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风俗是什么(除夕传统节日及风俗)
中华民俗,除夕之夜,有什么节日习俗
除夕,是中国农历旧年最后一个晚上,也是新年春节前的晚上。这天,一般是农历二十九或农历三十,故称为大年三十。
除夕的节日习俗,历史悠久、花样繁多,主要有祭祖、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生旺火、给压岁钱和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贴窗花等。
一、祭祖。
过年祭祖,是每一天都有的事情。在民间,早晨起来,会给先辈上香;吃饭时,会先摆上碗筷和酒杯、茶杯,请先人入座,礼毕后才是家人团年吃饭。
二、守岁。
守岁,是一家人围着旺火,通宵不睡,一起辞旧岁、迎新年。守岁,一方面是子孙们希望长辈长命百岁、福寿绵长,另一方面是长辈们盼望子孙健康成长、快快长大。
三、吃年夜饭。
年夜饭,一般与中午的团年饭略有不同,保持一些变化,鸡、鱼、肉、蛋是必须有的。最大的变化,表现在主食方面。
北方人年夜饭,主食是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皮是圆形。里面会放上一枚硬币,谁吃到,就是家里来年最幸福的人。
南方人年夜饭,主食是馄饨,也叫包面、云吞、抄手,状似猫耳朵,皮有梯形、方形。
四、放爆竹。
在大年夜新旧年交替的夜里零点,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这是除夕的最高潮。
五、生旺火。
民间有“十五的花灯,年三十的火”的说法,除夕夜生旺火,一夜不洗,意思是年年岁岁、红红火火、生生息息。
六、贴春联。
春联,也叫对子、春贴、门对、对联,内容多是寄托希望、舒展豪情、感恩祈福等。有的地方是年三十上午贴春联,有的地方是大年初一早晨起来贴。
春联的张贴,在乡村里,一般有门的都要张贴。城区,则只会贴在大门上。
七、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有渴望幸福、送上祝福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期盼。贴福字,一般贴在门中间,室内的墙壁中间,正贴、倒贴没有一定标准。
八、贴门神。
贴门神的习俗由来已久,一般贴的是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个人的画像,张贴与双开的大门上,左右各一张。
九、贴窗花。
贴窗花,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可以烘托节日气氛。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戏曲节目、民间故事、十二生肖等,可以把氛围营造的红火富丽、热闹喜庆。
十、给压岁钱。
压岁钱,一般是在年夜饭之后,一家人围着火炉聊天、守岁,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勉励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好好读书,积极向上,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