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梁衡是谁_梁衡的个人简介

时间:2022-03-26 16:36:57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退休后,笔耕不辍。当得知他就是语文课本里《晋祠》的作者时,许多人都很惊讶:我们晚认识了几十年啊!当地人都说这是免费大广告。 作为一名党和国家内培

梁衡是谁_梁衡的个人简介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退休后,笔耕不辍。当得知他就是语文课本里《晋祠》的作者时,许多人都很惊讶:我们晚认识了几十年啊!当地人都说这是免费"大广告"。

作为一名党和国家内培养多年的高级领导干部,相信对政坛乃至整个社会各类现象的了解都比我们普通人多许多纬度,也更有感触。只是,有的人事不关己,有的人不吐不快。

梁衡是谁_梁衡的个人简介

享受岂能是头衔?

作者:梁衡(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有一件事想了很久,不吐不快。

常见报刊上或会议上介绍某人时,或在名片上印头衔时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甚至追悼会上也不忘加这一条。

这个"津贴"施行于20多年前,那时知识分子待遇一般,生活拮据,于是为一部分精英人才发津贴,有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之意,后延续下来。

不想这倒使一些人用来做了终身夸耀的资本。动不动就"我享受国务院津贴"(类似提法还有"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之类)。

事情虽小,却关乎价值导向和社会风气。

津贴是什么?就是生活补助。

正常情况下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很少要人补助,如果真拿了别人或政府给的补助也会心怀忐忑,低调处事,加倍工作。

现在反过来了,把"津贴"挂在嘴边,印之名片,显于报章,足见其浅。

此现象文科多于理科,而犹以书画界为最。

媒体也无知,跟着捧。

就像某一级首长,在单位吃小灶,出门坐小车,这本是一种生活、工作待遇。

如果每开会或印名片,都要称:享受小灶、小车者某,这成何体统,他还算个首长吗?

记得前些年,有大学教授写了一书稿,投之某出版社,数月无回音,便写信去催问。

内容只一句话:某日寄去某稿,不知下文如何。

下面的落款倒有20多个头衔,包括"享受津贴",占了大半页纸。

那个编辑也有水平,先用大半页纸照抄了这20多个头衔,再呼某某先生,正文也只有一句话:"水平不够,恕不能用。"

想来这编辑回信的当时,内心一定荡起强烈的厌恶与轻蔑,他指的水平当不只是文稿的水平。

记得当年我在基层当记者,跑乡村学校。

那些最基层的乡间知识分子生活困难,窘迫拮据。

县里重才,就特批给一些老教师每逢重大节日可享受二斤猪肉的供应。

但我从未听到过哪个教师自我介绍:享受猪肉二斤。

居里夫人是唯一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她从不拿这个奖说事,还把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在地上踢着玩。

无论大的还是小的知识分子,无论做事还是学问,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脚踏实地,不欺世盗名。

我们常说,知识分子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

精英者,思想之精,品德之英,然后又学有所专,能沉下心来做事情,做学问,为社会之脊梁,公民之师范。

区区津贴,念念不忘,也要挪做虚名,非知识精英之所为。

国要强,先强国民;国民要强,先强精英;精英尚如此,泡沫何其多,国事实堪忧!

我担心,如果有人出国去也印一张"享受"字头的名片,一是外国人看不懂,二是真看懂了就更糟,要大丢人格。

我们常批评世风浮躁,怨青年人不成熟,文艺圈太浮浅,干部少学识等等。

殊不知精英之浮,才真正是社会的危机。

知识分子如何对待名利,实值深长思之。

梁衡精彩语录:

·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

·思想这面铜镜总是靠岁月的擦磨来现其光亮。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

·山水毕竟是无言之物,一般人耐不得这种寂寞,总要附会出一些故事来说。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常人之心,年月可观;哲人之心,世纪方知。

·既然是灵魂,它就该有不同的驱壳,它就会有永远的生命。

·人们在这石山上摩崖刻字,凿窟造像,嘁嘁喳喳,忙忙碌碌。惟有这山默默无言。

·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