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推广 > 百度知道 >

百度知道

南京企业注册等级流程-营业执照网上办理的条件

时间:2021-07-16 09:40:21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51开业
原标题:南京企业注册等级流程-营业执照网上办理的条件 经济责任审计内审实务 ——经济责任审计过程 一、审计准备阶段 1.审计立项 内部审计机构接受相关单位(人事部门等)委派

原标题:南京企业注册等级流程-营业执照网上办理的条件

经济责任审计内审实务

——经济责任审计过程

一、审计准备阶段

1.审计立项

内部审计机构接受相关单位(人事部门等)委派或委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审计立项,做出具体的审计安排。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对年度审计计划进行调整,或者追加审计项目。

小帖士:

经济责任审计最好要受人事部门的委托,这样立项理由更充分。

2.组成审计组、发审计通知书

审计通知书中附相关单位委派或委托书、需提供的审计资料清单等。

小帖士:

1)在审计通知书到达被审计单位时,若被审计单位要求审计人员回避,应当根据回避制度的规定决定是否回避,调整内部审计人员的同时告知被审计单位。

2)下发通知书附审计所需资料清单:

企业计划、绩效指标及完成情况、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合同、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档案等资料、主管部门有关批准文件、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报告、内部与外部审计结果及其相关资料、重大事项(包括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重大诉讼事项和重大违纪事项等的处理情况);被审领导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等。

3.开展审前调查

进驻审计现场之前做好充分的审前准备。应当熟悉与审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查了解被审单位企业的基本情况、绩效完成情况、重大投资情况、被审领导的工作作风及人脉关系网;并对该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初步测试,围绕企业目标识别和评估风险点,明确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工作方案。需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沿革、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营范围、财务状况、财务和业务管理体制、关联方关系等;

2)被审领导职责范围和分管工作;

3)经营环境,如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经营风险,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4)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特定的会计、税收、外汇、贸易等惯例的要求及执行情况;

5)绩效指标体系及完成情况;

6)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

7)其他相关单位对其检查及其整改情况;

8)内部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掌握的被审领导遵守廉洁从业规定等方面的情况;

9)信息系统及其大数据等。

小帖士:

1)审计机构应按不同的审计类型或内容编制标准的审前调查清单或调查表,以防遗漏重要事项。

2)离任审计建议征求现任领导对审计的诉求,但审计组要客观评价,以防误导。

4.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应当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与重点、审计组织与分工以及工作要求等内容。

小帖士:

在下发审计通知书中,注明:

鼓励被审计单位自查自纠。通过自查,有效促进问题发现和整改到位。

正激励:自查并已整改的问题,经审计组现场核实确实整改完毕的,可不写入审计报告。

负激励:自查工作明显不到位,现场审计发现存在较多问题但自查报告中没有显示的重大问题,问责。

二、审计实施阶段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审计准备阶段编写的审计工作方案,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揭示审计发现的事实、原因和后果。实施阶段工作主要包括:

1.召开审计进点会议

审计进点会议是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之后与被审计单位初次正式沟通。内部审计组应当向管理层了解各方面与审计相关的情况,审计组负责人应当向管理层说明审计目的和依据、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工作程序、参审人员、审计场所、实施时间、审计纪律、举报电话等,并提出需要协助、配合审计的有关事项和要求。同时,被审计领导应当就其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述职。

小贴士:

如离任审计,进点会请现任领导参加。

2.现场审计取证

运用检查、观察、访谈、重新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可以采取复制、截屏、拍照等方法取得审计证据,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采用访谈的方法取得审计证据时,应当有被访谈者的签字和盖章。在不能取得签字和盖章时,审计人员需要在底稿中注明原因,并由两名以上审计人员签字予以证明;

2)审计组长应当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并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审计证据,应当补充审计程序;

3)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就审计事项初步交换审计意见(重大舞弊事件除外);

4)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审计组应当及时向内部审计机构报告(如重大舞弊行为)。

3.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由审计人员对审计实施方案确确定的审计事项,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定性依据是否准确、审计组长或指定人员进行复核,并就事实是否清楚、标准是否适当以及建议是否恰当提出复核意见。

三、审计报告阶段

1.审计报告质量要求

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及内容编制,逻辑清晰,用词准确,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重点突出并就发现的主要问题和缺陷提出可行的建设设性的改进建议,以帮助改善治理和控制。

2.审计报告格式

1)标题:xxx(被审计单位名称领导干部职务)xxx离任(或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

2)主送委派或委托的相关单位,包括董事会或者主要领导、被审计单位、被审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等。

3)正文:主要包括审计基本情况说明、被审计企业领导及其所在企业情况介绍、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评价、审计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4)附件:是对审计报告正文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和数字资料。附件应当包括针对审计过程及发现问题的具体说明,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等内容。

5)落款:xxx(被审计领导姓名)同志经济责任审计组、时间。

3.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1)概要说明审计依据、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起止时间,延伸、追溯审计重事项的情况,以及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领导配合审计工作的情况。

2)被审领导及其所在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领导的任职期间、职责范围、分管工作,所在企业的历史沿革、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营范围、财务状况等。

3)被审计领导主要工作及成绩,包括主要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重大投资取得效益情况等。

4)审计发现的与被审计领导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主要问题,包括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领导廉洁从业规定情况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有相关单位委托的特别事项,应专门对该事项的中结果进行报告。在审计过程中自行纠正的问题等。报告中应当写明问题事实、违反法律法规或内部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所造成的影响或后果等。

5)审计评价。主要是在审计职权范围内,概括并评价任职期间开展的主要工作。同时,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关考核目标和示和行业依据,对其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6)企业风险提示。对苗头性的问题进行提示。

7)审计建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组应当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和审计建议。

4.审计结果沟通。

征求被审计领导及其所在企业意见;提交审计报告。

小帖士:

1)如离任审计建议单独征求现任领导意见。

2)如有突出业绩,也要在报告中描述,最好排在问题前面。

3)离任审计面临的挑战之一,被审计领导不签署审计意见,怎么办?

四、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1.审计疑点排除分析法

切记审计工作态度:“以职业的态度怀疑一切!”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可以分为“真疑点”和“假疑点”两类。

1)“真疑点”是指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与常规事项不同的经济事项,这种异常的迹象没有正常客观的原因可以解释,即这种可疑迹象是客观事实真相的一种反映,审计人员可以对某种行为和现象进行合理的怀疑;

2)“假疑点”是指引起审计人员对某种行为和现象有所怀疑的异常迹象,是正常客观原因形成的迹象,这种迹象就被称为“假疑点”。审计人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程序,找出可疑迹象的原因,分辨出是正常原因产生的“假疑点”还是隐藏经济问题的“真疑点”,没有问题的“假疑点”可立刻排除。

2.审计疑点追查分析法

根据疑点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将疑点分为动态疑点和静态疑点两个方面。对动态疑点和静态疑点的追查分析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1)动态疑点

是指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中正在发生的可疑迹象,是经济活动中作弊行为的反映。需要深入检查与疑点有关的全部经济活动,通过推理分析法和追踪分析法等追查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分析法是运用逻辑学的原理,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合理推断的方法。首先根据审计疑点的具体内容,确定推理的前提,然后按照推理的一般程序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审计结论。追踪分析法是按照审计疑点提供的审计方向和审计线索,对其发生原因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追查的方法。首先找出审计疑点产生和发展的运行轨迹,然后再根据其轨迹追查经济活动的事实真相。

2)静态疑点

是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资料中所表现出的可疑迹象,是会计记录和以前经济活动中的错误和舞弊的反映。需要深入检查与其有关的全部记录资料,通过运用有关经济活动记录资料中的勾稽关系来追查其疑点发生的原因或结果。如审山审水审老天的经典案例所使用的方法。

责任界定方法

责任界定:是指在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中,通过审计和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履行的经济职责和义务情况以及实际的履行情况进行划分和结果认定的过程。经济责任是个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概念,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是一种受到外在客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的主观行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应当承当的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1.直接责任:指企业负责人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1)直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国电信集团有关规章制度的行为;

2)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国电信集团有关规章制度的行为;

3)未经民主决策、相关会议讨论而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4)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但是在多数人不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5)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

2.主管责任:

1)除直接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

2)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并且在多数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3.领导责任:领导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外,企业负责人对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其他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五、审计评价方法

1.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认定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主要参考依据。《经济责任审计指南》中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管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施审计后,应当根据审计认定的事实,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责任制考核目标、行业标准等,对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审计评价不应超出审计的职权范围和实际实施的审计范围。评价结论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对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评价,需要将经济责任分为不同的方面,在每一个方面设定指标进行评价,最终汇总成一个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综合分析评价,形成对干部的总体经济责任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总体评价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必须在充分考虑的总体评价各项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进行。

2.审计分类评价

1)对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的评价,可以根据内部审计机构确认的审计结果,给予“xx同志任职期间,企业财务状况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或严重失真)”的评价意见。

2)对企业财务收支合法性的评价,可以根据审计结果,给予“xx任职期间,企业严格遵守、基本遵守的评价价意见。

3)对企业财务收支的效益性进行评价时,应当在定量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对其任职期间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分析与综合评判。定量评价可根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定性评价指标可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的确立与执行、经营决策、发展创新、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和社会贡献等方面。

4)对企业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的评价,可以在简要表述企业制定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对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及决策效果进行分类评价。

①xx等重大经济决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决策程序合规,决策得到有效执行并实现预期目标。

②xx等重大经济决策内容不符合有关规定,或应履行而未履行决策程序。

③xx等重大经济决策依据不充分,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5)对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的评价,可以根据所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适当性和有效性情况,给予“xx同志任职期间,制定和修订了xx项管理制度,采取了xx措施,内部控制有效(较为有效、无效)”的评价意见。

6)对企业干部遵守廉洁从业情况的评价,依据干部个人遵守廉政纪律规定的情况,做出“在审计范围内,未发现**同志存在违反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规定的行为”或“在审计范围内,**同志存在**问题(列举违反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规定的具体问题)”的评价意见。

7)对企业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评价,依据财政经济方针、政策以及执行效果的实际情况,给予“**同志在履行经济工作职责过程中,严格执行(基本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财政经济方针、政策,收到明显效果(一定成效或成效不明显)”或“**同志在履行经济工作职责过程中,违反(严重违反)党和国家有关财政经济方针、政策”的评价意见。

8)对企业干部履行社会经济发展责任,促进部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评价。根据完成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任务的情况,给予“**同志任职期间,全面完成了(基本完成、没有完成)经济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目标)考核任务”的评价意见。

六、经济责任审计注意的事项

1.重视与干部管理、纪检监察机构的联系机制。

2.重视任中审计,审计监督关口前移。

使经济责任审计由事后评价转变为过程监督控制。提前介入公司的监督和审计,可以对领导干部起到警示的作用,促使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同时为离任审计奠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离任审计的工作压力。

3.重视审计前期的准备工作,灵活运用审计方法。列出被审计领导的人脉关系网是关键。你懂得!

4.关注法人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完善,扎紧权力的笼子。

5.抓好审计工作质量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心。

审计组长要定期召开座谈会,掌握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审计过程中的方向性、阶段性问题。发现好的审计方法应通过组员贯彻落实下去,以提高审计效率。

6.完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经济责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于防范风险,实现审计目标和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以及审计工作的开展,根据被审计对象的职务来确定核心指标,例如,对董事长应当采用经济增加值进行评价,对总经理采用“平衡计分卡”等标准进行评价。

7.审慎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必须明确范围,不能超越审计目的及应审的范围和内容,对非审计事项、未涉及的问题和审计范围以外的事项进行评价。审计过程中遵循重要性原则,本着全面、历史、客观的原则,依据事实和规章制度,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应负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进行评价。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审计结论的措辞要准确,文字要简洁,不能引起误解和错觉。

小帖士:

个人自律评价中,如没有违纪违规等问题建议审慎表述为“审计暂未发现......"你懂的!

8.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离任审计很重要的价值在于总结前任领导经验教训,对现任领导的借鉴意义。较多审计人员对此项内容不够重视。

9.注重被审计单位后期整改和审计报告的结果利用。

审计部门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结果和效果,并帮助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定期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结果进行抽查,关注企业的发展情况,为以后的审计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小贴士:

第一,审计结果归入领导干部的人事档案,为人事部门提供干部考核任用的依据。

第二,领导干部如果存在重大问题,如重大的违反财经纪律,一定要移交给纪检、监察深入调查,如有必要移交进入司法程序。

第三,审计整改清单销号机制。必须整改,如不及时跟踪整改情况,存在现任领导不整改离任领导在任时存在的问题,审计结果利用就会大大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