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资料_大禹的人生简史
大禹(约公元前21世纪),亦称“禹”“夏禹”“戎禹”,夏代建立者。姒姓,名文命。出生于今四川阿坝州境内。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即位。划定天下九州,铸造九鼎,第一次确立了君主世袭的政治制度。
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建夏朝,在中国历史上首创“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2017年7月,大禹被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办公室评为首批十位四川历史名人。
大 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大禹虽然是以治水最终获得了王权,但他的功绩绝不仅仅只有治水这么简单,他还是中华制度文明的开创者。
他历经13年,以一种以天下为公的气度来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划分九州,将以氏族划分的天下改为了以山川河流划分,更具有“国家”的观念;他懂得阴阳五行,以“金木水火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系统治理天下的理论,而且系统化了“阴阳”的观念。
在大禹过世之后,他的儿子夺得了王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也让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而大禹就是不折不扣的夏朝奠基人。
身世显赫
来自黄帝家族
大禹,虽然是在禅让制之下获得帝位,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皇亲国戚”。他的家族来自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一脉,而且祖上是黄帝的嫡子一脉。另外,“五帝”中的颛顼甚至有可能是他的祖父,帝喾也与他有亲戚关系,可谓身世显赫。
我们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上古时期的炎帝和黄帝。黄帝一共有20多个儿子,其中与正妃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都出生于四川,长子玄嚣出生于江水,也就是绵阳地区;次子昌意出生于若水,也就是雅安地区。后来,昌意被封到若水做诸侯,娶了当地蜀山氏酋长之女昌仆为妻。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在四川雅安地区,有一段关于桃树的传说与大禹的祖先有关系。上古时期的四川儿女骁勇善战,为了国家的统一,派出了大批的英雄儿女,参加了彪炳史册春秋的黄帝中原大战蚩尤的战争。若水的首领就是第一代雅女昌仆,她领导的若水儿女紧随黄帝屡建奇功,为打败蚩尤,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她带着若水儿女凯旋归来之时,黄帝为了表彰她及若水儿女的功绩,把他最心爱的儿子昌意降居到若水地区,让若水地区的人民和中原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一家,把在战争中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昌仆和儿子昌意撮合一起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这就是《史记》载盛典大事“昌意娶蜀山氏”为妻的黄帝为儿子办喜事的第一次记述。
昌意和昌仆回到若水,在今荥经的六合乡,即史称严道古城坪的地方,用若木盖房修建安乐窝,恩恩爱爱在这里过了一辈子。昌意精通园艺农林之事,他用若木树做粘,将其他树苗嫁接,成了有《史记》载的扶桑、若木马桑、桃都等树。
黄帝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虽然生于四川,但两人并没有留下思想学说以及影响后世的文献;反而是昌意的儿子颛顼,成为上古伟人中重要的一位。《帝王世纪》里对这段历史有记录说:“帝颛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曰嫘仆,蜀山氏女,为昌意正妃,谓之女枢。金天氏之末,女枢生颛顼于若水。昌意虽黄帝之嫡,以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若水为侯。及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
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之孙高辛(帝喾)继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算下来,帝喾也有可能是大禹的表叔,家族关系非常亲近。
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轩辕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
子承父业
父亲也曾治水
关于鲧的身世,有两种说法。其一是,鲧是颛顼的儿子,《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另外一种说法是鲧是颛顼的玄孙,那么跟黄帝之间的差距还是有点大,但不管怎么说他也算得上名门之后。
鲧姓姒,字熙,是古代崇部落的首领。据传,他出生于陕西神木石峁遗址,而且还是城郭的创始人。据文献记载,中国的城郭文化就是由鲧而起的,而且在石峁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鲧封崇地,《史记夏本纪索引》引《连山易》:“鲧封于崇”,《国语周语》称鲧为“崇伯鲧”。
《世本》载:“鲧作城。”《吕氏春秋·君守篇》也有:“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另《吴越春秋》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石峁古城出土大量的高品级玉璋,玉璋代表着国家最高权力,本身就说明石峁是当时贵族的聚居之地,国家或部落联盟统治的中心。
在五帝时期,由于发生了一场巨大的洪水,因此民不聊生,人民的生活极为困难。当时的统治者尧都已经没办法了,在一次议政之时,尧就向大家询问:“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一个“皆”字道出了鲧在尧统治之下的地位,清代雷学淇在《竹书纪年义证》中“鲧之治水为尧巨卿也”。
不过鲧到底有没有治水的经验,还很难说,否则尧也不会对于这个人选考虑再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云:“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考虑到当时找不出比鲧更合适的人选,帝尧同意让他去治水。
鲧采用以土来筑造堤坝的方法,前后一共花了九年时间,才将堤坝筑好。没想到,一发大水就再次把堤坝冲毁了。当时生产力落后,又没有什么科学技术,所以在堤坝冲毁之后,大水决堤,致使很多百姓丧生,灾情反而更加严重了。尧去世之后,舜继位,他认为鲧没有尽力治水,责备他办事不力,把他杀死了。《尚书·尧典》记载:“殛鲧于羽山”。“殛”为“诛”,一说为“诛杀”;还有一说,按《尚书·今古文注疏》:“诛,责遣之,非杀也。”也就是流放。不过,鲧因此葬身于羽山,是不争的事实。
在很多的古籍记载之中,曾经将鲧和禹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父子俩都是治理水患的高手。在夏朝时,鲧也是被隆重祭祀的人物之一。《国语·吴语》伍子胥谏吴王夫差:“今王既变鲧禹之功,而高高下下,以罢民于姑苏。”《韩非子·五蠹》载:“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所笑。”
《淮南子·务修训》也说:“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这些记载,都肯定了鲧、禹同为治水的英雄与大功臣。
生于四川
治水安天下
关于大禹的出生地,最主流的说法是他出生于四川。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中也有记载:“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剖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蜀西川也。”说的就是大禹的父亲鲧,娶了有莘氏的女儿,然后西迁,定居在西羌。
在先秦时期,就有各种关于大禹出生于西羌的神话传说,到了汉代之后,正统的文献多说“禹生西羌”或“禹兴西羌”,并在当时的碑铭中有这样的记载。
《史记·夏本纪》等多篇西汉著述皆记载:“禹生于西羌”。称大禹生于汶山郡石纽刳儿坪,始见于西汉扬雄收集蜀中典故所著《蜀王本纪》:“禹本汶山广柔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三国志·蜀书》载蜀人秦宓称:“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三国蜀人谯周作《蜀本纪》亦记载:“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
至今,在羌族地区还留有很多大禹传说中的地方,比如说汶川县绵池镇、理县通化镇、什邡市就联坪等地都有“石纽山”、“禹穴”这些古迹的存在。而那个时候,广柔的地域宽广,几乎包括了汶川、理县等很多羌人的聚居区,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羌人很崇拜大禹。
大禹幼年时期,他跟随父亲一起东迁进入了中原,在中原治理水患,形成了全国的影响力。在父亲鲧治水失败之后,大禹接过了父亲手中的重任。
与父亲坚持修筑河堤,堵住水患缺口不同,大禹进行了深刻反思,感觉堵不如疏,他命人开挖河道,自己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亲率百姓风餐露宿,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对于大禹的治水功绩,后世也不吝笔墨。《诗经》赞美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尚书》曰:“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传》云:“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史记》中也说:“大禹平活水土,功齐天地”。
因治水有功,舜让位于禹。禹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
《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治水辛劳
三过家门而不入
由于大禹治水功绩彪炳,因此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了“神”一样的人物,也流传下诸多关于大禹治水的各种传说,其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故事。
相传大禹结婚之后仅仅三天便离开了新婚妻子,踏上了治水的道路。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大禹一共路过家门口三次,但是三次都没有进门看看家人。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但大禹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史记·禹王本纪》中,也有记述大禹过家门不入的字句:“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
而在四川羌族地区关于大禹的神话故事就更绘声绘色。传说大禹治水期间,古茂州(现茂县)的大山里有一条乌龙,经常在发洪灾时出来祸害当地百姓。它的尾巴一甩能推平几座山,口一张能吞食千百牛羊,茂州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在洪涝来之前,给它献上牛群羊群。也是大禹,从天神那里借来九钉神耙,同乌龙大战,妻子涂山氏亲自擂响岷江边上的一面石鼓,为大禹助威,最终大禹战胜了乌龙。大禹用钉耙钉住乌龙,钉耙化作了九顶山峰,使乌龙永世不能出来作孽。如今,茂县擂鼓镇据说就是当年涂山氏擂石鼓的地方。
距汶川绵虒镇15公里的羊龙山腰,还有一个村落叫禹碑岭,村中有一通石碑被一棵大树包裹,相传那里就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地方。
划分九州
开创中华制度文明
大禹虽然是以治水最终获得了王权,但实际上他的功绩绝不仅仅只有治水这么简单,他还是中华制度文明的开创者。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认为,大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人文始祖,他既留下了思想又有文献可及:“夏商周这三个朝代,严格的说起来,是中华文明、制度文明进入思想理念的文明,进入文字记载的文明,具有立规定制的作用,所以古代称为三代。这三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模型。孔子是把三代的成果继承下来,加以总结和推广。那么真正的内涵,就是从夏商周三代产生的。夏的奠基人是禹,所以他也是中华制度文明的一个开山鼻祖。”
舒大刚认为,大禹留下的思想与夏商周三代对应的文化叫做三易:《连山》、《归藏》和《周易》。《连山》和《归藏》业已失传,如今能够看到的是《周易》,但《周易》实际上也是在《连山》、《归藏》的基础上完成的。三易中最早的一个就是《连山》,据文献记载,就是大禹所制造的。
大禹治水,要懂得哲学和方法。大禹那个时候就已经知道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也形成了系统治理国家和天下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周武王伐纣之后,由箕子口述给了武王,后来形成了《洪范》。《连山》和《洪范》是最早的两部文献,其中《连山》是最早的占卜文献,也可以说是哲学文献;《洪范》是政治学文献,也是夏商周三代治理天下的重要依据,而它的最基本哲学观念就是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哲学范畴,都与大禹有关。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这也是“茫茫禹迹、划为九州”的由来。在大禹之前,天下是按照氏族进行划分的,但大禹却按照山川河流进行划分,具有更宏大的整体观。
禹继位之后,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也就是青铜。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