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拨备前利润计算公式(分析拨备前利润与营业收入关系)
原标题:银行拨备前利润计算公式(分析拨备前利润与营业收入关系)
在了解了银行的商业模式、资产负债结构以及银行业监管之后,我们在这一篇中谈谈如何对银行股进行估值。
银行的增长
我们先来看看银行的增长。
喜欢研究成长股的投资者,看到一只股票首先看的是利润的增长。对于银行股来说,由于利润可调节的空间较大(比如拨备的增减),一般在估值的时候习惯用市净率,其对应着每股的净资产。每股净资产的增长率实际上就是净资产收益率roe,比如说某家银行上年末的每股净资产是1元,今年的roe是15%,如果不考虑分红,那么今年末的每股净资产就是1.15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看净资产收益率就可以了,对于盈利的增长反倒不用看得太重要。
尽管如此,如果某家银行今年的利润增长了20%,我们还是可以把这20个百分点进行分解,来逐一看看是哪些因素对利润增长产生了贡献。
工商银行2018年三季报的利润表部分(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比如工商银行2018年三季报中,净利润增长了4.82%,我们把这4.82个百分点进行分解。
首先,我们看到它的净利息收入增长10.28%。净利息收入 = 平均生息资产 * 净息差,净利息收入的增长,要么是由平均生息资产规模增长贡献的,要么是由净息差上升来贡献的。我们看到平均生息资产规模增长了7.24%,这意味着,净利息收入增长的10.28个百分点中,由规模贡献的是7.24%,所以剩余的3.04个百分点是由净息差上升贡献的。
如果净息差不变,那么净利息收入的增长将和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同步。
接着,工商银行营业收入增长是7.71%,而净利息收入增长10.28%,所以非利差收入(净佣金收入、公允价值变动等)贡献的是负的2.57个百分点。
拨备前利润增长8.13%,而营业收入增长是7.71%,其差的0.42个百分点,就是通过费用(业务及管理费用、营业税及附加)节约来贡献的。本质上,费用增速(1.47%)低于收入增速(7.71%),所以拨备前利润增速(8.13%)超过收入增速。
而提完拨备后的税前利润增速是1.29%,低于拨备前利润增速8.13%,这负的6.84个百分点,就是拨备计提力度加大而导致的负贡献。
最后,税后利润增速4.82%,而税前利润增速是1.29%,所以所得税的减少贡献了3.53个百分点。
这样,我们就把4.82%的净利润增速,分解为了各因素的贡献,各贡献多少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2018年三季报的增长因子分解
相对估值
了解了如何分解银行的利润增长之后,我们来看看银行股的估值方法。股票的估值,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根据当前的基本面信息对于股票未来的盈利状况做一个合理的推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折现的方法倒推出当前合理的股价。
所以,研究估值有两种基本思路。其一,通过现价推断未来,看看当前股价所对应的股票未来是否合理,是不是投资者过度悲观或者过度乐观了。其二,经过调研分析,得出未来的预测值,带入估值公式进行计算,看看和当前股价相比是否有重大差异。
我们在这一节先来看看相对估值的方法。
前面我们提到,由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导致银行股的利润指标并不稳定可靠。因此,在相对估值的常用指标中,市净率pb的可靠性要比市盈率pe要高,是银行股的主要相对估值指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拨备的影响,每股净资产也会有一定的扰动,但由于它是累积值,比起当期值得每股净利润受到扰动得影响要少得多。
既然是相对估值,那么银行股合理的pb是多少呢?
尽管很难一概而论,我们可以通过参考一个简化的一般化公式来做出判断:
市净率(pb)= 净资产收益率(roe)/ 股权折现率(coe)
如果我们根据历史数据和当下对于未来的判断,认为银行股在未来可以提供15%的roe,同时基于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和当下的风险溢价,推断出合理的股权折现率coe为10%,那么我们大致可以认为银行股的合理市净率pb落在1.5倍以内。
相对来说,roe的判断要容易一些,15%也是个合理的数值。而coe的断定则困难很多,需要投资者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如果能够对于roe以及coe大致的变动方向做出合理估计,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推断出未来pb是会持续上升还是即将下降。
绝对估值
绝对估值方法,常用的有股息折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以及经济增加值折现模型。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估算未来股票所能够产生的合理价值,在根据设定的折现率加以折现,累加后得出估计的股票现价。
我们以经济增加值(eva)折现模型为例,做一个简要介绍。
eva的原理,是以“税后息前利润”为基础,先将主观计提的拨备费用加回去(它往往是因监管要求而过多计提的),再扣掉实际的不良资产增量,以此来剔除主观会计影响(还原实际的利润),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利润。然后,该利润还要扣除股东的资本成本,得到eva,然后将其折现。
eva(经济增加值)的意思是,一个公司报表上的会计利润,首先要剔除主观会计因素(拨备)的影响,还要扣掉股东的资本成本,才算是真正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eva估值原理也是未来现金流折现。以公司现有的投入资本(ic)为基础,然后将公司未来年份每年赚到的eva,折现到现值,加到公司投入资本上,就形成了公司的价值。
ic和eva一样,也是以资产负债表基础做过调整,调整内容也一样,剔除主观会计因素的影响。
公司价值=ic+未来eva的折现值
股东价值=公司价值-债权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和所有的绝对估值法一样,eva同样也有“假设条件过多”的缺点。
总结
由于银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监管特点,资产减值损失在银行股的利润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资产减值损失的估计具有主观性,而净利润需要扣除它的影响,所以银行股的净利润也有着显著的主观性。这个特点,使得银行股在估值的时候,通常从净资产而不是净利润入手。
尽管利润的增长不是银行股投研的重点,明白其增长的具体构成却可以作为深入分析不同银行股的不同竞争优势的入手点。净利润的增长,到底是由规模提升带来的,还是利差扩大带来的,还是非息收入带来的,还是费用减少带来的,还是拨备释放带来的,还是税收减免带来的,是需要深入鉴别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股权折现率来对银行股的相对估值pb,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动方向做出合理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