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四羊方尊的详情)
1938年4月的一天上午,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姜景舒、姜景桥、姜舒桥三兄弟正在半山坡挖土种红薯。一锄头下去,“哐”的一声,地下传来了一声金属的碰撞声,从土里溅出一块绣铜片,一件硕大的金属器物随之出现在了年仅十七岁的姜景舒面前。姜姓三兄弟绝对想不到,就是这件他们叫不出来名字,通身漆黑发亮,还有四只卷角羊头的金属物,竟然就是后来被编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国宝“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初现世
四羊方尊多舛的命运就从它出土的那一刻开始了。姜氏兄弟如获至宝,不停地打量着这件“宝贝”,并用工具敲敲打打,竟然一不小心将器物的口沿敲掉了手掌心大小的一块碎片。姜景舒把它抱回了家,用老式的杆秤称了重量,大约64市斤(实为34.5公斤)。
姜景舒挖到宝贝的消息很快就在镇子上传开了,文物贩子蜂拥而至,随即引来了一场场转卖风波。当时姜景舒生活在一个十多口人的大家庭里,家里就靠着爷爷做豆腐艰难度日。听说,这件宝物能够卖上一个好价格,姜景舒的父亲姜佑才就由当地保长姜代秋等人从中牵线,以四百块大洋的价格将宝物卖给了位于黄材镇下河街的万利山货号。不过这四百块大洋,经过保长等人的层层盘剥后,到了姜家后就只剩下了二百四十八块了。姜景舒在卖掉这件宝物的时候,将那片敲打下来的碎片保留了下来,在手中又保存了三十九年,一直到了1977年,他才把碎片献给了国家。
四羊方尊归政府
宝物被卖出的消息传开以后,长沙古董商赵毓湘、杨镜祥等四人凑了11600多元大洋,于1938年7月从黄材镇万利山货号买走了这件文物,并运回了省城。长沙市某巨商获得消息后,当即表示愿意出大洋10万元购买收藏,同时也有外国古董商来到了长沙,愿意出大洋48万元买走,比当初姜家以四百元大洋出售此文物时,价格翻了一千多倍。
当时长沙文物盗掘走私现象极其严重,政府部门对出土文物走私现象的查处也十分严厉。就是走私商在洽谈转让之际,被人密报到了湖南省军政当局。长沙县县长张翰仪为防止奸商贪利将文物卖给外国人,立即派出警员前去侦缉查处此事,传集各关系人悉数到案。闻风而逃的杨镜祥无奈之下,只好将文物呈缴到了长沙县政府。县政府不知此文物的价值几何,也没有收藏保存的能力,就将其上缴到了湖南省保安处。
同年8月,中央社发布消息《宁乡黄材发现周代古鼎》,称此青铜文物为“周代古鼎”。不久,“周代古鼎”就被送到了湖南省政府。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虽然爱不释手,但是由于不知道它的历史价值,竟然把它作为笔筒放在几案之上长达数月之久。后来,张治中迫于舆论压力,“周代古鼎”又被送到了湖南省银行严密保管。
四羊方尊获新生
1938年11月,为了避免日本侵略军入侵,湖南省银行和湖南省政府西迁沅陵。当时烽火连天,长沙遭焚城之际,这件“周代古鼎”的下落竟然没了下文。
解放以后,向来关心文物的周总理,于1952年亲自责成文化部派人追查这件文物的下落。最后查明得知,原来,当年这件“周代古鼎”在随湖南省银行内迁时,在运往沅陵的路上,遭遇了日本飞机的轰炸,被炸碎成二十多块。获悉该情况后,文物部随即作出“抢救”的指示,于是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出蔡季襄诸人,在湖南省银行仓库里找到了放置在一只木箱内的文物碎片。蔡季襄擅长文物鉴别,但不擅长文物的修复工作。所以,蔡季襄对这件文物只做了简单的粘合,效果不太理想。
蔡季襄对这件“周代古鼎”进行了研究鉴定,认为该文物并不是周代文物,而是商代晚期铸造,并根据文物身上的四只羊头,将其命名为“四羊方尊”。1954年5月,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将四羊方尊重新修复的任务交给了文物修复专家张欣如。经过张欣如两个多月的精心修复,四羊方尊终于恢复瑰丽的身影。
随着湖南省博物馆的建成开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就将修复好的四羊方尊移交到了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四羊方尊被调往北京展出。从此,四羊方尊就离开了湖南,一直被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今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姜景舒手中的那块四羊方尊残片。 1976年,姜景舒的儿子姜运枚曾经拿着这块残片到宁乡县财政局工作的同乡那里,不小心将这块残片又敲断了,一块变成了两块。1977年6月,姜景舒终于将保存39年之久的四羊方尊残片交给宁乡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周佑其。这两块残片共重375克,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四羊方尊疑云生
四羊方尊自从湖南宁乡县出土以来,对它的质疑声就不断出现。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湖南宁乡在商代属于三苗之地,并不属于商文化圈。为什么像四羊方尊如此显赫的商代贵族礼器会出现在远离商王朝贵族的宁乡地区呢?
2012年9月初,河北学者梁勇提出,四羊方尊首次出土地应该是河北省广宗县,而不是湖南省宁乡县。此言一出,犹如向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轩然大波,让四羊方尊的身世顿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据河北《广宗县志》记载,姜榓荣是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左家滩人,1929年毕业于中国大学,1931年考取了广宗县县长。姜榓荣是民国年间少有的开明县长,在民间有较好的口 碑。因当时战乱,他可能为了保护国宝,将出土于广宗县的四羊方尊带回了湖南宁乡老家暂时埋藏到转耳仑的山腰上,后来被同乡姜氏三兄弟无意中挖了出来。因此,四羊方尊的归属地可能是河北而不是湖南。
河北省广宗县历史悠久,商王曾在此建沙丘行宫。西周初年,周天子为了防止殷商遗民造反,将王室子孙分封到商殷都及朝歌的周边或关键区域。其中周公旦第四子姬苴就被封于邢国(今河北省邢台市),沙丘就隶属于邢国。历史上沙丘发生过两件著名事件,其一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曾被饿死于此;其二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巡游天下的时候,病逝于此。
据称,姜榓荣得知广宗县境内不断有盗墓贼在沙丘平台和西汉广宗王刘如意墓盗掘文物,随即派出警员严密追查,并将被盗文物收到了广宗县府,保存在县衙西侧监狱内一个“四间房”的密室里,由时任县政府理财所所长牛韫瑺代为看管。
1935年8月姜榓荣从广宗县卸任后,先到了河南开封。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原形势危机,姜榓荣继续南下,辗转回到了家乡。姜榓荣是一位爱国文人,或许害怕国宝落入到日本人手中,就将四羊方尊带回了湖南老家,埋在了家乡的山腰上。
不过遗憾的是,姜榓荣生前虽然写有回忆录,但是也许有难言之隐,至死都没有说过这尊国宝身世的真相。河北广宗县政协原主席李云豪曾经多次致信、致电给姜榓荣的侄子姜铁山,向他了解姜榓荣的生平。为了提供更多的资料,姜铁山就把姜榓荣的回忆录等资料寄到了河北广宗县。不过,无论是这些资料还是口头交流,姜铁山从来没有提到过四羊方尊以及跟文物相关的信息。姜榓荣的外甥女也证实,四羊方尊是1938年出土的,而舅舅姜榓荣是在1939年才回到了家乡湖南省宁乡县,舅舅姜榓荣生前从没提过四羊方尊。
不过此时姜榓荣早已去世,看守“四间房”密室的牛韫瑺也在抗战时期被日军炸死。同时,当初发现四羊方尊的姜景桥、姜舒桥、姜景舒三兄弟也分别于1959年、1989年、1997年去世。四羊方尊身上的历史真相,已经随着时间的流失成为了永久的秘密。不过,纵然如此,在今天的河北省广宗县和湖南省宁乡县都修建有四羊方尊的大型雕像或四羊方尊文化广场。
四羊方尊这件商代祭祀礼器,不仅是一件我国青铜器的艺术珍品,更是一件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品。它不但保留了中国古代原始民族对羊图腾的崇拜,而且还包含着古代人民对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四羊方尊的历史研究远远还没有结束,搞清四羊方尊真实的出土地,不仅有益于我们还原文物的真相,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研究出土地的历史文化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