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价值计算公式(入账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原标题:账面价值计算公式(入账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在会计这门课程和实务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资产类中涉及的账面余额丶账面净值和账面价值这三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概念在各类资产中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para 1
概念及其含义
账面余额是指某账户的账面实际余额,可以不扣除与该账户相关的备抵项目(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如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就是其当初购入的固定资产原值,也是初始入账价值。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是其账面余额即实际欠款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账面净值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科目,是大于账面价值但小于账面余额的一个概念。累计折旧和摊销是硬性的资产类备抵项目,通常情况下一定会发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会计提减值准备,因为减值损失就作为一个非必要的资产类备抵项目。
一般而言,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才是资产当前真正所能折现的经济资源流入,充分考虑了资产贬值和变现的风险性。
para 2
具体科目三者区别
固定资产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科目余额
账面净值=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
账面余额=无形资产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原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累计折旧(摊销)
账面价值=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此模式由于不计提折旧、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所以:
账面价值=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不计提减值准备。所以:
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期末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可以计提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减值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其账面余额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减去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使用实际利率法确定的初始金额与到期金额之间的差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减值损失时不提取减值准备而是计入“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中,所以: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余额,
1.股票投资:不涉及摊余成本的计算,
2.债券投资:涉及摊余成本的计算。摊余成本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摊余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级科目余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余额
其他资产
账面原价=账面余额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para 3
结语
区分账面余额丶账面净值丶账面价值三者的区别,对于日后学习相关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具有重要意义。
账面余额的意义在于反映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也就是实际成本。有时资产的账面价值也是账面净值,如折余成本和摊余价值。如果某个账户没有备抵项目,那此时该账户的账面余额就是账面价值,账面余额是账面价值的特殊形式。
账面价值的意义在于填列财务报表,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要按其账面价值填列,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