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肥冬瘦年什么意思(肥冬瘦年的含义)

时间:2022-02-20 16:46:30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肥冬瘦年是一个词语,说的是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 有人说,此成语源于南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及范成大《吴郡志风俗》。其实,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冬至条已

肥冬瘦年是一个词语,说的是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

有人说,此成语源于南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及范成大《吴郡志·风俗》。其实,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冬至”条已经暗示:京城(开封)老百姓最看重十一月份冬至这个节气,即使非常穷的人家,也尽可能用家中积累或向别人告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府开放各种娱乐场所,庆贺此节日,“一如年节”。

南宋金盈之史料笔记《醉翁谈录》卷四分析说:“都城(今杭州)以寒食、冬至、元旦(今春节)为三大节。故民间多相问遗(相互走动往来、请客送礼),至岁除或财力不及,不复讲此。俗谚有‘肥冬瘦年’之语。”当时北方也一样:“开封新节(冬至)一过,皮鞋底破。大担馄饨,一口一个。”不难看出,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宋代,冬至“假日经济”已呈井喷之势,并出现了“超前消费”一族。那么,冬至“假日经济”源于何时?或者说,古人何时开始热衷冬至高消费?

其实,2000多年前的西汉已显端倪。《汉书》谓:“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庆冬至”活动,类似今天的“贺新春”。汉武帝采用夏历后,虽把新年正月与冬至分开,却设置了“冬至节”。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意思说,官府举行的庆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颇似如今“春节黄金周”;老百姓“贺冬”的方式主要以烧香祭祀、美食相赠、相互走访等为主,欢欢乐乐地过一个愉快节日。由此可见,汉武帝是冬至“假日经济”开创者。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里,尽管朝代频繁更替、战乱及灾荒不止,但“冬至狂欢”并未消停,且一直延续到明代。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篇介绍了当时北京冬至“假日经济”盛况:十一月冬至日,文武百官贺冬后,连续三天穿戴吉祥服饰,具红笺互拜,跟过大年一样。清吴长元《宸垣识略》还说:“前明冬至赐百官甜食一盒,凡七种。”其中有种“水乌他”的食品极其珍贵:“以酥酪合糖为之,于天气极寒时,乘夜造出,洁白如霜,食之口中有如嚼雪,真北方之奇味也。”到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传承1600多年的冬至“假日经济”戛然而止。按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法,乃是老百姓不再以冬至为节,“惟食馄饨而已”,就像夏至这天吃面条一样,应付一下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