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传播?企业传播要谨守6大原则
新冠疫情之下、经济危机之中,企业当务之急是保持现金、压缩成本、复工复产。可是,供应链断裂、资金流短缺、雇员返工复产难。坏消息的邮件如雪片片飞来,这一切让管理层心急如焚。于是,很少有人关心,客户是否知道企业目前的困境;更无人顾及员工士气低下,人心惶惶。千里之堤,溃于蚊穴,一句高管的无心之语,一个漫不经心的荒唐决定,都可能导致企业失去立足之本,甚至全盘皆输。
三月后,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肆虐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经济环境趋稳,之后外部疫情条件的不甚乐观,导致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由于全球疫情继续发展,未能有效控制,抗疫成为持久战,企业面对的危机从雪崩式的一泻千里,变成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机常态化。面对危机常态化,要使企业从容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就必须准备打持久战。持久战原则之一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面对常态化危机,打造企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系统,形成企业与员工和客户的健康生态圈,企业传播,不可或缺。
不容否认的是,很多企业未能把企业传播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充分重视,往往在企业遇到危机时,企业传播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企业危机公关和传统企业传播不同,疫情危机下,企业传播面临两大维度的挑战,企业外部传播和企业对内传播会同时遇到压力。无论对内对外,企业传播均需发挥有效作用,内外兼顾,双管齐下,有所作为,才可能使企业巩固品牌地位,优化客户关系,凝聚员工归属,传达正面信息,改善企业形象,团结一致,砥砺前行。全方位的保障企业在危机中能不受或少受各种外力因素的负面影响,保持企业正常运转。
今天,大部分企业视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财务管理和团队建设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组成,却少有将企业传播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甚至企业传播仅成为市场推广部门下的一个职位。在企业高层管理业务会议中,企业传播部门往往敬陪末座,缺少发言权。如此,严重削弱了企业在危机时的品牌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由于企业传播未能发挥有效作用,使企业整体品牌形象和危机处理处于劣势。尤其是在疫情危机时刻,企业发展,命悬一线。订单取消,资金紧张,员工惶恐,谣言四起,市场风声鹤唳,一片哀鸿。如此严峻形势,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前所未闻,世界经济遭遇如此重创亦为二战以来从未遇到。供应商、政府、媒体、员工无不急于知道,企业目前的状况如何。如果此时企业不能及时发声,则丧失了维护企业形象与继续品牌战略的最佳时机。对企业生产复工,融资货款,开拓业务将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和打击。
资金链紧张也好,市场订单取消也罢,对企业管理层而言,都还有一定时间去处理应对。相比之下,谣言四起,供应商断货,债主逼宫,消费者投诉,则会使企业瞬间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倒闭。为防止此类情形发生,在危机时获得各界理解与支持,并为企业赢得解决问题的时间,企业传播的作用非比寻常。
以下是我总结的疫情危机下的企业传播六原则,供企业在处理各种危机时作为原则参考。
及时与清晰的传播危机之下,客户、员工、媒体、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部门都需要被及时告知发生了什么,企业情况如何,正在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危机。疫情之下,企业尤其需重视应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和利益攸关方的健康安全。
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每遇自然灾害,无论狂风暴雨还是大雪封门,必定第一个出现在电视上,就纽约市如何应对灾害天气,所做何种工作给予说明,安定人心,维稳市面。这类沟通绝不过夜。传播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及时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猜测与恐慌,堵住谣言,稳定民心。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及时有效的沟通都至关重要。
发生了什么,影响如何,怎样应对,谁在负责是沟通的关键信息,缺一不可。
同时,及时沟通是关键。虽然危机来临时有文章来自SeO-6.com各种不确定因素,短时间收集所有的信息有难度,但是并不妨碍企业及时与各有关方做相关传播沟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沟通清晰简洁,切记刻意隐瞒,含糊其辞。有些信息未必能及时拿到,可以告知各方,容一定时间收集信息后再做沟通。危机时能及时站出来做好企业传播,显示了以客户为本,从容应对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综合素质指标之一,马虎不得。
谨慎与准确的传播危机来临,往往令人措手不及。突发事件,使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为沟通做充分准备。传播沟通就更要慎之又慎。尤其传播对象有媒体时,就更要对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等有准确把握。如遇不清楚的情况,切忌信口开河,以免造成误解。
传播沟通中的所有内容,力求客观,不可加入个人感情色彩,也必须有准确可靠的信息来源,提供的信息,权威客观。如果没有,则不可生编硬造,或采用未经证实的第三方信息。对信息来源,必先求证。如未经求实,宁可不发。
有时,在记者会上,有个别记者会根据他们想要得到的结果,诱导发言人去按他们的思路讲出未经证实的传闻。企业传播负责人要特别警惕此类情况。
透明与诚恳的说明传播的主要目的,是让客户和员工了解企业在危机时的状况,不让客户和员工丧失信心与希望。危机时信心比黄金更有价值。一次诚恳的沟通可以让困境中的企业员工看到企业管理层的决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从而不会轻言放弃。客户经过有诚意的沟通,可以理解处于困境中的企业不得不采取的非常措施,愿意和企业和衷共济,共克时艰。
国内某共享租车服务公司处理乘客死亡事件时的不当举措,就是一个可供借鉴的负面例子。当乘客死亡悲剧发生后,该公司高层未能及时向外界说明情况,拖延数日之后,企业仅就所发生事件,轻描淡写的发出新闻稿一篇,缺乏诚意,引起反感,对企业的形象和业务是一次沉重打击。
正面案例则是疫情危机时的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医生。在抗疫关键时刻遇到人手不足的危机,他以诚恳的方式,清楚说明在疫情下医护资源的安排。他的一句“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万千观众,令各界对抗疫专家信心倍增。
没有诚意的沟通,一篇官腔十足的企业通稿,一通不切实际、空洞无物的答记者问,只能让各方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疑窦丛生。清晰且富有诚意,才会使各方愿意和企业共患难同生死。沟通时诚意满满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传播内容高度透明。这种传播并非要披露不应曝光的企业内部信息和法律层面不支持曝光的内容。危机来临时很多信息需要时间核实,情况敏感不方便透露,这都不影响企业做坦诚沟通,把企业不方便沟通的原因也不妨实事求是说明讲清,高度透明,才可使各方能够充分理解企业处理危机时的立场与态度,并和企业站在同一维度,思考问题,不是给企业帮倒忙,站在企业的对立面,而是变成企业发展的正面助推力量。
内外有别与统一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