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花灯戏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戏曲(花灯戏的特点是什么)

时间:2021-11-12 21:18:42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文化多样、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中国戏曲的衰落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花灯是云南一种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戏曲剧种。它音乐优美动听,贴近民间生
云南花灯戏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文化多样、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中国戏曲的衰落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花灯是云南一种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戏曲剧种。它音乐优美动听,贴近民间生活,乡土气息浓郁,融歌、舞、戏于一体,是老百姓最喜爱的娱乐形式,被喻为云岭高原的红山茶。如今,花灯戏与其他传统戏曲艺术面临同样的困境,花灯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文就将对云南花灯戏的保护与传承相关问题做一个浅析。

云南花灯戏的保护与传承

 

花灯戏是一种民间小戏剧种。是由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和“调子”发展而成。花灯、茶灯、地花鼓等民间歌舞演出的盛况,明、清两代地方志书有许多记载。其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打对子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称为“摆灯”和“跳灯”。这些地花鼓、花灯等民歌舞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有的吸收戏曲的程式规律,逐渐发展成花鼓戏;有的则较多地保持着花灯的歌舞特点,扮演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和“花灯戏”。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布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以及受邻近姊妹艺术影响的不同,各种花灯戏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表演特点上,都各有特色,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尽相同。

云南花灯戏的发展

云南花灯戏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新编的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适合演出传统大戏。除此以外,云南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种种变化是其具体表现。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云南花灯戏最繁荣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此时不仅涌现了史宝凤、熊介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灯戏演员,还出现了《探干妹》、《闹渡》、《刘成看菜》、《三访亲》等享誉云南戏曲舞台的剧目。熊介臣是最早把农村晒场演出的“簸箕灯”搬上舞台的前辈艺人之一,他擅演小生,以演《山伯访友》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闻名,表演具有浓郁的云南玉溪乡土风味。近年来,各地的花灯戏都面临着与其他传统戏曲艺术同样的困境,剧场演出日益减少,剧团经费短缺,新剧目编排上演困难,年轻一代的编创演出人员后继乏人,急需采取措施对花灯戏这一地方特色剧种进行抢救、保护。

云南花灯戏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加强当地学校教育

戏曲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其中最具鲜明地域性的地方戏曲,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首先要依靠本地人来传承,如果连自己本土的人都对地方特有的音乐漠视,那么将本地的特色音乐推向更广阔的平台,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到底都是空谈。作为云南省培养戏曲专业人才的云南省艺术职业学院,这几年学院生源较少,只有降低门槛招生。没有优质的生源,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加上为了符合公共教育的统一规范,目前培养戏曲表演演奏人才的专门学校无论大学还是中专,都只能遵循统一的3年或4年学制。像花灯的传授方式主要是以口传心授为主,这样的学制并不完全符合戏曲表演、演奏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因为戏曲表演及伴奏等相关专业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周期较长,通常需要5--10年,并且10岁左右就得开始专业学习。而对千篇一律的3年或4年的学制,学生在学校学得很肤浅,在剧团就只有边学习边演出,这绝对是不可取的。现在中国戏曲学院已经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值得借鉴。中国戏曲学院在2010级晋剧本科班实行了“2﹢1﹢1教育教学模式”,也就是将本科4个学年划分为2年、1年、1年3个教学阶段:第一、二学年在京学习,聘请晋剧界著名表演艺术家、演奏家和艺校名师进行教授;第三学年教学将在教学实践基地学习剧种剧目;第四学年在学院与基地完成毕业创作剧目、传统剧目展演及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另外需加强花灯的师资队伍建设,

各剧团不断创作出精品供人们欣赏

针对剧团的实际情况,剧团可采取返聘一些退休专家对青年演员进行现场指导、排演节目,以提高青年演员的表演能力和节目质量,增加年轻演员演出实践机会,提高演员福利待遇,增强年轻演员的凝聚力。着力推出一批像史宝凤、熊介臣、哀留安等著名花灯戏演员的“角”,让优秀青年花灯演员脱颖而出,借此提升剧团的知名度,提高剧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目前剧团排演的剧目应以市场规律、经济效益作为艺术规律。以们,新创作的大部分花灯剧目只叫好,不叫座,让剧团走进了举步维艰的生存状况。要改变现状,剧团应研究当今的文化市场行情,根据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和休闲方式的新变化,排演一些新剧目,既讲艺术规律又要讲市场规律,既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提高民众意识,努力弘扬本土文化

同专业花灯剧团一样,花灯业余爱好者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些爱好者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虽然现在已经把一些花灯曲调编入了中小学音乐教材,但是现在的学生还是不喜欢花灯,他们不喜欢花灯的原因很多,有的觉得唱这些土了掉渣的东西太老土、太不时尚;有的觉得太世俗,是“老信、老奶”在公园和广场才唱的;有的不喜欢花灯的化妆;有的不喜欢花灯的服装。不容否认,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社会生活环境。所以云南花灯的保护与传承应该从学生抓起,是一个对云南花灯的保护与传承的一大举措,是让学生了解我省民间音乐的大好机会,也是最能激发同学们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学生们的欣赏、分析,将乡土的、民族的、时代的地域文化作为教材的补充,成为整个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认识,对地方民间艺术的接触,提高个体的整体艺术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基础。与此同时,在花灯的表演形式上也应该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让优秀的花灯剧目借助媒介、网络,走上荧屏,吸引各年龄层的观众,为培养戏曲人才提供生源。最后在将其得到很好传承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创新,使得兼得民族传统韵味以及新时代发展印记,以此保证其更好的发展。

总言之,新世纪背景下各国民族文化间的碰撞交融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更加频繁强烈。民族文化的多元与互融式发展创新是现时代世界文化系统演化前进的内在特性。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和遗存。我国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这些文化遗产代表着我们祖先曾经创造的灿烂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面临着各种新的复杂情况和艰巨压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努力强化对其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