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是什么民族(鄂伦春族的文化习俗)
鄂伦春族分布的地域,分为17世纪中叶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17世纪中叶前,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鄂伦春人逐渐南迁到黑龙江南岸大、小兴安岭地区,分别在呼玛尔河流域,逊河、沾河、乌云河、嘉荫河流域,阿里河流域,多布库尔河流域和托河流域五个流域过着游猎生活。
鄂伦春族文化
语言: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是目前中国满——通古斯语族语言中最具活力,保留也最完好的语言之一。
居住:历史上,鄂伦春人的房屋主要有“斜仁柱”、产房、土窖子、木刻楞房、桦皮棚(林盘)、布棚(麦汗)、高脚仓库(奥伦)等。“斜仁柱”是鄂伦春族游猎时最主要的住房,呈圆锥形。搭盖“斜仁柱”不用钉也不用绳,只用天然树杈。搬迁时将覆盖物带走,支架留下来。“斜仁柱”骨架用长若干米的主杆、带杈的树干和20多根“斜仁”(树干)搭成,其覆盖物有冬季用的狍皮围子,需用60余张狍皮缝制,也用桦树皮、芦苇帘和布围子。“斜仁柱”正对门的铺位叫“玛路”,是供神的地方,只许男性客人和男主人坐卧。儿子、儿媳住左侧铺位,父母住右侧铺位。中间有火塘,上吊一铁锅,也有用三角架支锅的。“奥伦”是一种搭盖在森林中的高脚仓房,存放暂时不用的衣着、肉干、干菜、粮食等。
舞蹈:鄂伦春族的舞蹈大致可分为:仪式舞、娱乐舞、宗教舞。鄂伦春族舞蹈来源于生活,体现的都是鄂伦春人的生活内容。其中广泛流行的《鄂呼兰,德呼兰》,就是既能歌又能舞的一种乐曲。《吕日格仁》也是伴随领唱与合唱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表演时,节奏由慢到快,众人牵手顿足,并时有呼号。此外,模拟狗熊姿态的《熊斗舞》,具有游戏性质的《树鸡》,也都是鄂伦春族人们喜爱的文体活动形式。《红普嫩》反映的是妇女的采集活动。《依哈嫩》是娱乐性的集体舞。
民乐:乐器有“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文土文”(手鼓)。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鄂伦春族在载歌载舞时,常有这些乐器伴奏。
鄂伦春族服装
鄂伦春族均着宽肥大袍。因过去主要从事游猎,服饰多以鹿、狍、犴皮制作。领口、袖口、襟边、大袍开衩处均有刺绣、补花等装饰,常用云纹、鹿角纹等。戴犴皮帽,女帽顶用毡子,上缝各种装饰和彩穗;姑娘戴缀有珠子、贝壳、扣子等装饰的头带。男子出猎时,穿狍皮衣、皮裤,戴狍头皮帽,穿乌拉。现今日常已普遍着布衣、胶鞋,但出猎时仍多着皮衣。主要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三种。几何纹,数量最多,多半依个人需要大量组合,以产生新的图案节奏和旋律。植物纹,数量居次,多用于姑娘嫁妆的,以示爱情纯真幸福。动物纹,数量最少,主要有云卷蝴蝶纹、鹿形纹、鹿头云卷纹及马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