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旦”幕后导演出走,短视频头部IP陷入“内容焦虑”?
10月16日,《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导演张策在微博宣布离职,不再继续担任《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的策划、导演、编剧、配音。当天,朱亘发文支持张策创业,并表示双方不存在任何矛盾,新视频正在创作中。
据悉,今年6月,张策与妻子张译文成立山东造梦星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1333.33万元,张译文持股比例为55%,张策持股45%。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文艺创作、个人互联网直播服务(需备案)、影视制作等。
作为朱一旦IP的缔造者,张策的出走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双方孰输孰赢的大讨论。
知乎网友“曹泽宇”认为,失去张策,是对朱一旦IP的致命打击。张小策的配音与策划正是朱一旦IP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剥离了视频中“味最冲”的部分之后,《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可能真的会“枯燥到朴实无华”,最后泯然众人。
在自媒体人卢诗翰看来,如果朱一旦账号数据下滑,则宣告只能提供简单标准化工作的MCN会被淘汰,MCN将加快转型速度;如果张策很快延续朱一旦的辉煌,则证明目前内容作者是核心竞争力,只要有内容,标准化工作都是能快速找到替代品的,各家团队估计马上会给自己的内容作者还有编导团队加薪。
在全网告别枯燥的朱一旦后,我们应该看得更远——朱一旦这个特殊的IP,像放大镜一样,让我们看到了幕后内容从业者的现实情况与职业焦虑。朱一旦的生活为何不再枯燥?2019年《朱一旦的枯燥生活》首条视频在抖音3天涨粉30万,一夜之间全网都认识了这个手戴劳力士、生活枯燥的有钱人朱一旦。
朱一旦的扮演者名为朱亘,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亘字拆开为一旦,朱一旦似乎是为朱亘量身定制的。事实上,被称为“朱一旦灵魂”的却另有其人——张策。所以他的离开才会引起外界如此强烈的唏嘘。
为什么张策走了,朱一旦就结束了呢?
张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过,《朱一旦的枯燥生活》是借用朱一旦的视角,描绘自己眼中的生活面目。所有的创作素材和视角全部来自他对中产阶级的观察与幻想,而维持文本想象力恰恰是朱一旦系列最需要做到的。
“配音变化给人的异样感更加直观,当听到朱一旦的配音不再是那个枯燥、无趣的声音,总会有一种违和感。至少很长一段时间里,朱一旦团队都要努力对抗这种违和感,走上殊为不易的转型之路。”网友光年旋律表示。
在这一点上朱亘心里非常清楚,如果继续模仿张策的创作风格,朱一旦在未来的路上将会被拷上隐形的枷锁,举步维艰。与其被质疑,不如主动打破。
10月16日,《朱一旦的枯燥生活》连更两条视频。“这个BGM用了很久,说实话我有点腻了。”在《说实话我真的有点腻了》里,朱一旦要做回自己,“我想要换一个BGM,就像一个影帝,忘掉之前的荣誉,重新开始。”
朱一旦枯燥的生活还在继续,但观众似乎还没适应过来,“朱一旦一旦开口就完蛋了”“配音没内味儿了”。
从数据上看,B站两条视频被“爷青结”、“完结撒花”等弹幕刷屏,截至撰稿前播放量均未突破200万,据悉该账号巅峰时期播放量平均每条视频都在500万上下。
其实,朱亘是一个非常和善的领导,从不否定员工的原创内容,这是张策最珍视的地方。也正因为朱亘给了他充足的自由创作的土壤,朱一旦才得以诞生。但是这种自由在朱一旦爆火后似乎成了“负担”。
白天拍摄,凌晨4点写剧本,8点出发去上班。张策在一个人“肝”了策划、编剧、导演、配音全部的内容工作,并保持着2-3天一条视频的更新速度。
Polo衫、劳力士、内八字、笑容,就连朱一旦说话的语调,都是张策为了凸显有钱人的慵懒和优越感,配合BGM精心设计的。当张策突然从这些痕迹中剥离,朱一旦该怎样撑过这段“空窗期”?方向尚不明朗。幕后内容创作者的职业焦虑虽然朱亘自我感觉他是除了父母与张策妻子外,最懂张策的人。但在张策看来,他们日常交流却仅限于老板与员工、演员与导演之间。
在接受GQ采访时,张策将自己与朱亘的关系比作韩信与刘邦,在与朱亘的想法有分歧时,要拎的清身份,听老板的。而他的处境,也恰恰是万千短视频幕后内容创作者职业焦虑的缩影。
泛娱乐内容,尤其是幽默娱乐内容,需要持续、高质且新颖的内容输出能力。正如“半佛仙人”所说,“做内容要成的话,必须是给你的读者或者观众那种不一样的体验,不然凭什么关注你呢?”
但是随着观众审美逐渐疲劳,每一个IP都将面临瓶颈期与创作极限。创意资源有限,入局者越来越多,致使爆款内容抄袭成风,劣币逐良币,市面上优质编导也就越来越少。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破500万之后还是老样子,视频播放量肉眼可见的不如从前。倒不是大家胃口挑剔了,流量追求的是新,高水平演员也会遇到转型困境。”一位朱一旦粉丝评论道。
另一方面,在短视频行业内,特别是剧情类领域,编导往往是决定IP,甚至是公司成败的关键,是公司最不想被夺走的“利刃”。张策曾对媒体袒露被隐藏的不平衡感,“我觉得他想藏着我,不让别人知道《朱一旦》是我做的。”
除了被“雪藏”,当一个IP成为爆款后,出镜的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网络红人,而幕后的创作者却不被关注。在机场,张策默默等待着与粉丝合影的朱一旦;在活动会场,他被工作人员要求与观众一起排队入场...这种荣耀只属于演员的失落感,是每位幕后内容创作者都会经历的心路历程。
可能有人会认为,想挣钱就那么别矫情。其实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做的IP爆了,在收入分配上却没有完全体现应有价值。虽然有公司愿意把股权或期权与真正有才华的编导挂钩,但大多数情况下,幕后创作者拿的还是工资。
据新榜了解,业内大多数短视频编导绩效考核由爆款数量、涨粉量、广告分成三部分构成。行业平均水准的月工资为,新入职者3000-5000元,有起色者8000-10000元。也有团队编导根据账号的整体营收计算绩效。在账号做出效益前,只拿符合履历的底薪。对大部分短视频编导而言,10万元月薪遥不可及。
朱一旦已经是千万粉丝的爆款IP了,但编导张策依然并未入股。另外据天查眼数据显示,公司还申请了100个相关商标信息,张策与这些IP衍生品所得的经济价值也没有直接关联。
“人均离职”笼罩下的短视频行业10月5日,张策妻子张译文在微博晒出了二人在Dreamaker logo前的合影,配文“为梦,起航。”
事实上,像张策这样离职创业的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不在少数,这也代表了内容创作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自我转型。如papi酱成立papitube;微博段子手@精分君创立蜂群文化;代古拉K、七舅脑爷等现象级IP操盘手——任洋葱集团前内容高级副总裁鲍泰良离职创业,成立美妆类MCN草莓星球...
另一方面,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流动,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观察一些求职数据我们发现,企业对求职者的工作经验要求集中在“1-3年”和“经验不限”,多数求职者会在工作1-3年后选择离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仍然在业内流动。
无论张策能不能再火起来,之于我们而言,张策离职更大的价值在于,它提醒了MCN思考爆款IP出现后,如何应对优质幕后创作者流动的问题。
目前短视频行业已进入成熟化、细分化阶段,大部分KOL只要有镜头表现力即可,由MCN提供内容团队进行包装、培养,达人的成功更多仰仗内容作者这一最核心的竞争力。
一些MCN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比如风楼传媒运营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他们会将更多奖金发给内容团队,而不再奖励达人,因为达人日常商单收入已经非常可观。未来之路创始人同样认为,对于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好编导,应该是除达人外薪资最高的,上不封顶。
在“人均离职”和职业焦虑笼罩下,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们将如何发展,且行且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