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作者是谁(狼图腾作者个人简介)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但是,有这么一个人,58岁才发表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并且直接凭借这部小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可谓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在此之前,他一直是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
这个人,就是《狼图腾》的作者姜戎,他的妻子,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
姜戎其人
姜戎,这个看起来很像真实姓名的名字,其实是个笔名。姜戎,本名吕嘉民。1946年,姜戎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
父亲吕炳奎参加革命前是个医术高明的江湖郎中,后来加入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建国后曾任国家卫生部中医司司长,是赫赫有名的“中医司令”。
母亲比父亲的革命资历还老,曾在上海做过女工,做过地下工作,因为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受伤致残。
小时候的姜戎生活可谓优渥,一家人住在别墅式的花园洋房里,那是民国时期美联社驻南京的办事处。好的家庭条件和氛围的确可以让孩子的起跑线领先于别人。
就像姜戎,在那个别人只能看《人民日报》听中央广播的时代里,他却可以接触到专供干部阅读的内部书籍,看别人看不到的外国电影。
对于姜戎来说,童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小朋友参加大院里的婚礼。那个时候的婚礼都比较简单,不用像现在一样大摆宴席,几颗糖和水果就能开开心心办完仪式。
没有小孩子能拒绝糖果的诱惑,即使是从小生活还算优渥的姜戎。有一回,姜戎在别人的婚礼上装了满满两兜子糖回家,还没来得及开心,妈妈就把糖扔进了抽水马桶,还差一点揍姜戎一顿。
后来母亲早早离世,姜戎跟着调动工作的父亲去了北京。还在读初中的他受到父亲的影响,看的书更广了。不仅有《史记》《资治通鉴》等被贴上“封资修”标签的历史名著,还有被称作“大毒草”的《红与黑》《简·爱》等国外文学。大量的阅读也为他日后《狼图腾》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当时工作组要进驻姜戎就读的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姜戎极力反对,就联合另外两位同学贴了长达一万多字的小字报。在时代的洪流中,一个普通学生的声音没有掀起一丝波澜。他们三人在“四清”运动中被打成“三人反党小组”成员,在全校学生大会上挨斗。
因为后来政治形势的变化,工作组撤出,姜戎和昔日被批斗的同学成立革命委员会并担任副主任。
年纪轻轻的他就端上了别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姜戎完全没有沾沾自喜,而是陷入了极大的不安。父亲那辈人吃苦受罪,经历过枪林弹雨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凭什么能轻轻松松什么苦不吃就当官了?要吃苦、要流血、要经受苦难,才能德位相配,素位而行。
狼口逃生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是需要上山下乡的。
当时,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牧场希望北京可以派一批革命青年,帮助他们搞革命。北京东城区革委会大力支持,再加上内蒙古美术协会的主席朝鲁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授课,他形容乌珠穆沁草原是学画画的必去之地。
姜戎就在心底埋了一颗到内蒙去的种子,经过商量,他和几个同学主动去了内蒙古。
草原的一切都是姜戎想象中的样子:蓝天白云,羊群牛马,丰润的牧草······但又有意想不到的——狼群。
刚到草原不久,姜戎还没来得及从广阔草原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就经历了“狼口逃生”的惊魂一幕。
有一天,姜戎和牧场一位牧民去八十多里地外的厂部办事,牧民有事需要留下开会,姜戎需要一个人带着文件返回。姜戎返回前,牧民特意叮嘱他走大路。少年心性,天不怕地不怕的姜戎为了赶近路准备穿越草原回去。
姜戎骑着大青马走进了一个山谷,即使再扬起鞭子这马也哆哆嗦嗦不敢往前。或许是危急时刻第六感极其敏锐,他发现不远的山坡上有一个40只左右的狼群。
人在危险的时候也最有急智,姜戎想起来牧民曾经教他的经验,把脚踩的两只钢蹬举到胸前对砸,努力回忆起牧民围猎狼群时的呼语,用尽全身的力气一边砸一边喊,狼群终于四散而去。姜戎至今回忆起来这段经历还是心有余悸,他坦言那种感觉就像是“魂魄要从身体里挣出来”。
草原的狼有多少?夜晚拿手电筒一照,几十米外点点闪光都是狼的眼睛。姜戎钻进帐篷里和牧民聊天,总是三句话离不开狼和羊。甚至半夜里偷羊的狼和守夜的牧犬打架,还曾经撞到睡在帐篷里的姜戎。
还有一次,姜戎下午放羊回家,到家后很长时间才发现有一只羊脖子上全是血,后来这只羊因为伤口溃烂长蛆死掉,姜戎才从牧民那里知道,放羊应该站在山顶紧盯着羊群,慢慢跟着他们回家。因为,狼只要发现一丝可乘之机,就会对羊发起攻击。
自此,姜戎开始对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从牧民口中搜集一个又一个关于狼的故事,并把它好好记在日记本上。光这些小故事就积累了一二百个。
回不去的草原
姜戎在草原度过了漫长的11年。
这11年里,姜戎白天骑着马在蓝天白云下放牧,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看从北京带过来一箱子的“禁书”。远离了北京这个政治中心,对着荒无人烟的大草原,曾经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革命理想与青春活力,也渐渐燃烧殆尽。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1978年掀起一场青年知识分子返乡浪潮,姜戎结束了11年的草原生活回到北京,准备参加次年的高考。他以常识课第一的成绩和一篇关于国家体制改革的论文,顺利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录取,毕业后进入北京一高校执教,从此开始醉心于学术研究。
在姜戎离开草原的这些年,乌珠穆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公路在草原无限延伸,越来越多的汽车载着机械化的工具和人在草原“施展拳脚”,树木被砍伐,草地被开垦成农田。
短暂的繁荣后,恶果也随之而来。及膝深的草变成了短短的硬草根,大量围猎捕杀狼群致使草原鼠肆虐,土地沙漠化带来漫天风沙······
离开草原将近20年后,姜戎曾经回去锡林郭勒牧场一趟,却再也找不回当年记忆中的样子。那个可以骑着马任意驰骋的草原,那个风吹草地现牛羊的草原,在经历人类无尽的索取和所谓的“改造”后,早已失去原有的模样,变得千疮百孔。
写《狼图腾》的那些年
把草原的故事、把狼的故事写出来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终于在1998年,姜戎开始提笔写《狼图腾》。钻狼洞、掏狼崽、养小狼、和狼战斗的经历仿佛就在昨日,他把自己的人生哲学和草原文化融合起来,全部写进了小说里。
张抗抗回忆起丈夫姜戎写小说的那段日子,自己一直提着一颗心。姜戎为了创作这部小说,倾注了太多心力,每次写作必须在旁边放一块干毛巾,因为总是眼泪哗哗的。姜戎总是晚上写作,早上入睡,为了照顾姜戎的身体,张抗抗改变了自己晚起的习惯,早早起床做一顿早餐和姜戎一同吃早餐。
姜戎写作中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发现血压飙到了170,但他依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一天晚上,在又经历了一阵心脏的剧烈跳动后,姜戎拉着张抗抗说:“如果我爬不起来了,你就帮我写完,再修改一下,应该也能发表了。”
张抗抗明白,写完这部小说是丈夫最大的心愿,同为作家,她深深明白这部丈夫拿命换来的小说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张抗抗郑重地答应了。
历经6年,《狼图腾》终于出版。没有什么宣传推广,仅问世两个月《狼图腾》就开始脱销。一时间,关于狼的小说也铺天盖地跟风而来,《狼图腾》更是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许多书迷更是寻着主人公陈阵的足迹前往乌珠穆沁草原,极大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015年,法国知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把《狼图腾》搬上大银幕,成了当年电影市场最大的黑马。在拍之前,姜戎提出要求:电影的主角必须是蒙古狼,绝对不能用狗代替!在草原,狗是奴,狼是神,狼和狗的眼神是不同的,狗眼神里永远射不出草原野性的光芒。
电影《狼图腾》仅拍摄就用了8个月的时间,再加上前期驯养狼和准备的过程,也足足耗费了6年。11年的真实生活经历,6年的撰写,6年的准备,这23年凝练成120分钟的电影,向世人讲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人与狼和谐共生的故事。
在姜戎笔下,狼是智慧而顽强的。它们从不向任何人屈服,不向任何事妥协,以团队的名义,同人类抗争,同命运抗争。他们至死不屈的品质,团队协作的友爱和亲情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歌赞叹,《狼图腾》是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它既是狼的赞歌,也是狼的挽歌;新疆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周涛说这是一部因狼而起的关于游牧民族生存哲学重新认识的大书,把中国从未敢正视过的问题提到桌面上来,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处的弱性。
姜戎半生磨一剑,才有了如今的《狼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