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推广 > 百度知道 >

百度知道

跨行atm可以转账吗(atm跨行转账规则和手续费计费)

时间:2021-05-02 12:10:06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51开业
原标题:跨行atm可以转账吗(atm跨行转账规则和手续费计费) 昨天,中国银联宣布,全国所有银行均已开通银联卡atm跨行转账服务,持卡人可在全国超过60万台atm上进行自助跨行转账,

原标题:跨行atm可以转账吗(atm跨行转账规则和手续费计费)

昨天,中国银联宣布,全国所有银行均已开通银联卡atm跨行转账服务,持卡人可在全国超过60万台atm上进行自助跨行转账,实时到账。

如今小伙伴们只需有一张余额充足的银联借记卡,便可在任意一台atm上,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atm跨行转账服务啦。

不过关于转账,小伙伴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有几点也需注意。 1要收费: 在收费标准方面,5万元以下的省内跨行转账选择atm跨行转账手续费通常更为实惠。atm同城(转出转入卡中有一方为信用卡或是福建省内发行的银行卡间互转视为同城交易)跨行转账万元以下(含)通常只收3元,最高收费不超过5元。跨省异地转账手续费通常为交易金额的1%,最低5元,最高50元。

以厦门转往省内其他地市5000元交易为例,通过atm跨行转账手续费为3元,若通过网银等渠道转账手续费率通常为千分之五,则手续费为25元。 2有限额: 根据规定,atm机跨行转账的限额每天5万元,目前大部分银行atm机跨行转账收费标准,比柜台转账略低,但比网银、手机银行转账收费要高。中国银联的统计显示,此前使用atm跨行转账的客户70%转账金额都不超过3000元,因此这项业务的全面开通,将为小额转账客户带来更多便利,尤其是一些外出打工人员。

怎么转:

于是乎,问题来了,到底怎么转呢?

持卡人只需有一张余额充足的银联借记卡,即可在任意一台atm上,向本行或其他银行的银联卡进行转账。具体操作时,首先将银行卡插入atm,核验密码后选择转账按钮,根据提示输入转账对象的银行卡号,此时atm将显示转入卡持卡人的部分姓名(隐去姓氏),以便更好地确认转账信息的准确性。核对并确认转账金额后即可完成转账。

怎么看:

银行大佬们忙着出政策,小伙伴们也没闲着,这不,政策一出,小伙伴们就议论纷纷,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万元:各位银行大佬们,收费的跨行转账我们真的不需要。现在的微信支付、财付通、支付宝...哪个需要手续费,既安全又快捷,我为什么要用你的收费转账?

@罗宾汉来了:银行异地转账收费跟通讯行业收取漫游费一样,毫无道理。

@熊浩楠: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联推出这种后知后觉的服务我也是醉了。

@袋言:我可不敢往支付宝不断存钱,毕竟第三方。还是银行安全点,不过取钱手续费确实高,开通网银每月还得扣3元信息费,利息呢,没看到,希望银行能真正实用点,方便大众。

晚报君也想问问大家,免费、方便与安全,你会选择哪一个?

注意事项:

除了上面的注意事项,下面这几个事项晚报君觉得很有必要和小伙伴们说一下。

1、如转账给家人或朋友,最好在转账前通个电话,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而上当受骗;

2、转账操作时请注意再次核对收款对象的身份信息。

3、在atm上输入密码注意适当遮挡,不要随手丢弃交易单据;

4、遇到atm吞卡或不吐钞现象时,拨打atm所属银行客服热线,使用结束后请不要忘记取出卡片;

5、谨慎识别atm上张贴的“故障”、“升级”或要求转账的所谓“公告”,银行、银联不会要求持卡人向指定账户汇款。

链接:

专家:储户存款被骗常见有三种形式

近期储户存款"被盗"接连发生,大家在转账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被骗。看下文告诉你,三种常见的骗局。

第一,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

四川某公司1.5亿元存款“丢失”一案。诈骗分子先伪造银行印章,编造假存款合作协议,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开户,从而获取该公司开户所需资料和印模,然后私刻假印章,伪造开户资料,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最后用假印鉴将存款转出,从而盗取资金。

第二,银行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诈骗。

杭州的42位储户,诈骗分子伙同银行工作人员,以13%的年息相诱骗,但同时要求这些储户签订不开通短信提醒、不开通网银、不通存通兑、不查询、不提前支取,甚至包括不能对在银行工作的亲人朋友提起等“六不”承诺书,从而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在储户存入存款后,不法分子就可能诱骗储户输入密码,偷偷将储户存款转入诈骗分子账户。

第三,银行员工骗取客户存款。

某银行员工以高息诱骗储户办理所谓特殊存款业务,伺机将客户存款取出,据为己有。

据了解,银监会正在要求各家银行进行全面风险排查,梳理业务流程,深查管理漏洞。对于已发生的存款纠纷事件,正依法对责任银行进行立案查处。

那么该如何防范存款被盗被骗?银监会提示的“五个警惕”需格外注意:

①警惕高息诱惑;

②警惕资金掮客;

③警惕他人代办;

④警惕附加承诺;

⑤警惕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