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左世全: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在11月12日上午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论坛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左世全先生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进行了相关解读。
他首先对规划编制的背景做了解读。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发布于2012年,对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制定了规划。对于它的总体背景,有三个方面的判断: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新阶段。二是我们面临新的发展态势,三是产业发展具备新的发展特征。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引领看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并从市场、技术、产品的方面分别实现了突破。从形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能,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潮流和趋势,而这也推动产业链发生了重要的变革,融合开放成为了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同时,编写的基本原则方面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完善产业创新环境;协调推进;开放发展。此外,规划中也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平均降耗的具体目标和2035年长期远景目标。
最后,他提出为实现愿景,将会进行五个方面的主要举措,分别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深化开放合作。为保障主要任务的实现,需要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深化行业的管理改革、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组织协调。
以下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左世全先生演讲实录:
感谢付秘书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面我来解读一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大家知道,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但是我们说新能源汽车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规划当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做一些解读,第一是规划编制的背景。
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是2012年发布的,对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起到了重要的统领性作用,也是在政策扶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应该说新能源汽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更好的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指明路径,为行业注入信心和动力,在这个基础上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明确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路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制定这样的规划。它的总体背景来讲,有三个方面的判断: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新阶段。二是我们面临新的发展态势,三是产业发展具备新的发展特征。
大的形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能,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潮流和趋势。汽车产业的发展生态应该说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产品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到产业生态,不光是汽车与能源、交通等等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生态。商业模式上来讲,包括未来出行或者出行服务方面,也发生重要的变革。世界国家也在加强谋划,包括强化政策支持,跨国的汽车企业也在加大研发,完善产业布局。比如纯电动像大众、日产、通用等等,包括宝马、奔驰都做了部署,这是整体的态势。
正是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推动产业链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使得产业链平衡发生变化。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提供智能网联部件和系统的ICT产业成为汽车产业主要供应商,应该说汽车产业不光是传统的汽车企业进行竞技的场地。
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总体概括来看,可以说一个引领,三个突破。从整体发展来讲,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从市场方面实现了突破,连续五年销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销售的比重大概是一半。技术方面,无论是电池电机还是电控技术实现了重要突破,产品包括续航里程到500公里,实现了突破。产业的发展还面临技术和行业的障碍,比如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不够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还不健全。
正是由于汽车产业的生态在发生重构,融合开放也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特征,传统讲从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制造商到分销商,包括用户,这种链式的关系逐渐转变成以出行服务商作为中心,多边合作的网状生态,包括智能交通、综合能源服务商、整车制造等等,应该说这是一个总体的特征,需要各个方面、各个行业来进行相互赋能、协同发展。
编制的背景来看,经国务院批准,工信部会同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12个部门组成了编写组,同时设立咨询委员会,应该说是高规格的编写组,同时也有具体的起草组。装备中心牵头,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学会、中汽中心、百人会等机构共同承担了研究起草工作,共设六个方面的课题,涉及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包括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包括传统车与新能源车协同发展研究,包括国际化研究,包括商业模式的产业生态,以及产业政策体系的研究。
编制过程应该说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从2018年11月份提出建议,做新型规划。2019年1月份,国务院领导批示开展规划,正式启动是2019年2月份,经过大概10个月,包括调研、专家座谈、咨询委员会的讨论,去年12月份发布了公开征求意见稿。今年10月9号,国务院常务会通过规划,正式发布11月2号,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第二个方面,规划的整体框架。基本原则方面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更多是提供规划引导作用。二是创新驱动完善产业创新环境,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形成创新生态。三是协调推进,要完善协调机制,促进各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包括发挥市场规模优势。四是开放发展,扩大整体产业开放水平,加强国际技术产业合作,鼓励企业更多融入全球的产业价值链体系。按照新型规划的要求,坚持按照贯彻新理念,明确新发展目标,实施新机制,打造新生态要点,同步推进规划编写工作,整体框架之前工信部的领导也做过介绍,可以讲1+3个五整体框架,一是总体部署,五是五项重点任务和五项保障措施,还涉及到五个方面的专栏,围绕重点突破的关键障碍。主要内容首先是提出发展愿景,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平均降耗的具体目标和2035年长期远景目标。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规模占到20%左右,能耗水平纯电动车平均电耗降到12度/百公里,这个数据行业企业也提出了讨论,我们经过多次组织专家研讨,包括企业的反馈,有部分企业达到了13度电,目前行业企业以及专家反映,大概是14度电左右,业界整体来讲,经过五年的发展,包括电池、电机等等技术的创新发展,到2025年降到12度电/百公里还是可能实现的。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来看,高度自动驾驶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包括封闭道路,包括封闭区域,实现商业化应用,刚才领导专家都做了介绍。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充放电的便利性,消费者很关心的充换电便利性能够显著的提升。2035年提出整体远景目标,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高度自动驾驶实现规模化应用,公共领域乘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充换电网络便捷高效,包括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逐步推进。
五个方面的主要举措,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协会一起研究,包括深化三横三纵调整方案,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提升整体的行业服务能力。三横整体来讲是涉及过去电池电机电控,这次结合智能网联的趋势,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到从技术角度来讲,到2025年,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跟智能网联关系密切的环境感知系统技术,包括通信与信息交互平台技术等等。
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未来企业的竞争会演变为企业所处产业生态的共生协同的竞争,不是单一企业的单打独斗,这个基础上提了四个方面:支持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打造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关键系统创新应用,包括车载系统的开发,包括动力电池全价值链的发展,包括产业基础技术的提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汽车产业不光是在产品,在生产方式方面,也在进行大的变革。包括推动智能化技术关键环节的应用,加快核心软件的开发,包括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应用示范,加快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的系统推进等等。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提升行动。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能源层面,主要是V2G技术,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发展,包括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交通领域是在出行层面,跟人关系密切的,推动智慧出行,跟物关系密切的推动绿色物流,再就是跟通信的协同,包括发展人车路云的高效协同,实现推进信息安全。共享是推进建立标准体系,包括数据实现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包括从多角度推进充换电以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给,包括充换电的网络体系,包括智能路网的设施建设和氢能技术的设施建设,时间关系不详细展开了。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加快融入全球的价值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开放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同行出行的经贸规则对接,对新能源汽车汽车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包括特斯拉在内,国际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多的在中国市场行业里发展。二是加快融入全球的价值链,包括引导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包括推动产业合作,从过去更多的生产制造向全链条的合作延伸,包括健全国际化的服务保障体系。
为保障主要任务的实现,提出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第一方面是深化行业的管理改革,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基层管理办法,研究建立碳交易的衔接机制,遏制制造项目,包括建立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和提高整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第二方面是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包括税收、财政支持、公共充电桩的建设等等。第三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包括编制人才目录、优化科学布局、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第四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第五方面加强组织协调,包括发挥部级协调会议制度和地方协调机制作用,对各部门、各地区提出配套政策的要求,还提出要发挥协会、学会等等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有关部门工信部牵头去强化调查研究和行业的跟踪指导。
这是整体的解读,不妥和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