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重重危机,华为为何未曾失手?
中美贸易战危机自爆发以来,局势瞬息万变。美国时紧时松的贸易政策,透露着美国政府对于利益与牺牲之间抉择的摇摆不定,相较于工农业等存在一定可替代性的领域,科技行业高壁垒、高度全球化的属性,加之我国在相关领域发展相对落后的处境,导致其在贸易战中获得了特殊的舆论关注度。
华为作为中国体量最大的科技公司,自然在中美乃至中外科技半封锁局势下,从商业行为上升到了国家博弈的层次。早在2018年,美国对中兴实施了最大一次的贸易制裁行为,不仅对中兴造成毁灭性打击,更是引得行业内相关从业者人人自危。
但制裁中兴并非美方最终目的,本次美国的制裁措施,更多的是透露出两个讯号:第一层面是通过中兴,测试中国科技行业,尤其是通讯、半导体行业对外依赖性和抗风险能力;第二层面则是借此次行动,给华为和中方以压力,并评估未来制裁华为后自身可能承受的风险和损失。
从第一层面看,美方无疑已取得完全的胜利,中兴不得不付出十多亿美金的代价,换取双方贸易正常化,此次失利,使得中兴本身陷入泥潭,并对舆论信心造成重创。
而在第二层面,美方借此试探华为的底线,却并未取得理想的反馈。相对于中兴,华为在民用行业涉足颇深,且华为作为未上市的民营资本,在运营模式更加上灵活,国际关系盘根交错,使得美方难以用直接、粗暴的方式复刻对抗中兴的胜利。
居安思危,提前投入风险防控5~10年前,是国产手机数码行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小米为首的互联网厂商的大批涌入,不仅仅给手机行业,乃至互联网、电子、各类实体经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彼时间,各路互联网巨头、新星蓬勃而出,纷纷扎堆手机、数码行业淘金。
新兴的互联网思维+“流水线”运作方式,大幅压低各环节的成本与利润,性价比产品迅速抢占市场。此时,由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组成的传统运营商渠道“中华酷联”市场局势土崩瓦解。中兴退居二线,而后两者则逐步淡出主流市场。
通信领域属于科技行业的上层建筑,也是华为曾经的核心业务,在市场上更像是民众接触较少幕后行业。因此,华为早在8~10年前便积极投身个人设备领域的改革,以风险对冲的形式开展ARM架构的自主SOC的研发中,并以手机等形式推广到个人用户中。若未来行业平稳,则将技术应用于降低成本、提升国际竞争渠道;若未来行业出现变数,则作为技术储备的替代品保证生存。很显然,华为早已走上了第二条路。
不求跟风,从危机到反击15年之前,互联网企业入行数码的大潮下,华为没有及时跟进性价比个人产品,而是逐步启用自主海思SOC。在当时被多数用户所不解,毕竟竞争激烈的市场,华为的产品没有强大的性能也没有低价的优势,为何要莫名其妙的坚持使用表现平庸自有品牌芯片呢。
这个问题如今早已揭晓答案,若当时没有牺牲一定市场和评价,不断测试改进海思系列芯片,国内市场清一色的高通等国外品牌芯片,必定会在贸易战中筹码全无,使整个市场陷入被动。
危机中不被湮灭,就有了绝地反击的机遇。有实力渡过危机,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营销爆点。且不论华为目前产品与国外竞品相比强大与否、孰强孰弱,在产品没有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华为的自主标签成为了近两三年华为提升品牌档次的最大砝码。乘东风,争议中实现双向突破华为个人民用产品领域,真正回归主流地位,并夺取鳌头的时间,定格在2017年。一直被诟病的性能不足的海思芯片,终于在当年的麒麟970一次成功的营销下实现逆袭。当时,华为推出的GPUTurbo功能瞬间被推上数码行业的头条板块。号称超越进口旗舰的性能加速,使得路人纷纷侧目,同时巩固了用户忠诚度——虽然在当时同样引起了另一部分质疑声传来,并导致如今年轻手机爱好者群体的站队行为(其中也体现了年轻人社交思维的转变)。
不过时间早已过去三年,现在已经没人追究当年华为是否在宣传中“掺水”,因为那个时刻,华为更多的是想传达出一个信号:自己已经有了与国外品牌抗衡的实力。乘胜追击,商业中亘古不变的真理。华为新系列产品在之前塑造出一线水平后,便迅速更新思路,在拍照、AI等周边功能上再打出差异化优势,实现了品牌价值的进一步升华。
与此同时,华为的本行——通信业务,迎来了新一轮变革:5G时代来临,凭借通信设备与手机等终端的双向突破。并且采取了逆向策略——通信设备高性价比,快速打通了国际市场,要知道,运营商替换基础通信设施远不像用户更换手机那么简单。运营商对供应商的强大依赖性,使得国外运营商用上了华为,就不能轻易离开华为,面对运营商面临的利益和损失,欧美决策者不得不考虑自身决策的成本与代价。结语:华为这个时代的历程,即使充满了挫折和争议,但对于商业运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尚未失手的教科书式典范。
不过,国际形势的严苛程度愈演愈烈,近期特朗普政府意图通过限制台积电等上游代工厂对华为的输出等方式遏制其咽喉。在国内半导体光刻水平尚未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华为如何化解这招死棋,也是值得期待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