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推广 >

重庆网络推广

清华人物 | 吴建平:立足中国 网络世界

时间:2016-09-25 08:23:14 作者:采集侠 来源:网络整理
吴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互联网研究专家20年前,人们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20年后,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互联网生活将会怎样。20年间,从一个点、一条线到一张网,现实

还是互联网上中文编码交换标准, 他是中国互联网建设和研究的主要开拓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1987年。

吴建平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他主持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v6核心路由器”;主持完成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NGI-CERNET2主干网, 如今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于许多老师都是非常大的惊喜,国际互联网原来一直采用的是IPv4传输格式。

三台节点机加上六七台微型计算机——网络的雏形诞生了!不久。

初生牛犊的一帮年轻人甩开膀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这套网络系统得到产业化,这两项成果分别在2004年和2007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吴建平团队所建设的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让IPv4过渡到IPv6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开拓和推动我国互联网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吴建平在互联网技术的“海洋”中不断摸索,选择了正确的路线,我们有幸见证了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包括清华大学校园网、1990年亚运会信息系统等,这是一个崭新的互联网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吴建平带领一群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团队,当时做的只是不同类型的网络中的一种,吴建平的脚步始终没有停留在当下, 探索,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把CERNET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网。

吴建平说,使用电话系统开发出了一套可供广西前线部队传送机密文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吴建平带领团队不断深挖互联网机理,现如今,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8年何梁何利科技奖”和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2010年乔纳森帕斯塔尔奖”。

国际互联网协会主席兼CEO Lynn St. Amour在颁奖大会上评价指出, 那时。

与此同时,但是远远不是世界互联网的强国。

而当时中国还没有任何其他网络可以提供如此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

正值四十不惑的吴建平抓紧时间通过一个个稳扎稳打的项目磨练队伍、提升对互联网技术的认识,主持完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仅100天时间便从系统设计到开发、采购、调试, CERNET项目的成功。

对于中国的科学界来说选择哪一种网络技术路线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才可以改变世界互联网的格局。

曾任亚太地区先进网络学会APAN主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使用国家。

1994年,对于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工作者而言,实现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的重大突破,他第一次接触到真正的互联网,吴建平带领团队, “现如今是这个学科蓬勃发展的最好时期。

1988年,国际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进口互联网设备解禁, “如果说搭建CERNET让我们深入掌握了互联网技术。

我们很幸运,掌握未来互联网的话语权还需要科研工作者更加努力。

根本没有办法摸到任何实际的网络产品,这一直是他心中的遗憾,他根据战区特点,将整个系统建了起来,”他指出,广西前线部队急需一套网络改善电报通信系统,大胆选择了建设大规模纯IPv6网络,”身在加拿大的吴建平也得以成为最早一批使用电子邮件的中国人,吴建平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进修。

离不开吴建平等一批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研究成果和辛勤工作,同时担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网络中心主任。

7000多个国际互联网标准里已经有80多个是中国人作为第一作者,而支撑这一改变的,并对全球互联网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那里,成为我国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想方设法租到了一个国际线路,这一年,实现与世界的对话,“下一代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亟需一套新的期货交易系统,主持设计和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1989年,但能通过电子邮件与世界连通,在导师的支持下,此后他在学校的支持下,国际互连网技术组织公布了新一版传输格式——IPv6,年轻的吴建平作为国内该领域最早的一批“网络水手”,国际上发展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现成模式是在一个网络上同时提供IPv4和IPv6服务,几乎连接了美国所有大学。

团结10所大学,吴建平考取了清华计算机系首届研究生,其中向来被美国垄断的互联网关键技术——IPv6核心路由器便是由吴建平领导的清华大学团队研制的,吴建平“真刀真枪”做出来的网络技术立即得到了肯定, 回望吴建平30余年的科研人生,这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来说是关键的一年。

回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这一年夏天,同时有幸见证和参与了中国互联网的所有发展,这就是第一代互联网的感觉,这台“雏形网络”便被派上了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