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怎样死的(深度揭秘秦桧的死因及历史)
是快要死了,才被封王的吧。
秦桧是宋高宗赵构的政治盟友。在南宋朝野之中,主和派、也就是投降派,一直受到正义的拷问。虽然赵构是铁了心要投降,但是正如老舍《四世同堂》中说的:“无论个性怎样强的人,当他作错事的时候,心中也至少有点不得劲,而希望别人说他并没作错”。
秦桧就是“说他并没作错”的那个人。他不仅“说”赵构没作错,而且支持赵构投降,甚至比赵构更激烈,也更周密:赵构慑于压力,连戏子优伶借谐音讽刺他“把二胜环(二圣还)忘在脑后了”,也不便治罪。
赵构不便治罪的,秦桧就替他治罪;赵构不便实施的,秦桧就替他实施;连杀岳飞这样的千古奇冤,也是秦桧构思、筹划、并亲手操作的。那句著名的“莫须有”,就是在韩世忠质问秦桧时得到的回答——韩世忠大概没想过要去反问皇帝赵构,不仅是因为皇权神圣,也因为秦桧替赵构挡住了部分质疑。
赵构离不开秦桧。但是,赵构又很忌惮秦桧。因为秦桧太阴险、太恶毒了,赵构也渐渐有“驾驭不了”之感。以至于秦桧去朝见赵构之时,赵构居然暗藏匕首,才能有一点安全感。
这种情况之下,赵构再提高秦桧的官位、增加他的名誉,就会更增加他的权力,对自己造成更大的威胁;但是秦桧已经成为主和派的代表,如果打压秦桧,不仅有可能带来反噬,而且也可能给主战派释放空间,让好不容易打击下去的主战派重新抬头。两者都是赵构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赵构一边忌惮着秦桧,一边又不得不表彰他、夸赞他、重用他。
所以,赵构要等到秦桧病重将死、笃定没能力威胁自己的时候,才肯给他一个“建康郡王”的爵位。
所以,和“建康郡王”一起来的,是赵构派别人草拟秦桧父子的致仕制书——“致仕”就是辞职。
赵构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高手。他多年隐忍,直到秦桧临死,才解除他的官职,夺回他的权力,同时还给他郡王的荣誉,消除夺权的严厉性。
秦桧的病死与封王,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还是互为因果?恐怕也说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