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什么意思(衣冠禽兽的含义和来历)
现在的我们,用“衣冠禽兽”这个词形容什么样的人呢?我想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就是那些徒有人的外表,却品德败坏禽兽不如的人们。
这么说来的话,说一个人是“衣冠禽兽”,很明显就是骂人的话了对吧?
告诉你,不对。确切地说,在古代特定的时候是不对的。因为“衣冠禽兽”这个词,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骂人,相反,被人用这样的话来形容还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为啥呢?笔者跟你们说说。
因为这个词最早的出处,是在明朝的话本中。而明朝时期,尤其是明朝的早期,皇帝对于一件事情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那就是官员们的衣服上的绣饰。
对于不同品级的官员们衣服上的绣饰,其实在之前的唐宋就有规定,只是明朝的规定更加严格和成体统。明朝的皇帝们命令,所有的文官们,官服正前方的补服上只能绣飞禽,而武官们的补服上只能绣走兽。文官一品,绣仙鹤,文官二品,绣锦鸡,文官三品,绣孔雀,文官四品,绣云燕,文官五品,绣白鹇,文官六品,绣鹭鸶,文官七品,绣鸳鸯,文官八品,绣黄鹂,文官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和二品,绣狮子,武官三品,绣老虎,武官四品,绣豹子,武官五品,绣熊,武官六品和七品,绣彪,武官八品,绣犀牛,等等。
总之,这些严格的对于官员服饰们的规定,使得大家通过一个人的官服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这个人到底是几品官,而衣服上所绣的飞禽走兽,也就从侧面衍生出了“衣冠禽兽”这个词。明朝的早期,“衣冠禽兽”大体是用来说做官的人们的,也就是衣服上绣了飞禽和走兽的人们,一提到那个人,大家可不就都是非常羡慕的感觉嘛!
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让人羡慕的“衣冠禽兽”们马上就变得讽刺意味十足。
大家可能知道,明朝的中后期朝政非常混乱,皇帝们为了防止一些势力庞大的官员们威胁皇权,安排自己身边的一类人和那些官员们打擂台——太监。所以,部分明朝的皇帝们给太监们的权利都非常大。
太监当政,这个国家能好吗?所以,整个国家霎时间危如累卵,而官员们也渐渐变得品德败坏,四处欺压百姓、收受贿赂,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在民间引起了非常大的愤慨,于是,老百姓们说那些“衣冠禽兽”们都是披着人皮的畜生,久而久之,这个词也就成了贬义词。
其最早的出处在民间的话本《金莲记》中,“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从此之后,“衣冠禽兽”就完完全全是贬义词了。到清朝时候,还有人用这个词骂人。比方说《镜花缘》中的“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说的也是道貌岸然却不孝的无耻之徒。
现在,明白“衣冠禽兽”这个词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