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预售和正式开售的区别(这些套路你了解吗)
在很多年前,如果一款手机要上市开卖,厂商一般会召开发布会。等发布会结束之后,这款手机就会立马出现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以及线下实体店中,当天晚上就能下单购买。
但后来情况变了,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推出了一个新玩法,名字叫做“预售期”。什么叫做预售期?为什么预售期会受到厂商们的追捧?预售期的真实作用是什么?背后究竟有那些猫腻?今天我们就来挖挖这背后的底细!
1.什么是预售期?5个字解释:空手套白狼。
所谓“预售期”,指的就是手机尚未发布,就已经开始放在货架上对外销售的阶段,美名其曰“预定期”。以前一款手机的预售期往往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也就是发布会召开前的一个星期,官方会开放预定权限。后来预售期变得越来越长,现在部分热门机型的预售期可以长达好几个月!这难道不够离谱么?
在好物君看来,现在的“预售期”已经变成了一种类似于“空手套白狼”的营销游戏。很多手机只有设计图纸和渲染图,甚至还没有进入流水线生产,就已经摆在官方旗舰店里对外售卖了。乍一看消费者们是在买手机,其实大家是在“买空气”,因为手机压根就没生产出来!
2.预售期的作用:为产品造势,饥饿营销的核心手段之一。
为什么手机厂商们都喜欢搞预售期?因为这是一个绝佳的营销手段。一方面可以告知广大网友和粉丝:俺们家又要发布新机喽!大家赶快来抢!另一方面,某款机型的官方标识预定人数、真实预定人数、实际购买人数往往存在较大出入,从而起到饥饿营销的作用。然后再释放一些广告片段和营销文案,烘托出一种“这款手机不买就是亏”、“再不预定就抢不到了”的氛围。
3.预售期的真相:提前回笼现金,确保销量下限,延长产品销售周期。
除了上面提到的表面现象,预售期的背后还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在预售期内,如果要提前预定某一款机型,消费者一般得缴纳100-200元的定金。我们就按100元来算,如果10万人提前预定了这款手机,那么厂商就可以在发布这款手机之前,一口气回笼1000万的现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现金流哦!
一款标价4000元的手机,留给品牌方的真实毛利也就400-800元(理想状态),这相当于在产品卖出之前,就提前拿到了10%-25%的利润。但与此同时,这款手机到底有没有生产出来还是个未知数!
另外,预售期的出现,还可以让手机厂商们判断该款机型的真实关注度和受欢迎程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而缴纳定金的消费者,一般都不会主动违约,所以厂商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拖延交货时间,这也就是很多手机动不动就没货的原因。
总而言之:
大家不要把“预售期”简单地理解为“预定期”,这背后的水其实还挺深的。手机厂商们不是慈善机构,它们所作出的一切行为,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它们之所以推崇预售期模式,就是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好物君从来不建议大家在网上排队抢购新发布的手机,以免被“耍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