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庞涓是哪个国家的将领(庞涓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1-12-21 22:05:02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战国时期,最先称霸的,并非强秦,而是魏国。自文候魏斯立国起,魏国就一直执中原之牛耳,而当后来,吴起训练出纵横天下的魏武卒之后,魏国更是如日中天,延极武候。后到魏惠

战国时期,最先称霸的,并非强秦,而是魏国。自文候魏斯立国起,魏国就一直执中原之牛耳,而当后来,吴起训练出纵横天下的魏武卒之后,魏国更是如日中天,延极武候。后到魏惠王,甚至魏国已经直接称王,霸权达到顶峰。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图丨战国时期地图

但为何,庞涓之后,魏国就盛极而衰,再也没有登上大国的舞台?基本是“秦为刀俎,魏为鱼肉”,直到秦灭六国。

庞涓个人的军事能力不行吗?很多人拿孙庞斗智,强调庞涓个人能力不行,又小肚鸡肠,陷害同门孙膑,后面遭到报应!那么,李斯也曾陷害师弟韩非,为啥李斯还是一代名相,协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呢?

魏国之衰,庞涓之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魏国缺乏超一流的政治家!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图丨庞涓剧照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不就是两场战争吗?胜败乃兵家常事,秦国也曾经常大败退啊,为何就能一次次东山再起。但魏国一败,却就这么一败,整个国运就没了!

先看看,这两场战争的背景是什么?桂陵之战,因何而起?因为赵国插手魏国的附属国-卫国,而导致魏惠王大怒,进攻赵国。魏武卒势如破竹,一下子就包围了邯郸。结果,赵国向齐国求助,齐国在孙膑的建议之下,批亢捣虚,围大梁而迫庞涓会师救援。

庞涓无奈,只好撇下刚耗费了巨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攻下来的邯郸,会师大梁救援。结果,被孙膑以逸待劳,打败了!马陵之战,也是同样的版本!

作为鬼谷子的高足,庞涓就这么蠢?连桂陵之战的教训,也不知道汲取,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还把自己的命丢了?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图丨鬼谷子王诩画像

其实,桂陵之战,魏国在军事上,并没有败!公元前352年(周显王十七年),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

庞涓败在了战略上!魏国为何要进赵国?齐国又为何要救?这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问题,但恰恰却是问题的关键。

魏国要称霸,战略是什么?今天打这个,抢点地,明天打那个,让它臣服?不是的,卫国一事,赵国完全退出来就行了,需要举倾国之力,去攻赵吗?

那是要吞并赵国的节奏,两场战争,先赵后韩,首在三晋合一,韩赵魏三家,曾同属超级大国,历经文候之治,魏国率先强大起来,向赵国开战,就是为执行这个目标。

我们再看,桂林之战后,魏惠王曾调集韩、卫的军队,进攻齐国,双方算是互有胜负。为什么魏惠王能调用韩国的军队,而韩国竟然听调?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魏国对韩国的渗透和控制,卓有成效,在魏惠王继位之初,庞涓就率领魏武卒,对韩国来了一次“政治教育”。在郑之贱臣申不害的建议下,韩昭侯执圭(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玉器)见魏惠王!亲魏在韩国具有从中央到民间的强大影响力。应该说,到此,魏国的战略还执行还不错。

那么,对付赵国呢?赵国实力强悍,可不想臣服于魏国啊!

打!吞了!纵横天下的魏武卒,还怕谁?庞涓对魏武卒很有信心。实际上,魏武卒的战斗力,的确强悍。

《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意思是说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就是重甲的别称)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图丨古代战场

恐怖不?难怪能将秦国打的没脾气!

魏国,并非魏武卒战斗力不行,而是政治谋略过弱!

魏惠王依仗自身强大,率先称王,首先就棋差一招。这玩的是哪一出?完全不知道为何“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堪称九字国策定江山。

随后,有如此大动干戈,大有吞并赵国的势头,别说三晋合一的目标已经暴露无疑,就是没这目标,这种引发地缘政治格局大地震的行为,不需要去想,国际上会有何反应吗?楚国会允许?齐国会高兴?秦国不恐惧?这些,不需要在庙算中,就提前谋划吗?

齐国自古雄踞东方,据鱼盐之利,从未跌落过大国的行列。诸侯以前可是天天朝拜他的啊,现在你老魏起来了,还称王,还要吞并赵国,齐会怎么想?

“邻之厚,君之薄也!” 齐国一定会出兵,并且态度还会是最坚决的。连齐国会出兵,如何出兵?都预判不到,这战争还如何打下去?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图丨齐国军队画像

桂陵之战,虽然军事上,魏齐各一胜一负。但在战略上来说,魏国非但没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且几乎结怨于天下,可谓一败涂地。

而齐国的战略目标达到了!魏赵两相杀,魏占邯郸,双方血仇已结下,魏之战略目标,引起天下警觉,已结怨天下。而齐国站出来,重挫魏武卒,建立了威望。战略上,魏国一败涂地。

那么,后来的马陵之战呢?魏国打韩国引起的,这次,魏国为啥要拿韩国开刀,而齐国,为啥又一次充当搅屎棍?桂陵之战后,魏国霸权,就开始逐渐解体了。

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

马陵之战,发生在逢泽会盟后一年。魏惠王在宋国都城外摆出天子依仗,效法齐恒公九合诸侯,自称夏王,连秦国也赴!但是齐国、韩国却没有来。

很明显,魏国的控制能力,已经大大下降,韩国已经在逐步摆脱魏国的控制。当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齐、楚、秦三国的明里暗里唆使。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图丨马陵之战

这才决定了,庞涓决定进攻韩国!否则,还怎么泗上诸小弟!

庞涓打韩国,依然是势如破竹。魏武卒的战力,他的军事才能,并无多大问题!但是,魏国的战略决策者,并没有意识到,魏国所处的地缘政治形式,形势比人强啊!

为何庞涓要急着去齐决战?一切都是齐国在挑头,若是齐国被压下去了,其他国家,不悠着点吗?至少不会全局性溃败,但是齐国就是拖着。为啥呢?庞涓不胜就意味着败。

秦国,楚国是吃素的吗?它们就就为趁火打劫来着。你看,楚国南攻襄陵,牵制部分魏军,甚至连韩国的胆子也大起来了,为自由和独立,奋力反击。

变法强大起来的秦,曾一直隐忍,如商鞅所言,不出手则矣,“一战则取西河之地”,这次,趁你病,要你命,千载难逢的机会,秦玩的更大,攻魏之旧都-安邑。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图丨商鞅剧照

这种情况下,庞涓能如何决策?只有尽快击败齐国!一旦战败,秦和楚会如何?这将是魏国的噩梦!这一战,魏国”东折于齐,南辱于楚,西丧西河七百里,国之根本,竟为之俘!”凄凄惨惨戚戚!

他相信魏武卒的战斗力,可是齐人也知道啊!诸葛亮与司马懿之争论,为何诸葛亮也一直急于求战,蜀国的粮草等供应跟不上!可惜,越是急,越是沉不住气,顶不住舆论的压力,就越容易陷入圈套!

孙子兵法就曾言,“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 而这种情况之下,以往的战绩,军人的血性,害了他!

没有高明的政治策略,军事再强,能挽回败局吗?能建立不世之基业吗?以一国之力,处四战之地,而与天下为敌,孤高自许,一个盟友都不找,一点政治形式的分化,拉拢,乃至舍小取大都没有,庞涓纵然是有三头六臂,这仗也不可能打赢!

看看后来的齐闵王,结怨于天下,结果,乐毅的“举天下而伐齐”,牛皮哄哄如齐国,顶得住吗?以秦之强大,统一天下的核心策略是什么?防止六国合纵,多线作战,始终是头等的大事!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图丨秦灭六国图

苏洵就曾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看看长平之战,赵国军事上,比秦弱多少吗?为啥一败涂地。那是秦国的战略决策者,棋高一着!

看看秦国,商鞅、甘茂、张仪、范雎、李斯等,绝非一流军事家,但都是一等一的战略决策者啊!试想,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类似庞涓,但只有他们,能刘备建立基业吗?

关羽之败,与庞涓类似,在政治而不在军事,北上攻襄樊,战略平衡被打破,与庞涓一样,不预估政治形势之变化,焉能不败?

庞涓败了,而昔日昔日威风凛凛魏武卒就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魏国的霸权,也逐渐成昨日黄花,抵不过朝来寒雨晚来风。

战略上的维度过低,很难以军事弥补,这才是庞涓的悲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