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在哪里(白马寺的详细图文介绍)
洛阳白马寺中,为何会有泰国、缅甸、印度等国的佛殿苑呢?
相信每一个参观过白马寺的游客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意外或困惑,尤其是置身在泰国佛殿苑内,仿佛就真到了泰国一样,外来文化与风情十分浓郁。
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一座佛寺,有“天下第一寺”、“中国第一古刹”之说。
白马寺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于佛教历史中更是不可抹去,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被称为是中国、越南、朝鲜、日本以及欧美国家的释教发源地和祖师之庭,因而,白马寺也是世界著名伽蓝。
自19世纪以来,日本曾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空海是日本著名僧人,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曾到白马寺参观学习;
后来,泰国、缅甸、印度等相继在白马寺建造佛殿。
其中,泰国佛殿苑的规模最大,建筑风格是完全依造泰国风情和文化打造,据悉泰国佛殿从出资到佛殿一系列规划、设计和材料选取以及修建等皆是由泰方完成的。
这令人许多来白马寺参观的游客感到意外,有种“出境游”的错觉。
今天的洛阳白马寺俨然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 有人分析,这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千年古寺,可谓是“天下第一寺”。
白马寺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佛教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古刹,始建于东汉,源于汉明帝的一个梦而修建。
据记载,汉明帝梦见一个头顶白光的小金人,绕殿飞行,然后朝西边飞去。后来,他就把这个梦告诉了群臣,有个叫傅毅的博士告诉汉明帝,这是天竺的佛。于是,汉明帝就派大臣去天竺求佛经。
后来,大臣们带着两个沙门,用白马驮着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经,回到了洛阳。为供养白马、供奉佛经,让印度高僧有所居处,白马寺由此而建。
当然了,汉明帝虽然派人求经取佛像,修建佛寺,但他其实并不懂(或不相信)佛教,对儒家学说十分提倡。
白马寺建立后,历经千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明、清时期的文物。
其中,被白马寺视为镇馆之宝的是现藏于大雄殿的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十八罗汉、弥足珍贵。此殿的三世佛、二天将也相当珍贵。
而这大雄殿本身也是元代遗产,始建于唐宋,于明代有所改建,是白马寺内最大的殿宇。
现如今,它为白马寺的偏殿,此殿可作为是一件大型文物,内藏有其他稀罕文物。其中,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十八罗汉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一组。
白马寺作为是中国第一座古刹,有关它的“第一”之名头非常多。如寺内的齐云塔是中国第一座舍利塔;第一次去“西天取经”的朱士行就始于白马寺,他也是第一个受戒于白马寺的汉人和尚;
最早来中国的印度高僧就禅居于白马寺;最早传入的梵文佛经《贝叶经》收藏于白马寺;最早的译经道场在白马寺的清凉台;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是在白马寺译出;
第一本汉文戒律《僧祗戒心》始译于白马寺,并最早在洛阳立坛传戒;第一场佛道之争发生于白马寺。
白马寺的历史地位、佛教价值尤为崇高,令人敬畏、叹为观止,是洛阳之旅一定要去看看的古刹。
它位于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有公交车直达。虽距离市区较远,但在古代,白马寺的地理位置可谓是城中市区。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对白马寺的地理位置是这样介绍的:“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
御道南是什么地方?书中有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相通,迭相临望。”
这一段记载不仅说明了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也说明了白马寺在当时是处于城中繁华之中。白马寺东南约1.5公里处就是皇家寺庙永宁寺,永宁寺就在宫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
后来因为历史发展,城建的不断变迁,才导致白马寺远离市区,变成今天的洛阳郊区位置所在。
白马寺所在的白马寺镇堪称“洛阳中的洛阳”,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寝聚集地,东部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汉魏洛阳故城所在地),永宁寺遗址就在此处。
如果永宁寺像白马寺一样,在各朝各代的不断重修扩建下延续下来的话,其香火之旺定是与白马寺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