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营销 > 小潘杂谈 >

小潘杂谈

“在线新经济”半年:新消费“上海模式”将在双11迎来爆发

时间:2020-10-21 20:20:07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
在双11这个每年最大的消费时点,上海这座新零售、新消费之都,又率先生出新意。 今年4月13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重点推进四个“100+”行动目标,到2022年,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

在双11这个每年最大的消费时点,上海这座新零售、新消费之都,又率先生出新意。

今年4月13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重点推进四个“100+”行动目标,到2022年,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新高地。有分析人士称,这“或许是国内第一份在‘互联网+’基础上提出‘在线新经济’,并明确细化实现路径的行动方案”。

《方案》指出,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是超大城市有效推进疫期防控和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落脚点、满足生产生活升级需求和技术场景赋能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力点和强化科创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重要结合点。拉动消费新需求、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是其中的重要抓手。

半年时间过去,上海在线新经济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其中新消费领域尤其突出:今年上半年,上海在线零售额突破千亿,达到1227亿元,同比增长5%。在刚刚结束的国庆黄金周,上海线下实物消费额659.9亿元,同比增长12.2%,网络零售额358.6亿元,同比增长15.7%。这组比翼齐飞的数据不难看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已经融入上海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之中,并成为上海高质量稳健增长的基座。

在双11这个最大的新消费爆发点上,在线新经济也展现出新的活力。

10月20日,天猫双11启动会选在上海举办,官宣今年天猫双11将比往年多3天,从“光棍节”变成“双节棍”。

10月21日,上海商业旗舰百联股份宣布首次线上线下全面参与双11,全国销售规模最大的奥特莱斯百联奥莱也在天猫开出“数字化首店”,从服务上海消费者走向全国。百联还联合支付宝发放1亿元现金消费券,且许多线下零售业态与阿里本地生活、淘宝直播深度合作……

事实上,更多创新信号已率先释放:就在10月16日晚,南京路世纪广场上出现了一个“上海时装周专属秀场”,天猫首次将双11预售选品会搬上T台,上海时装周同款之后将在天猫双11发售。

5月,上海发起“五五购物节”,通过“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搭建了一个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平台。如果说“五五”是上半年最具创造力的消费回补举措,双11就无疑是下半年最大的新消费练兵场,必将为上海“在线新经济”再添一波加速度。

非常时期,非常创新

当双11这个线上线下大联动的消费IP,遇上一直领潮商业和消费创新的上海,今年又会创造什么不一样?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在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已实现正增长。网上零售额更是保持逆势上扬态势。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中国将是今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预计增长为1.9%,明年将达到8.2%。

疫情也加速了全社会拥抱数字化的进程,人们的消费习惯、商家的运营方式乃至整个商业社会的运转方式,也都相应发生了变化。

为了顺应这种变化,天猫双11延长了3天,分两波售卖期。这让大量头一次参与双11的新商家、品牌和小企业有了充分准备的时间窗口和更加丰裕的平台资源。长周期爆发之外,庞大的新供给规模、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创新也是今年双11的亮点,更丰富的商品、服务和内容供给,有望再度刷新消费体验。能如此迅速地应对变化、引领变化,这与阿里巴巴21年来坚持数字化布局和积淀密不可分。

阿里巴巴方面还表示,今年天猫双11至少有25万品牌、500万商家参与,规模为史上最大,其中还有5万个新品牌是首次参与天猫双11。支付宝也首度举办“城市生活狂欢节”,全国超过200个城市将打造1小时生活圈,增添“吃喝玩乐、买房买车”的新消费场景。

今年双11宣布的一系列规模化的重要创新,几乎都在上海率先试过水温。

今年双11,百联股份旗下的7家购物中心联手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以数字化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餐饮服务供给。淘宝直播也一直是上海在线新经济的一大亮点,“五五购物节”期间,上海就因直播数量和成交全国领先成为“淘宝直播第一城”;今年双11,商圈直播之外,“奥莱直播”也加入了淘宝直播的同城直播,这一模式创新也将为上海用户提供本地生活的直播服务,为未来更精准快捷的履约服务提供了更大想象空间。

这张线上到线下、商品到服务、本地到全国的供应链网络,依托上海发达的产业基础和商业生态,也孕育着零售业创新的许多可能。

平台型城市与平台型公司

任何创新总是率先发生在最有禀赋的城市。发达且人性化的零售网络、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使数字化带来的新变化率先从上海人的饭桌子、菜篮子发生。

10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总部三中心落户上海。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三总部是支付宝总部、盒马总部、本地生活总部,三中心是阿里上海研发中心、阿里新零售中心、蚂蚁科技中心。这“沪生沪长”的三总部三中心,在阿里巴巴生态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将依托上海超大城市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不断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扎根上海,进一步织密服务本地的数字商业网络。

2015年5月,上海与阿里巴巴第一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展开合作,推动“互联网+”战略落地。

2018年8月,上海与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再签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新零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等新技术普及,促进上海成为数字经济高地。

2020年10月,上海第三次与阿里携手。

“阿里巴巴有越来越多的业务落地上海,诞生成长于上海,在上海实现‘无中生有’。我们希望与上海一道,在这块最好的土壤上共同发展,共同成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说。

短短5年多时间,三次升级战略合作,这并不常见。

作为商业和消费中心的上海,其实是一个平台型城市。它提供基础设施,创造风口和机会,成就来到这里的追梦人。而拥有厚实商业生态系统的阿里巴巴,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是平台型公司。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和阿里巴巴有产生共振的基础。进一步说,比起纯粹拼人口流量或拼“王牌产业”的城市,上海的底色是商业。这意味着百川归海式的生机和可能性。

今天,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平台是很多品牌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切换到城市视角,上海则是国际品牌落户中国的首选城市。还有一大批通过天猫平台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将注册地选在上海的“数字化首店”,丰富了“首店经济”的内涵。天猫双11这么多年,包括大大小小规模的市场活动,很多都选择在上海举行,深层原因就在于这座城市领风气之先的消费观念和商业积淀使然。

拉开时间轴,2017年,新零售标杆盒马在金桥开出第一家门店,到2020年,盒马鲜生门店已经从上海走向全国,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截至今年6月底,门店数量超过200多家,并已形成“端+链+网”的完善布局。

最早完成新零售“旧城改造”的超市也在上海——2018年3月,高鑫零售旗下大润发杨浦店率先开展了以“人、货、场”重构为核心的新零售数字化改造。2019年年初,在成功实现“1小时达”配送服务试点后,全国门店迅速复制。如今,3公里1小时达和20公里半日达服务已经在许多城市成为常态。近日,阿里巴巴宣布拟投入280亿港元(约36亿美元)控股高鑫零售。未来更多商超新零售的模式探索有望在上海率先落地。

饿了么这个最早起步于上海校园的外卖平台,现在成为阿里巴巴的生活服务平台,目标是解决用户的一切即时需求。这意味着“从送外卖到送万物”的创新升级,包括送一顿午餐、一束鲜花到一部最新的iPhone手机,甚至是一次上门保洁、美甲等服务。这种围绕消费者需求生长出来的商业能力,天然就有着上海式创新的烙印。

这次三总部三中心中的支付宝总部,其创新也早就融入上海的市民生活之中。甚至从消费者的体感上来说,最明显能感知到的“长三角一体化”之一,就是从支付宝上可以实现三省一市跨省异地交通出行的互认互通开始的,这背后应用的正是支付宝的区块链技术。

另一方面,当阿里巴巴把各项创新首选落在上海,上海人也以首选阿里生态中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回应这份信任。这从很多第三方榜单中可以窥见一斑:从“新零售第一城”到“淘宝直播第一城”,甚至连续多年双11的头号消费城市,往往均以上海为全国第一。这与上海的城市能级固然有关,但也足以说明两者从商业禀赋到引领消费创新上的契合。

作为中国的商业和消费中心,上海也是“江浙沪包邮区”的中心。站在又一年双11的门槛上,“包邮区”这个词早已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升级,渐渐生了些许年代感。但不变的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新消费,以及其衍生的一波又一波创新浪潮,还会以这里为中心,向全国漫溯。

为什么是上海

上海自开埠以来,就享有城市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但当你去询问任何一位对此有研究的专家或历史学者“上海为什么是上海”,他们的答案却往往指向文化和精神层面,作为上海之所以成其为上海的深层密码。

一个基本共识是,上海的开放和兼收并蓄,是一种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这不断赋予了上海改革创新、勇立潮头的动力和底气。一座这样的城市,却甘当庞大商业创新试验的前台,就不得不赞其气魄与远见。

这种文化基因庚续传承到现在,造就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加上扎实的产业根基,始终贴近发展脉搏的政策环境,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上海无疑是任何企业追求商业创新落地的理想选择。

而从新零售、新金融到数字生活、淘宝直播,在上海诞生的诸多创新实践,印证了上海确乎是数字经济创新的丰沃土壤。

从首次将水电煤缴费搬上支付宝,拉开中国人网上办事的序幕,到上海市民最先尝试盒马鲜生,共同为新零售探路;从上海和天猫共同打造全球首个“云上时装周”,到上海和阿里巴巴共建云上会展平台;从平头哥落地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到支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阿里巴巴启动“大进口计划”……上海的创新实力正与平台企业的造风能力不断产生乘数效应,这些也非双方生态的厚度与丰富度所不能实现。

今天,“在线新经济”无疑是一张上海名片。如果细究其内涵,更不得不承认,目前阶段,有且只有上海能做到:“在线新经济是生产服务消费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新重构,不仅是生产和消费的模式创新,更是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不仅是行业和领域的拓展创新,更是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的革命性提升。”这是非常高的自我要求。

这也意味着上海这座平台型城市需要吸引更多这样的企业,他们能与上海的城市内功相结合,共同创造这座城市提升能级、跃迁发展所需要的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