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什么官(皇帝以下的官职顺序是)
对于尚书、丞相、太尉这些官职,大家可能还有耳闻,知道曹丞相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高太尉,欺男霸女,权势熏天,故事里,小说里,戏曲中,都快听出茧子了,那么太尉和丞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除了这些,历朝历代还有哪些文官、五官和谏官?为了大家阅读文学作品方便,我们今天就略作梳理。
首先,就像我们之前所说,古代官职可分为文官、武官和谏官,文官主要负责政务,武官负责军事事务,就好比现在的政府和军队,两者一般互不干涉。除此之外,古代官职中特别设置了谏官,负责对朝廷和官员的行为进行进谏、劝阻,是我们现代官职制度不同之处。另外,检查、司法、教育等也应有尽有,后面都会有交代。
先来看负责政务的文官。
1、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据说当年李世民就当过尚书令,成为文武百官之首,后来到玄武门之变,夺去了李渊的政权。当然,这个官职并非一直权利就这么大,秦代只是负责传达少府(管理皇帝事务的部门)的命令、管理文书,权力大,但职位轻,汉代以后为了削弱丞相权利才任用了少府尚书处理朝中奏章。
2、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一些著名大家都做过太守,苏东坡做过湖州太守、密州太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很是得意呢。
3、尹。南方楚国令尹在百官中职位最高,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唐代文坛领袖韩愈,就做过京兆尹。
4、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西汉以后,由宦官主中书,司马迁中年以后就担任过此职。
5、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白居易和苏东坡有做过杭州知府,苏堤和白堤就是在他们知府任上修建的。明代第一清官杨继宗做过嘉兴知府。清代纪晓岚做过贵州都匀知府。
6、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辛弃疾曾为建康通判。
7、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苏轼曾为徐州知州。
8.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曹雪芹就曾经做过州同。
9、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清代学者李兆洛中进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凤台知县。大名鼎鼎的《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就担任过福建寿宁知县。欧阳修30岁为范仲淹辩护也被贬做了三年知县。
10、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三国的孙权出生时,其父孙坚正担任下丕县丞之职。
11、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12、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13、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14、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15、主薄。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薄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三国时杨修、司马懿为曹操主簿,陈琳为何进主簿。
16、检校。代理官职。秘书级。
17、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官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韩愈曾做过刑、兵、吏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18、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
19、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
20、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