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假设的空间范围(详解四个会计假设的意义)
原标题:会计基本假设的空间范围(详解四个会计假设的意义)
会计概述
本章知识框架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的目的: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
会计主体的要求: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1、它不仅要求会计核算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企业的所有者。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
【解析】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例题-单选题】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a
【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例题-单选题】确立会计核算空间范围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a
【解析】会计主体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故答案为a。
【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
【答案】×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例题-多选题】以下对会计分期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上的限定
b.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c.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d.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空间范围上的限定
【答案】abc
【解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例题-单选题】( )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a.持续经营
b.会计年度
c.会计分期
d.会计主体
【答案】c
【解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故选c。
【例题-单选题】(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奠定了理论与实务基础。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会计核算
d.持续经营
【答案】b
【解析】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要知道企业的盈亏状况,理论上只有等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终止时,通过收入和费用的比较,才能正确得知。但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股东、债权人,抑或是政府的税务部门,都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会计人员定期及时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
(四)货币计量
【定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二、会计(记账)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具体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非实际收支作为确认的标准。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
为了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时点的财务报告状况和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两个凡是:
(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2)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例题-多选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各项应确认为本月费用的有( )。
a.本月支付的下半年房屋租金
b.本月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
c.本月支付以前已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
d.年初已支付,分摊计入本月的报刊订阅费
【答案】bd
【解析】a项由于时间未到,不能确认为本月费用;b项中虽未支付,但时间属于本月,所以应确认为本月费用;c项虽为现在支付,但属于偿还以前债务性质,不应确认为本月费用;d项虽为年初支付,但分摊计入本月的部分应确认为本月费用。
【例题-单选题】企业应当按照( )确认当期费用。
a.及时性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谨慎性
【答案】b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指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在我国,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例题-判断题】我国企业应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答案】×
【例题-判断题】根据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要求,收入的归属期间应是收到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间应是支付费用的会计期间。( )
【答案】×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八个:1、可靠性;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
【例题-判断题】会计核算的可比性要求是指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
【答案】√
【例题-单选题】在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要求是指( )。
a.谨慎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一贯性原则
d.配比原则
【答案】a
【解析】考查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
【例题-单选题】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体现了( )要求。
a.可靠性
b.可比性
c.可理解性
d.及时性
【答案】b
【例题-多选题】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 )。
a.不高估资产
b.不低估负债
c.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
d.确认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
【答案】ab
【解析】谨慎性也称稳健性或审慎性,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例题-单选题】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或跌价准备,充分体现了( )的要求。
a.权责发生制
b.实质重于形式
c.谨慎性
d.可靠性
【答案】c
【解析】谨慎性要求的应用:企业定期或至少于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符合谨慎性要求的有( )。
a.设置各种秘密准备
b.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c.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答案】bcd
【解析】谨慎性要求的应用:企业定期或至少于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例题-单选题】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体现了( )原则。
a.可比性原则
b.可靠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谨慎性
【答案】c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表述正确的有( )
a.企业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b.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c.企业应当保证会计信息直实可靠、内容完整
d.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答案】cd【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知识点。选项a,属于会计信息谨慎性原则;选项b,属于会计信息可比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