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是什么意思(三公九卿的历史介绍)
“ 三公九卿”这个官僚体制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由来已久,根据《礼记》记载,夏朝就已经出现了“ 三公九卿”的说法,并一直被各朝代沿用,但这种制度,真正的成熟和完善时期,是秦始皇时期。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后,为了实现皇位的千代万代继承,他对当时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废掉了商周时期的分封制,改用郡县制,这样可以确保朝廷对地方的掌控,使地方不会出现大的割据势力。其次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他在朝廷实行三公九卿制,将权力的细化和分化,从而实现皇帝的集权。
三公九卿制度,在各朝代都有细微差别,个朝代的官职设置不一样,三公九卿代表的官职也略有不同。下面我们以秦朝时期为例,看看三公、九卿各指哪些官职,具体负责什么事务?
秦朝时期的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丞相是百官之首,是群臣中的最高官衔,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没有固定的负责内容,但他可以参与和管理朝廷的任何事务,可以说丞相充当着皇帝的副手角色,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事。秦朝时期设置了左右丞相,这样是为了丞相之间互相制衡,避免一人权力过大架空皇帝的情况出现。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工作,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但御史大夫的职责又不仅限于监察,他还会帮助丞相处理一些政事。御史大夫的设置可以起到牵制相权的作用,同时也能监督百官,确保朝廷风清气正,使官员不敢任意妄为,能帮助皇帝了解大臣动向和管理大臣。
太尉是朝廷的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国家的军事事务,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部长。发生战事时,太尉有领兵作战的权力,但没有调动兵马的权力,兵马的调动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军权在皇帝手中,但太尉可以领兵作战。同时,国家具体的军事事务,如军力部署,具体作战方案等,都需要太尉为皇帝参谋和帮忙制定。
秦朝时期的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九卿的官职低于三公,但它们在秦朝的官僚体制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是维护皇权和保证国家各项事务正常运转的关键组成。
九卿之首的是奉常,掌管国家的宗庙礼仪事宜。古代帝王为了维护统治,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他们通过祭祀来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同时也通过祭祀来为百姓祈福,保佑国家民泰安康等。我国是一个很注重礼仪的国家,古代皇帝大多都推行以礼治国,通过礼仪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统治,这也让使古代帝王相当重视祭祀活动。所以在古代,宗庙礼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郎中令掌管宫殿的警卫,负责皇帝的安全工作,即人们常说的大内侍卫,负责皇宫内部的保卫工作,当然郎中令的职责并非保障皇帝一人的安全,而是保卫皇家成员,以及整个宫殿的安全。卫尉掌管宫门警卫,负责宫门的把守,防止不轨之人进入皇宫,或者是防止造反者进入宫中,确保宫廷安全。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说白了,是替皇上管理御马的一个官职,同时国家的关于养马的政策等,也由太仆负责制订。廷尉掌管司法审判,相当于今天的法院。国家各地区发生的一些重大案件,都需要报禀廷尉,一些疑难案件需要报请廷尉判处。同时,廷尉也会派官员到地方上去协助处理一些重大案件,这能确保国家的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错案的出现。还有,廷尉可以抓捕、囚禁、审判王公大臣,这能维护司法的公正,确保王公大臣也能够遵守国家律法。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负责王朝和藩属国之间的事务往来,以及边陲地区少数部族的事务处理等,在维护国家稳定、边关稳定和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皇室家大业大,再加上皇亲国戚,人数特别多,难免会产生一大堆事。朝廷设立宗正,帮助处理和解决皇室的这些事务,有助于皇室成员内部的稳定和安宁,同时还能够减轻皇帝的负担,不会让他因家事分心劳累。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负责国家的税务收取、财政支出等,确保国家财政收入支出平衡。同时,有规划的进行赋税收取和支出财政,能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国家财政支出的科学合理,这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他专门为皇室成员服务,从天下调取皇室成员所用的各种物资,从而保障皇室成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