的中小公司,都瞄准社交领域,迈出疯狂试探的步伐。但从社交巨头腾讯到老牌选手百度,再到中小公司,总是一批产品激起一阵涟漪,又很快悄无声息地沉到水下。

Soul:“孤独星球”式的新世代社交样本

01

孤岛与孤岛之间的距离

曾经,作为社交巨头的微信连接一切,网生一代们在微信上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然而当一个社交平台存在你的家人、朋友、领导和老师时,keep real就变成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里写到,“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竭力表演。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

社交也许带来的只是表面合拍,表面上看Z世代们的社交圈子被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平台瓜分,然而对他们来说,不管是被熟人、半熟人攻占的朋友圈,还是“吃瓜圣地”微博,都无法满足z世代们的表达欲,实现找到真我的愿望。对z世代们来说,表达和社交已经不单单是人际交往的问题。

据《soulZ世代社交报告》显示,接近一半的人认为传统的QQ/微信不能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超过70%的Z世代用户认为自己的朋友圈狭窄。

扮演好一个成熟自然人的角色,社交就要戴上面具。本我非真我,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极力构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将每个人变成一座座孤独的岛屿。

网生一代们选择逃向更大更宽阔的陌生人社交平台,妄图在陌生人身上找到“真我”,表达“真我”。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陌生人社交等于生理性社交”已经成为所有APP运营者、投资方,甚至是用户的共识。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缺少地缘、血缘等更深的羁绊与连接机会,只能选择更具有普世价值的社交标准。带来的后果自然是陌生人社交软件“风评被害”。

在速食时代,恶意也好,无意也罢,人们从来不惮向具有同类特征的新鲜事物投以恶意的刻板印象。

新的需求出现了,于是灵魂社交app soul应运而生。

产品的出发点很重要。soul的创始人张璐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表示,soul的出发点是降低人们的孤独感。就像这个软件的slogan:“跟随灵魂找到你”,主打“灵魂社交”,弱化颜值,将虚拟与现实完全剥离割裂开;通过做测试题来区分不同“星球”的用户,从而实现匹配;不用用户上传的照片,而用系统虚拟图片做头像...soul实现社交动作的动作,一开始就和市面上绝大部分社交软件不一样。

在soul里,你不必扮演谁或者成为谁。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究竟是谁,拥有怎样的外形条件,拥有怎样的背景和社会地位。浮华拂去,留下的只有纯粹的灵魂。这些灵魂被分类存放在不同星球,等待着与其他星球的相遇。

Soul:“孤独星球”式的新世代社交样本

就像soul的某个用户说,“soul让我找到了一个温暖又柔软的角落,它没有工作、学习和熟人的压力,也不像其他社交软件一样充满性压力。它就是这样缓慢又温柔地治愈人心,让人找到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每个人都可能是一座孤岛,soul要做的,也是最本质的目的,就是真实地拉近孤岛与孤岛之间的距离。

02

更自在的社交链接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SOUL横空出世之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盛行的社交模式,都囊括在以微信为代表熟人社交产品,和以陌陌、探探为基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存在代表的陌生人社交产品里。当熟人社交场域很难满足年轻人时,陌生人社交产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逻辑很简单,在人际关系愈加疏离,恋爱愈加艰难的今天,只要左滑右滑,或者打开LBS功能,就能轻松实现看脸速配。这样不好吗?

颜值决定是否深入了解一个人的灵魂。在强关系的熟人社交模式下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完成的恋爱故事,这些基于生理需求而存在的陌生人社交app来满足你。

然而soul却反其道而行。用户进入soul界面,要先完成一整套心理测试题,从而便于区分灵魂所在星球。在社交动作开始时,app会先匹配灵魂契合程度,隐藏颜值,最后才揭晓。

Soul:“孤独星球”式的新世代社交样本

在soul的产品逻辑里,灵魂的契合程度,才是社交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就像项飙谈及现代人构建婚恋关系的变化时提到的概念「附近的消失」一样:现在的国人对周边世界没有一种沉浸进去、形成一个叙述的愿望和能力。

对生活在钢筋水泥里,“拧巴”得像钢筋一样的网生一代来说,他们爱好多元,渴望融入一些可以寻找共鸣的圈层,但同时又不想受到拘束,渴望一种用完就走的自由。在强社交模式下,通过不以社交为目的的社交,达到灵魂契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然而职场、学业上竞争激烈,社会压力大,让网生一代在本能上更需要社交,不止是荷尔蒙味道的社交。

站在风口,soul承担了这样的需求。

“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不太需要交长期的朋友,只是需要找到一个短时间的倾诉对象。”一个souler这样表达自己的“社交欲”,“可能在某一瞬间,我感觉和你找到灵魂共鸣,那我就可以和你聊上几天。但几天后可能不想聊了,那我们就江湖再见。”

很多用户确实也没有依靠社交产品建立长连接的需求。通过灵魂速配,soul帮助用户有效消解心中的孤独,而不增加已有的社交压力。

聊天场景结束,关系就结束。

soul将场景是否切换的自由完全交给用户,也为用户开启一个更为随性和谨慎的筛选网络。在这方面,soul的用户显然拥有足够的默契。

“可能会有一瞬间的不适应”,在描述聊天场景随时切换的心情时,另一位souler坦言,会产生一瞬间的「心理落差」,“但soul的好处也是这样。当你们无话题可聊的时候,你不会因为和别人建立起某个连接,就存在必须要尬聊下去的压力。”

soul的此类连接模式让用户感觉「轻松不已」。现实社交已经足够艰难,在熟人社交里,很多人缺乏说断就断的勇气,而soul做到的,就是赋予用户更自在的连接模式。

当然,更自在的连接并不一定意味着「短连接」。站在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上,soul也为渴望建立一段更持久社交关系的用户们提供了空间和机遇。

在soul的聊天对话框页面,有可以被填满的红心。用户聊天频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将红心完全填满。填满几颗红心之后,才可以点亮聊天主界面的字母「soulmate」,建立起soulmate关系,开启专属社交空间。

用游戏逻辑,soul将原有的「长连接」式熟人社交的压力转换为奖励机制和储蓄机制。这里任何压力,也没有门槛。不论想“随时随地说走就走”,还是建立一段更靠谱、更有契合度的社交关系,用户都拥有这种自在,也是他们所渴望的东西。

soul牢牢掌控了这一点。或许,这也是在同类产品聊天到最后,总会沦为「加个微信吧」结局的大环境下,soul能够保持较高用户留存率的一个原因。

03

社交本来简单

从熟人社交到陌生人社交,从社交强关系到社交弱关系。社交软件的兴起与沉寂,究其根本都是新一代网生时代年轻人的情感与社交需求在发生着变化。

Soul:“孤独星球”式的新世代社交样本

如同当代生活中「附近的消失」,网生一代的社交圈层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断裂。特有国情和环境形势下造成的独特社交形势决定他们缺乏社交、逃避社交,却也渴望社交。他们渴望满足的,已经不单单是社交欲望,而是寻求自我认同,以及找到灵魂深处共同语言与兴趣的soulmate。

于是,在soul的孤独星球里,有人会陪陌生人一起经历喜怒哀乐;有人会聊起共同爱看的电影;有人将秘密留在广场;有人会共情别人的不平遭遇。这些,都发自灵魂,不带目的。

或许,无论是社交,还是社交产品,本来也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