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落户上海,李佳琦凭什么?
以“特殊人才”之名,李佳琦获上海户口
昨天李佳琦又上热搜了,上次是因为买房,这次是因为落户。
6 月 29 日,上海市崇明区人社局官网公布了《崇明区 2020 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进落户公示名单》,其中“口红一哥”李佳琦的名字赫然在列。
上海户口,称得上是中国第二值钱的户口,有了上海户口,买房、买车、养老、子女上学都会有很大优势,能享受到更多公共资源。
对于绝大多数到上海的打拼的外地人而言,想要获得上海户口,起码要在上海待满七年,且对于个人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要求。一般人想落户上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李佳琦是湖南岳阳人,在南昌读的大学,来上海工作没几年就以特殊人才的身份拿到了上海户口,看上去像是在“走捷径”,因此招致了部分网友的不满。
“李佳琦不就是一个主播吗,凭什么也算特殊人才?”
提出质疑的人,显然是不了解主播,更不了解李佳琦。主播这一行业的范围大,上限高,门槛低,头部主播和底层主播简直是两个职业。而且李佳琦,可以说是中国直播界数一数二的人物,完全够特殊人才是资格。
而且在主播之外,李佳琦同时也称得上是上海本地的企业家。天眼查结果显示,李佳琦是四家公司的股东,其中三家都在上海。既然名单上的其他优秀企业家算特殊人才,李佳琦自然也算。
更何况,李佳琦也确实在上海打拼了三四年,和所有的打工者一样,李佳琦这一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每一笔财富的积累都有迹可循,并非一夜暴富。
在光鲜亮丽的直播镜头背后,李佳琦的辛劳和付出鲜有人知晓。
凭什么?凭的是本事!
即使到了 2020 年,依然有很多人认为主播是一个“靠脸吃饭”的行业。而李佳琦的经历恰恰证明,越红的主播往往越不靠脸,实力才是他们的通行证。
2015 年,李佳琦从南昌大学舞蹈专业毕业,来到天虹商场的一家美妆专柜当起了“柜哥”。在别人眼中,男生干这种只有女生才干的活是很丢脸的。
不过,李佳琦对流言蜚语满不在乎,他只想一心把工作干好,于是有事没事就和其他专柜的小姐姐套近乎,学习美妆知识和化妆技巧。半年时间,他就和整个商场的“柜姐”们混熟了,并很快成为了业绩最好的营业员。
2016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佳琦被选上去做美妆直播。公司承诺每个月直播满 6 个小时就给他多发 6000 块。为了多赚这 6000 块,李佳琦开始走上了主播的道路。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李佳琦刚开始直播时困难重重,没有助理帮忙,没有前辈指导,他要一个人完成选品、文案、直播等所有工作。即使如此,他还是撑过来。
众所周知,李佳琦是口红界的一哥,但卖口红的前几个月直播效果并不算好,人数到了 1000 人就进入了“高原期”,迟迟不见增长。
终于, 2018 年底的一场抖音直播给了李佳琦机会。 5 个小时的直播中,李佳琦亢奋激昂,金句频出,并且把十多个品牌的 380 支口红全部在嘴上试涂了一遍。他敬业的态度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使观众产生了无限好感。
事后有媒体问他一晚上试 300 支口红是什么感受,李佳琦打趣着说,吃一点点烫的东西都觉得好辣,省了辣椒的钱。
最终,这场直播卖出了 23000 单,成交额达 353 万,粉丝迅速增长至 30 万,李佳琦也开始小有名气,找他带货的品牌越来越多,他逐渐成为垂直领域的TOP1,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李佳琦这样,大部分带货主播赚的都是辛苦钱。时常熬夜、过度用嗓、不规律的饮食,多多少少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负担。从这个角度看,主播和普通的上班族没什么区别。
所以,李佳琦是凭本事获得的财富与赞许,能拿到入户资格再正常不过了。
时代需要更多的“李佳琦”
另外,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用落户奖励李佳琦这种有贡献的年轻人,也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李佳琦在给普通品牌带货的同时,也参与了诸多公益直播。
4 月 6 日,李佳琦和央视主持朱广权组成了“小朱佩奇”组合,带来了“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这场直播总共卖出了价值 4000 多万的商品,帮助湖北人民解决了产品滞销的棘手问题。
最近,在纪实扶贫综艺《我们在行动》中,李佳琦也化身“扶贫队特别助理”,走进云南大山深处,亲身体验当地人生活,并参与助农带货直播,推销苦荞麸皮茶、嘎嘎脆香辣苦荞片、苦荞酥、宣字火腿、云南鲜花饼等十余款当地特色农产品。
像李佳琦这样的人气主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带动社会风气有积极意义。作为官方,自然就希望能多出现几个像李佳琦这样的人物,因此奖励他户口,是对良好行为的一种激励手段。
更何况,李佳琦一直在为上海这座城市带货。淘宝数据显示,在国内一线城市中,上海的淘宝直播无论是用户观看数量还是各类品牌的参与规模,均为全国第一,已迅速成为具旗舰意义的“品牌直播第一城”。
上海的产品能走出去,李佳琦功不可没,“破格”落户,也是实至名归。
通过李佳琦落户,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种趋势:新经济行业的尖端人才,正成为各个城市“争抢”的对象。以前各种“不入流”的职业,也越来越被官方肯定,成为体面的工作,受到社会的认可。
努力能被看见,耕耘会有收获,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一个这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