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广泛报道商务部有关“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的通知后,《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布文章,他认为“这是敏感时期舆论的‘放大镜效应’所致”,呼吁大众“别解读歪了”,“加强抵御、缓冲季节性以及灾害造成供应紧张的常备能力才是商务部写下这句话的本意”。
这句话被有敏感的自媒体捕捉到,立刻把它与当前紧张的台海局势联系起来,引导公众产生这是商务部在为台海战争即将爆发未雨绸缪的联想,暗示国家在以这种方式释放台海局势可能突变的信号。其实,舆论的天性似乎如此,那么究竟该怎么看当前的台海局势,战争的爆发是否已经箭在弦上了呢?
胡锡进认为这是敏感时期舆论的“放大镜效应”所致。尽管台海地区比较紧张,但并没有看到局势已箭在弦上、顷刻间就要激发的绝对紧迫。两岸目前不太可能发生战争,无需紧张和过度解读。
由于大陆实力和解放军作战力量的大幅度增加,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台海问题的战略主动权已经牢牢掌握在大陆手中。因此国家不太可能会在此时通过商务部的一个通知对外释放民间需要“抓紧备战”的信号。除非湾湾方面发疯,两岸目前不太可能发生战争。因此,不要过分解读和胡乱联想。
此外,这几天网上有大量假的所谓调兵、召回退伍兵等等的假新闻,让一些民众感到紧张。都是不真实的谣言,对此军队和政府相关部门都已经做了澄清。
商务部那条通知其实是为了应对近期各地频发疫情的,因此“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让很多人过度解读,网上吵得一塌糊涂。
有网友脑洞大开,甚至想到了解决湾湾的问题。商务部不得不随后发了一个解释:“各地物资供应完全有保障”。最近的两岸局势是有一些紧张,但还不至于到了采取这样的行动的时候。应急生活物资,每年都会有提醒,查查过往的新闻就知道了。别过度解读,跟什么解放台湾没有任何关系。
此外,每年还有很多这样新闻,让好多人过度解读,说什么国家马上就打仗了,其实都是过度解读。例如老兵登记,士官召回,人防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各种活动,食品和防灾物资的准备。人防办,退役事务局,应急局,商务部等等部门,都有类似的业务,很多人都理解成要开战了,其实每年新闻都有。
这些其实都是各个部门的正常工作。即使济南人防办为市民发放战备应急物资包,那也是正常工作之一。
因此,大家都要有基本判断力,不要被轻易带了节奏。台海局势出现前所未有的紧绷,民进党当局如果一意孤行,战争就是必然的。我们只需扎扎实实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同时维护好经济社会生活的常态节奏和繁荣,最终统一无论是一次排山倒海的武统,还是对岸当局因走投无路和平结束割据,都将是历史安排的一次瓜熟蒂落。
假如要开打的话,会有一些显著的动向,例如,战备等级,这些都能看得到。如果真要是打仗了,你们看到的那些所谓的军事调动小视频,根本不会是真的,军队会让你们老百姓随便拿个手机就拍到军事调动?
而且,会有官方的舆论准备,而不是让网民在网上肆意乱传,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还能允许网民发一些路遇军车的小视频,一定会有网络管制的。这些随意传播不确定消息的,在战时早就刑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